登录
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J 艺术
>
J3 雕塑
文以铸魂
暂无评分
作者:吴为山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
ISBN:978-7-5699-0033-0
中图分类:J305.2-53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理论 > 雕塑评论、欣赏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推荐
收藏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出版委员会
总序
目录页
自序
第一卷 道在其间·创作篇
引言
第一编 相由心生·肖像雕塑创作
古法塑孔子
塑老子
塑以载道——昙曜塑像记
曹雪芹像
心事浩茫塑鲁迅
敬塑邓小平像
我这个老人美在哪里——追忆敬爱的费孝通先生
东方智叟季羡林
其身与竹化——怀念周巍峙先生
诗书画塑 形神妙合——我塑饶宗颐像
千载留芳名——百年沧桑顾毓印象
农民科学家陈永康的瞬间
风骨超常伦——为杨振宁先生塑像记
附文:读吴为山的真、纯、朴
山源老人的形式
传神写照——为张明山造像记
似与不似之魂——我塑齐白石
六塑林散之
自信、深沉塑萧娴
我塑吴作人
激越的生命乐章——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的创作
分毫之间——为顾景舟塑像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
附文
凝固的历史
四手合塑
促成熊先生作品捐赠对于中国美术史意义重大
诗意的塑者——追忆苏天赐先生
我与圆霖法师的交往
第二编 神出空间·城市雕塑创作
从城标说《长安门》
魂兮归来——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记
星耀长空——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千帆竞渡”设计创意
“狮岭阅江”创作随笔
第二卷 艺坛文思·理论篇
引言
第一编 雕塑杂论
中国写意的力量——论中国写意美术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风格特质
写意雕塑的文化意义——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写意雕塑”专题展序言
论柬埔寨吴哥窟艺术及其宗教文化特征
神圣与世俗:柬埔寨吴哥艺术纵论
黄河铁牛的价值
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
传统与创新
雕塑的诗性——兼谈人物精神的塑造
漫说雕塑之一:比较中的思考
漫说雕塑之二:模糊中的传神
雕塑只为雕塑
第二编 艺术评论
傅雷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书卷气、才气、骨气——浅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
我看王朝闻先生的雕塑美学观
中国画的围墙终会打破——怀念吴冠中先生
点染江山——感受朱道平的绘画世界
民族气派、现代风格——在朱铭雕塑展开幕式上的发言
“任重道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艺术大展”序言
“丹青辉映 琴瑟和鸣——中国艺术研究院伉俪艺术家绘画展”序
美在古而新——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画展观后
待细把江山图画——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写生山水大展
人民艺术家的人民情怀——为老舍、胡絜青藏画展序
人民的形象——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序列展而写
善彩馀韵——胡善馀艺术大展
阴翳之美——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序
由工到写的意象生成——我看当代工笔画前景
青春的力量
中国雕塑的方向
雕塑南京——写在南京青奥会开幕之际
民盟成员与中国现代美术
中国之梦 雕塑之路
第三卷 艺舟漫笔·随笔篇
引言
第一编 悠悠情思
我的梦
父亲和他的诗
精神的速写——由20年前的一些涂鸦所想到的
最高的奖赏——写在吴为山雕塑苑揭牌之际
艺术的情话
美哉,黄山
春拂宜兴
美我无锡
追梦2014年
重返台湾感怀
天上人间与母子情——香港科大海边随想
第二编 异域留踪
人性的力量——由《爱因斯坦》像引发的思考
我在荷兰的日子
《马》的启示
迷醉德加
走近罗丹
英雄交响——观布尔代勒的系列贝多芬雕像
神遇达鲁
博物馆奇遇——由作品引起的思考
美利坚之行
梦游诗园——皮埃尔·卡隆油画艺术展序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姜寿民写意山水画技法
姜寿民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日本侵华图志(第7卷)——建立伪满洲国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1932-1945)
赵继敏编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环境保护的国家义务研究
陈真亮著
法律出版社
无线局域网实战
陈辉,张峰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管理就是带团队——带出高效团队就靠这几招
尚旭东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任督二脉 提升正能量
齐凤军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杨心强,陈国友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营销
曾杰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上海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