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服刑人员法律知识读本
暂无评分 作者:《服刑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编写组编写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ISBN:978-7-5115-5553-3 中图分类:D920.5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解释、案例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目录页 第一课 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后会有怎样的处罚 一、认识犯罪 1.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给别人当“小三”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2.相约一起自杀,但实际上是为了引诱别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3.“失手”碰倒阳台花盆砸死路人构成犯罪吗? 4.犯罪后,躲过二十年后,难道就不会被追究了吗? 二、认识刑事处罚 5.盗窃时害怕被人发现而自动放弃犯罪是否还会受到处罚? 6.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会受到刑事追究吗? 7.在反抗别人的伤害时导致他人死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8.因违法行为给别人造成了经济损失,需要对人家进行赔偿吗? 9.什么是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课 那些或许你所不知道的犯罪行为 一、危害公共安全与社会经济、公共秩序类 1.为了吓唬别人,随身携带了一把水果刀,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2.酒驾也是犯罪吗? 3.任何虚假示警的行为都会构成犯罪吗? 4.使用信用卡疯狂消费,严重透支后拒不还款,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吗? 5.以“发展下线”的方式传销,是否构成犯罪? 6.强买强卖行为是否犯法? 二、侵犯他人权利类、毒品类、妨碍司法类 7.免费教别人怎样去偷盗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8.怀疑他人偷东西,强行进入其家中搜查并财物,构成犯罪吗? 9.父母将婴儿丢弃致使婴儿死亡,构成犯罪了吗? 10.容留朋友在自己家吸毒,是犯罪吗? 11.公民只要是持有毒品,就构成犯罪吗? 12.帮助好友逃避司法追捕,构成犯罪吗? 第三课 什么是累犯、自首、立功 一、认识累犯 1.什么情况下构成一般的累犯? 2.再次犯罪的,会被从重处罚吗? 3.特别累犯又是怎么回事? 4.18周岁前后分别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5.累犯可以被缓刑吗? 二、认识自首和立功 6.被逮捕后还能成立自首吗? 7.对主动到公安机关供述自己罪行的罪犯,法律会减轻处罚吗? 8.立功了就会免除刑罚吗? 第四课 什么是缓刑、数罪并罚 一、认识缓刑 1.对于什么样的人,犯罪后,可以被宣告缓刑? 2.对于哪三种人,如果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应该宣告缓刑? 3.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4.缓刑的考验期一般为多久? 5.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如果一切相安无事,原判刑罚还会再执行吗? 6.缓刑考验期内,如果再犯事的,会有怎样的后果? 二、认识数罪并罚 7.判决宣告前,一人犯多个罪行的,怎样进行处罚? 8.判决宣告后,又发现有其他的犯罪的,如何实行数罪并罚? 9.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如何实行数罪并罚? 第五课 犯罪后会被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一、拘传、拘留、逮捕 1.拘传和羁押是一回事吗? 2.正常情况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几天? 3.有执行逮捕权的机关有哪些? 4.公安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吗? 二、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6.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7.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有没有时间限制呢? 8.监视居住可以一直进行吗? 第六课 犯罪后的辩护问题与证据问题 一、认识辩护 1.犯罪嫌疑人被关押在看守所,他可以要求会见自己的律师吗? 2.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辩护律师不满意,有权要求变更吗? 3.对于被告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律师有义务予以保密吗? 4.刑事审判中,犯罪嫌疑人可以自行辩护吗? 5.犯罪嫌疑人被起诉后,能请律师以外的人为自己进行辩护吗? 二、认识证据 6.没有被告人的供述,法院可以只根据相关证据判决被告人罪名成立吗? 7.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还能认定某人犯罪吗? 8.屈打成招所得的口供能作为合法证据使用吗? 9.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吗? 第七课 收监与监外执行 一、收监执行 1.在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只有两个月了,还需要去监狱服刑吗? 2.被收监后,家属会知道吗? 3.监狱为什么将“劳动”作为罪犯改造的重要环节? 二、监外执行 4.对于什么样的人,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5.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人,会如何管理? 6.暂予监外执行后,以后还会收监执行吗? 第八课 什么是法律援助、上诉权与申诉权 一、法律援助 1.共同犯罪中,家里困难请不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2.被全国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以后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3.有可能被判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能否拒绝律师辩护? 4.申请法律援助都需要提交哪些证件和相关材料? 二、上诉和申诉 5.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在法院一审判决之后多久内提起上诉? 6.被告人上诉后,二审法院会不会加重他的刑罚呢? 7.罪犯对生效的判决不服,可以向检察院提起申诉吗? 8.罪犯可以直接跟监狱申诉吗? 第九课 认真改过自新的人,会有哪些“优待” 一、表扬、记功与奖励 1.没有突出成绩,只是认真改造的,也会给予表扬吗? 2.听见他人密谋策划犯罪,积极上报将其阻止的,会被记功吗? 3.努力劳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会受到表扬吗? 4.在生产中节约大批原材料,对后续生产有贡献的,会受到奖励吗? 5.在生产中搞小创新,促使效率提高的,会得到奖励吗? 6.在事故中,勇救其他狱友的,会受到奖励吗? 7.在哪些情况下,监狱有可能准许服刑人员离监探亲? 二、认识减刑、假释 8.遵纪守纪,没有立功的表现,也能减刑吗? 9.有哪些重大立功表现,一定会减刑? 10.减刑的刑期一般怎么算? 11.什么情况下,在监狱服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 12.重大抢劫犯能被假释吗? 13.假释的考验期为多久? 14.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第十课 服刑期间违反哪些规定会被再次处罚 一、逃避劳动 1.煽动他人一起绝食、不做工,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2.在狱中耍小聪明逃避劳动改造,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3.为了不去劳动而将自己手划伤,就能“偷懒”了吗? 4.不想劳动,故意破坏生产工具的,可能受到什么处罚? 二、破坏监管秩序与再犯罪 5.对狱警进行辱骂殴打的,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6.对新来的罪犯进行欺压的,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7.在监狱中进行赌博的,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8.服刑期间因反抗别人的伤害而伤人的,算再犯罪吗? 9.什么是从重处罚?服刑期间再犯罪,一定被从重处罚吗? 第十一课 未成年服刑人员有哪些特殊之处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服刑 1.不满16 周岁的人犯罪后,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2.未成年人服刑也存在劳动改造吗? 3.已年满十八周岁,但是刑期还没有执行完毕,需要去成人监狱服刑吗? 4.为了预防犯罪,青少年要杜绝哪些严重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犯罪人员的权利 5.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法院必须不公开审理吗? 6.询问和审判的对象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吗? 7.普法节目有权披露未成年犯罪人的真实姓名吗? 8.未成年人刑满出狱后就业,需要向工作单位报告曾经犯罪的情况吗? 封底 ..更多
推荐图书
我带爸爸去探险——神秘海底人
侠客飞鹰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章太炎文学活动研究
廖重阳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基于Taylor级数迭代的无源定位理论与方法
王鼎,张莉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颅颈交界区畸形——基础与外科治疗
余新光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译境——名家翻译之境
张曦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评论(第十九卷)
巫永平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测试之道——那些值得借鉴的实践案例
麦思博(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Android物联网开发——基于Android Studio环境
何福贵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