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科学本质与科学教学——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韦冬余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ISBN:978-7-305-17886-3 中图分类:G42;G40-05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目录页 导论 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时代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问题与展望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诞生的背景 一、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概况 (一)科学教育改革的人员构成 (二)科学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与目的 (三)科学教育改革的严峻性与责任的多面性 二、科学探究教学提出前的教学状况:教条性科学教学 (一)教条性科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教条性科学教学的历史根源 三、科学教学变革的原因 (一)关注课程决策的背景 (二)科学家的特殊需求 (三)开明的政治领导权的需求 (四)明智的公众的需求 (五)明智的公众,外行的领导者和行为科学 第二章 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即探究” 一、“科学即探究”思想的提出 (一)传统观念中的科学 (二)对传统科学观念的质疑与批判 二、“科学即探究”的基本内涵 (一)科学具有多样性 (二)科学知识具有可修正性 (三)科学知识具有多线性 (四)科学具有发展性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类型 (一)稳定性探究 (二)流动性探究 第三章 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内涵、理念与策略 一、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 二、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观:主动、积极的探究者 (二)教师观:具有反思能力的指导者 (三)知识观:探究科学本质的多样性,不把单一结论传授给学生 (四)过程观:结合知识产生的情境来理解科学知识 三、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教师使用探究性讲授 (二)发展学生阅读和自学的能力 (三)提供材料并进行讨论 (四)运用引导性讨论 (五)让学生进行参与式理解 第四章 施瓦布探究性课程思想 一、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 (一)探究性课程中实验室的功能 (二)探究性实验室的特点 二、“怀疑”作为课程要素 (一)“怀疑”作为课程要素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怀疑”要在课程中具体、详细地完成 (三)“怀疑”在课程中完成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策略 三、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 (一)使用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的价值 (二)习惯性表达原始科学论著 (三)论著作为深度探究的辅助(Interludes of Depth) 四、课程内容的组织:探究的叙述与诱导 (一)探究的叙述 (二)探究的诱导 第五章 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价值、局限与启示 一、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价值 (一)科学观念的变革:科学具有不断发展性,科学知识具有不断修正性 (二)发展了科学探究教学的内涵 (三)提出了探究性科学课程思想 二、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局限 (一)主要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忽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二)研究运用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三)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彻底解放 (四)科学探究教学重视探究问题,忽视探究的意义 三、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的启示:走向学科探究教学 (一)学科探究教学的本质与涵义 (二)学科探究教学的基本特质 (三)学科探究教学的基本价值 (四)学科探究教学的内容 (五)学科探究教学的过程与指导 (六)学科探究教学的方法 (七)学科探究教学的评价 (八)学科探究教学的课程开发:实践取向 (九)学科探究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推荐图书
仲裁与法律(第128辑)
赵健主编
法律出版社
公证论谭——纪念《公证法》颁布十周年文集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编
法律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李聪慧,王屿,杨利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产业规制及其演进研究
李杉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涂装车间课程设计教程
曹献龙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墨海花溪丹霞梦——聚民文秀诗画集
尹聚民,刘文秀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熊伟编著
辽海出版社
摩登新女巫
(美)德博拉·吉尔里著
重庆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