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选择题赵某抱着6个月大的婴儿到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想了解孩子的营养状况,以观察6个月来混合喂养对该婴儿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请回答如下问题。
二、计算题1. 某街道有四个小区,60岁以上共17608人,其中女性9608人,男性8000人,现将调查的60岁以上人群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到的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某街道60岁以上人群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
小区 | 年平均人数(人) | 缺铁性贫血发病人数(人) | 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人) |
A | 4532 | 546 | 1873 |
B | 3981 | 432 | 1542 |
C | 4754 | 243 | 1543 |
D | 4341 | 213 | 1569 |
合计 | 17608 | 1434 | 6527 |
|
现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并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请计算出该街道的男女性别构成比。
(2)请计算出该街道的男女相对比。
(3)请分别计算出A、B两小区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4)请分别计算出C、D两小区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1)计算性别构成比
根据公式:

,则:
该街道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人数的构成比=9608÷17608×100%=54.57%;
该街道6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人数的构成比=8000÷17608×100%=45.43%。
(2)计算男女相对比
根据公式:

,则:
男女相对比=8000÷9608=0.83。
(3)计算发病率
根据公式:

,则:
A小区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546÷4532×100%=12.05%;
B小区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432÷3981×100%=10.85%。
(4)计算患病率
根据公式:

,则:
C小区的缺铁性贫血=1543÷4754×100%=32.46%;
D小区的缺铁性贫血=1569÷4341×100%=36.14%。
三、案例分析题1. 某女性,54岁,身高160cm,体重76kg,血压正常,血甘油三酯正常,血胆固醇正常,目前从事轻体力劳动。下面是她一天的食谱。
早餐:面包、牛奶、鸡蛋、巧克力。
午餐:红烧肉、糖醋藕、凉拌黄瓜、大米饭。
晚餐:炸带鱼、豆腐豆苗汤、花卷。
(1)计算该女性的BMI值并评价其营养状况。
(2)在不考虑定量分析的前提下,指出食谱不合理之处。
(3)作为一个公共营养师,请为其制定膳食改善原则。
(1)BMI=体重(kg)÷[身高(m)]2=76÷1.602=29.7,营养状况为肥胖(BMI≥28)。
(2)食谱不合理之处有四:
①摄入了肥腻、高糖食物;
②缺少粗杂粮;
③缺少水果;
④蔬菜摄入量少。
(3)膳食改善原则:
①减少食物摄入量,限制总热能的摄入,但要保证能够从事正常活动。一般成人1000kcal左右,最低不能低于800kcal;
②限制脂肪摄入量;
③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尤其是含单糖双糖较多的食物;
④供给优质的蛋白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应为25%:10%:65%;
⑤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⑥供给充足的膳食纤维。
四、论述题1. 体内缺铁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体内缺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该阶段体内储存铁减少,血清铁浓度下降,无临床症状;
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即血清铁浓度下降,运铁蛋白浓度降低和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但血红蛋白浓度尚未降至贫血标准,处于亚临床阶段;
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此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开始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①起病缓慢,一般先是发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尤其以口唇和甲床最明显;
②疲乏无力,不爱活动,常有烦躁不安或者萎靡不振;
③食欲减退,常出现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有的还会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泥土、煤渣等;
④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抗寒能力降低;
⑤医生检查时会发现患者肝脾肿大,心率增快,化验检查以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减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