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
(1)瓜分中国的图谋: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面临彻底被瓜分的危险。
(2)失败原因:①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②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 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具有封建性。
(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管理具有腐朽性。
(4)顽固势力的阻挠。
3. 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随后,北平学生和市民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 简述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
(1)“大跃进”及其纠正。①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纠正“左”倾错误的初步努力;③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④国民经济的调整;⑤“七千人大会”的召开;⑥“左”倾错误指导的继续发展。
(2)十年的动乱——“文化大革命”。①发动“文化大革命”;②形成全面的内乱;③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④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⑤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5. 简述中共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试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其意义。
理论贡献: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没方面,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坚持工业与农业并举、重工业与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的方针;正确处理综合平衡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2)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把造成集中与民主、纪律与自由、统一意志和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作为目标;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4)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5)在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坚持“两个务必”的作风。
(6)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7)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8)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