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三、案例分析题(有单选和多选组成。)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D饭店是一家主要靠银行贷款建设的、以接待年轻“白领”为主的精品商务饭店,拥有100间客房及配套的餐饮设施。自2008年初开业以后,由于定位准确,饭店经营状况比较理想,当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中客房收入占总收入的80%,全年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90%。之后,营业收入基本上以每年5%~10%左右的幅度增长,同时饭店也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
但是,进入2012年,该饭店营业收入呈现逐月下降趋势,经营利润也随之下降,同时一些新开饭店通过高薪招聘、升职等手段从D饭店挖入,导致一些优秀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流失。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等原因导致有效需求下降外,主要是该城市这类业态的饭店数量迅速增加,竞争日趋激烈。而D饭店又是一家单体饭店,缺乏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资源网络口。面对这些困境,D饭店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改变这一不利局面。 2012年11月中旬,某旅行社总经理召集该社的市场、销售、计调、财务的负责人开会,研究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并要求他们提出相应的经营法案。2012年12月初,该社相关部门向旅行社总经理提出了5套经营方案。该社总经理再次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这些方案,并对各个方案分别做了敏感度分析,以评价各个经营方案的风险,并选取最优的经营方案。
经营收益期望值分析表 自然状态 | 自然状态下的概率 | 经营收益(万元) |
A经营方案 | B经营方案 | C经营方案 | D经营方案 | E经营方案 |
形式看好 形式看差 | 0.7 0.3 | 300 150 | 240 180 | 330 175 | 380 115 | 420 95 |
合计 | 1.0 | 450 | 420 | 505 | 495 | 515 |
形式看好 形式看差 | 0.5 0.5 | 300 150 | 240 180 | 330 175 | 380 115 | 420 95 |
合计 | 1.0 | 450 | 420 | 505 | 495 | 515 |
形式看好 形式看差 | 0.3 0.7 | 300 150 | 240 180 | 330 175 | 380 115 | 420 95 |
合计 | 1.0 | 450 | 420 | 505 | 495 | 515 |
某地中华民族文化村主题公园占地600余亩,规划建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集各民族民居建设、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于一体的大型民族风情旅游区。中华民族文化村里的建筑物完全按照各民族民居特色建造,有竹楼、船形屋、木楞房、三房一壁照、土掌房、蒙古包、四合院等二十多个民族民居群落,其规模均按原景观1:1的比例造成,设计形状逼真,各居民的家具、劳动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也都按其民族的习俗、风情造物布景。各民族民居群落间的间隔地带造设鼓楼、风雨桥、三塔、太阳力柱、长域等多个景观。
某年国庆黄金周长假,“高速爬行”、“挤爆”、“排队”等关键词成为关注热点。该景区拥堵事件尤为突出。10月2日,该景区游客数量超过4.1万人次,大大超过了2万人次的最佳承载量,导致数万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