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选项)
郭某应聘到天天饭店作厨师,双方于2002年 12月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进行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则延长试用期半年。天天饭店每月支付郭某工资2000元。郭某在试用期内工作认真,但由于缺少经验,半年后考试不合格,天天饭店决定延长其试用期半年,并通知郭某,延长试用期期间,郭某的工资为原工资的50%,即1000元。郭某认为这一决定没有道理,就找到天天饭店评理。天天饭店经理称: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工资是天天饭店多年的做法,对郭某不能搞特殊。
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四、论述题1. 这几年,各级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治理高度重视,比如民工工会的成立,欠薪企业预警制度的出台,“一票否决”驱逐市场等等。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总是屡禁不止。面对久拖不决的欠薪问题,民工们往往期望“外力”帮助自己,有的农民工甚至爬上高楼、塔吊以自杀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看来,只有把“事”搞大引起各界重视,才能达到解决欠薪问题的目的。一时间,“媒体讨薪”、“讨薪英雄”、“社会舆论”等等成了讨薪的主角。熊德明这位42岁的农村妇女,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为新闻人物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农民工维权的重任。
请根据目前针对农民工维权问题出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法律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
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维权体系的缺失,在农民工中缺少一个普及维权的机制。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仅靠社会、媒体、公众等外力因素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权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信心,让更多的民工成为自己的“讨薪主体”,从而从根本上遏制拖欠民工工资纠纷的发生。目前所存在的种种依靠某个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