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1.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内涵是一样的。
对 错
B
[解析]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和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比较成熟、完善和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对 错
A
[解析] 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增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经历数百年的实践,被全世界的会计工作者普遍接受,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成熟、完善、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3. 储蓄会计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先外后内、先急后缓。
对 错
A
[解析] 储蓄会计凭证的传递,包括从储蓄所编制或受理凭证开始,到事后监督部门最后整理装订和保管凭证为止的全过程。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先外后内、先急后缓,既方便储户,又要遵守记账规则。各种凭证必须由银行内部传递。
5. 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刮擦和用药水销蚀。
对 错
A
[解析]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得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划线法、红字法、补充登记法更正。
6. 备查账簿根据会计凭证登记,通常有固定的格式。
对 错
B
[解析] 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不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也没有规定的格式。
7.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中,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各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可以克服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这个缺点。
对 错
A
[解析] 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科目汇总表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8.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各种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进行核对。
对 错
B
[解析]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在结账前进行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之间、各种账簿之间、账簿记录和实物及货币资产实际结存数之间的核对。
9. 商业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应按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票据”,贷记“应付账款”。
对 错
B
[解析] 如果为商业承兑汇票,则借记“应付票据”,贷记“应付账款”;如为银行承兑汇票,则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
10. 短期借款是企业的流动负债,一般用于补充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
对 错
A
[解析]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一般用来补充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
11.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对 错
A
[解析]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是会计核算最基本、最基础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账务处理程序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12. 银行活期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应设置“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会计科目,它属于银行资产类科目。
对 错
B
[解析] “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属于银行负债类科目,用以核算银行吸收居民个人活期储蓄存款。
13. “贴现资产”属于银行资产类科目。
对 错
A
[解析] “贴现资产”属于银行资产类科目,用以核算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
14. 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可以只填会计科目的编号,不填会计科目名称,以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
对 错
B
[解析] 填制会计凭证时,可以同时填写会计科目全称和会计科目编号,也可以只填写会计科目全称,不填写会计科目编号。但不能只填写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写会计科目全称。
15. 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的度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对 错
B
[解析]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交易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但货币并不是会计核算唯一的计量单位。
16. 收入是指企业在所有交易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对 错
B
[解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和事项中产生。
17. 记账凭证上的日期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
对 错
B
[解析] 记账凭证填写日期一般是指财会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当天日期,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填写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或月末日期。如报销差旅费的记账凭证填写报销当日的日期;现金收、付款记账凭证填写办理收、付现金的日期。
18. 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对 错
A
[解析] 由于小企业的现金往来业务相对来说较少,因此,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19. 会计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员和经办人员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
对 错
A
[解析] 会计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员和经办人员不仅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而且还要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
20. M企业在财产清查时查明盘亏固定资产一项,原价为32000元,累计折旧为20000元,报经批准处理后将导致营业利润减少12000元。
对 错
B
[解析]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营业利润,但影响利润总额。
21. 会计实务中,支票、银行本票以及银行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予以核算。
对 错
B
[解析]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包含汇票、本票和支票。但在会计实务中,支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均为见票即付的票据,无需通过“应收票据”核算。
22. 存在外币现金收支业务的企业,应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统一设置“现金日记账”,统一使用人民币进行明细核算。
对 错
B
[解析]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准则规定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3. 企业将销售商品收到的转账支票存入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回联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登记入账。这属于未达账项的一种情况。
对 错
A
[解析] 题中所说情况属于未达账项中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的情况。
24. 若企业因本票超过付款期未曾使用而要求银行退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对 错
A
[解析] 如果企业因本票超出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银行退款时,应填制进账单一式两联,连同本票一起交给银行,然后根据银行收回本票时盖章退回的一联进账单,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账户。
25. 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来分类的,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单位,但企业拥有其使用权和实质性的控制权。
对 错
A
[解析] 按固定资产所有权分类,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指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单位,但企业拥有其使用权和实质性控制权。
26. 收款凭证又分为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应分别根据现金或银行存款付出的原始凭证填制。
对 错
B
[解析] 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收款凭证又可分为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分别根据现金或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
27. 如果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则说明不存在未达账项。
对 错
B
[解析]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指在银行对账单余额与企业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账项数额,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账项数额,以调整双方余额使其一致的一种调节方法。所以,即使“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和“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金额恰巧相等,使得银行对账单余额和企业账面余额相等,也可能存在未达账项。
28.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对 错
A
[解析] 会计对象是指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29. 根据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对 错
B
[解析]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30. 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如确实无法收回,经批准可作为坏账损失。
对 错
A
[解析]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
31. V企业发行普通股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5元,V企业按发行收入的1%支付发行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假定股票发行成功,发行收入已经全部收到,发行费用已经全部支付,则V企业应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900万元。
对 错
A
[解析] 股本溢价=发行收入-发行费用-股本,本题中应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2000×(5-1)-2000×5×1%=7900(万元)。
32. 只要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就能保证记录正确无误。
对 错
B
[解析]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表明借贷平衡关系。但往往验证记录是否正确无误,需通过试算平衡来进行,而试算平衡并不能完全检验科目记录和计算正确,因为有些错误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如: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相互颠倒等。
33. 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在“营业外收入”账户核算。
对 错
B
[解析] 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在“投资收益”账户核算。
34.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的负债,即使企业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的时间延迟至1年以后,也应被确认为流动负债。
对 错
B
[解析]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延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1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35. 利润表反映了一个综合的经营成果信息,管理当局如果要把握企业具体经营成果的变化,如收入、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到会计账簿中去了解。
对 错
B
[解析] 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比较和分析利润表中的各种构成要素,可以把握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36. 对内财务报表,也叫管理报表,是企业自行设计和编制的报表。
对 错
A
[解析] 对内财务报表,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计、编制的报表,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指标体系。
37. 平行登记是指对同一交易或事项,既要在借方登记,又要在贷方登记,并且登记的依据和期间相同,金额相等。
对 错
B
[解析] 平行登记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的同时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两者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的依据相同、会计期间一致、借贷方向一致、金额相等。
38.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终止确认时停止。
对 错
A
[解析]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39. 未达账项并非错账、漏账,应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进行调节,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对 错
B
[解析]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或银行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并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取得结算凭证而未登记入账的事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和银行收到结算凭证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用来核对双方记账有无差错的手段,并不能作为原始凭证据以记账,所以不能根据未达账项直接进行账务处理。
40. 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对 错
A
[解析]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