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三、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 税率的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影响。
×
[考点] 税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解析] 在现行税收体制下,增值税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直接的影响。增值税变动是通过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影响销售利润的。但是,对应缴纳消费税的产品,消费税率或单位税金变动将直接影响产品销售利润。
2. 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即为企业当期可分配的利润。
×
[考点] 利润质量分析
[解析] 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和其他转入的金额,为企业当期可供分配的利润。
3. 企业盈利能否持续增长对投资者、经营者至关重要,但对债权人而言相对不重要,因为债权人更关心企业的变现能力。
×
[考点]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意义
[解析] 对债权人而言,增长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企业偿还债务尤其是长期债务主要依靠未来的盈利能力。
4. 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增长能力也强。
×
[考点] 发展能力分析的含义
[解析] 企业增长能力通常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发展能力未必就好,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应当视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则不做任何处理。
×
[考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应当视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以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四、简答题1. 简述应付债券分析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关注债券的有关条款,查看该债券的付息方式,如一次还本付息、分期付息等。
(2)对于溢价或折价债券,要关注溢折价摊销和实际利息费用的确认是否准确。
(3)应关注债券是否存在可赎回条款,企业是否具有可用于赎回的资金准备。
(4)应关注债券是否具有可转换条款及其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
2. 简述会计估计变更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主要内容。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包括变更的内容、变更日期以及为什么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2)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各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五、计算分析题计算结果除特别要求的以外其余保留两位小数
甲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如果一年内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负责免费维修。根据以往经验,如果发生较小质量问题,修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1%,发生较大问题的修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5%,发生特大质量问题的修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8%~10%。公司考虑各种因素,预测2010年所售商品中,有10%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2%将发生特大质量问题。
要求:2. 计算2010年年末对该项目的影响金额。
2010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负债金额=1500×1%×10%+1500×(3%+5%)÷2×5%+1500×(8%+10%)÷2×2%=7.2(万元)
3. 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此类项目分析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寻找有关预计负债的存在踪迹,查看售后条款、发生的诉讼事项等,并注意企业对预计负债的计量是否正确,最佳估计数的估计是否合理等。
乙公司本年营业收入31420万元,本年营业成本21994万元。流动资产年初和年末合计数分别为13250万元和13846万元,其中,存货年初和年末数分别为6312万元和6148万元,应收账款年初和年末数分别为3548万元和3216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4. 计算与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相关的指标。
①存货周转率=21994/[(6312+6148)/2]=3.53(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3.53=101.98(天)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31420/[(3548+3216)/2]=9.29(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9.29=38.75(天)
5. 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时,还需要分析哪些问题?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还需要对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常用的指标包括:营业周期、现金周期、营运资本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丙公司2010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万股,可转换债券票面金额为1亿元,票面利率为5%。假设每1000元债券可转换成20股普通股,所得税率为25%。
要求:6. 计算该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
①净利润增加:1亿×0.05×(1-0.25)=375(万元)
②新增股份:1亿/1000×20=200(万股)
③稀释每股收益:(1000+375)/(200+200)=3.44(元)
7. 每股收益是否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可以,在分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每股收益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在进行横向比较时,需要注意不同企业的每股股本金额是否相等。
A公司生产甲产品,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0万元、675万元、928万元、1380万元。
要求:8. 计算各年销售增长率。
2008、2009、2010年甲产品销售增长率分别是:
(675-540)/540=25%;(928-675)/675=37.48%;(1380-928)/928=48.71%
9. 判断甲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
分析判断:从销售增长率来看,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的销售增长率均不低于25%,应属于增长较快的情况,这充分说明该公司甲产品的市场不断拓展,生产规模不断增加,销售量迅速扩大,由此可判断甲产品正处于成长期。
10. M公司上年利润总额为1450万元,销售收入为4150万元,资产平均占用额为4685万元,所有者权益平均占用额为2815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25%。计算M公司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其中权益乘数与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其他均保留两位小数)
(1)M公司权益乘数=资产平均占用额/所有者权益=4685/2815=1.6643
(2)M公司净利润=1450×(1-25%)=1087.5(万元)
(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87.5/4150=26.20%
(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占用额=4150/4685=0.8858(次)
(5)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26.20%×0.8858=23.21%
(6)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26.20%×0.8858×1.6643=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