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有关。
对 错
A
[解析] 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时期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有关。
2.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对 错
B
[解析]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并且对品质标志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3. 标志变异指标既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对 错
B
[解析] 变异指标综合仅仅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不能反映它们之间的共性。
4. 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科,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
对 错
B
[解析] 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科,应选用抽样调查方法。
6. 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密度是时期指标。
对 错
B
[解析] 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密度是强度相对指标。
7.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用总产值除以职工人数,计量单位为“元/人”,因而它是用有名数表示的强度相对指标。
对 错
A
[解析] 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在于:在计算平均指标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属于一个总体,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有一个总体单位必有一个标志值与之对应,只有这样计算出的平均指标才能表明总体的一般水平;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这两个总量指标没有依附关系,而只是在经济内容上存在客观联系。构成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包含范围是决定它归属的依据。如,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值/工人人数,它反映的是平均每个工人创造的产值,所以它属于平均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全部员工人数,它反映的是企业中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产值,非生产人员也进入了计算范围,它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10.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来划分的。
对 错
B
[解析]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范围不同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