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三、判断说明题1. 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变态行为,就应当完全忽略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不正确。由于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独立科学,它既要涉及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也要涉及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内容。因此,心理学模式对变态行为的理解,也需要而且应当考虑到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只是其更侧重于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方面,也就是从心理学层面来解释变态行为。
四、简答题1. 心理动力学派是如何理解变态心理的?
心理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固着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2.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同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3. 简述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
精神病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显然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也有密切联系,因为两者都是以心理异常为研究目标。不过,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精神病学侧重于对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而变态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是一门基础学科。当然,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协助精神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促使精神病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神病学则用自己的临床材料和实际成果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中的理论与假设。因此,两者的关系是彼此分工又互相促进的。
4. 简述变态心理学发展所经历的变更历程及主要变化。
变态心理学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变更历程:
(1)从黑暗到复兴,主要变化是精神病被认为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人性主义思想逐步取代神权思想,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提到了议事日程。
(2)从思辨到实验,主要变化是对心理异常的讨论从思辨变更为实验,通过实验把变态心理学和现代医学联系起来。
(3)从外因到内因,主要变化是从只注重精神疾病的外在因素和生理病因变更为重视病人的内部冲突和动机。
(4)从医院到社区,主要变化是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变更为更加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精神病人的防治工作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