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下列关于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要求错误的是( )。
A.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进行
B.高温季节施工时,大尺寸浇筑块严禁采用台阶式浇筑法
C.低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
D.低温季节施工时,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
A
B
C
D
B
2.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堤防工程施工中,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地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
。
A.回填处理
B.灌浆处理
C.夯实处理
D.掺土处理
A
B
C
D
A
3.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碾压式土石坝的防渗体与坝基结合部位填筑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黏性土、砾质土坝基,应将表面含水率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上限
B.对于黏性土、砾质土坝基,应将表面含水率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下限
C.对于黏性土、砾质土坝基,严禁采用凸块振动碾压实
D.对于无黏性土坝基铺土前,坝基应晾晒至干燥状态后再压实
A
B
C
D
A
4.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施工组织设计中,重力式混凝土围堰采用抗剪断公式计算时,其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
。
A.3.0
B.2.5
C.2.0
D.1.5
A
B
C
D
A
5.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 5099—1999),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
或
倍洞径距离放炮时,双方人员均需撤离工作面。
A.30m,5
B.25m,5
C.30m,3
D.25m,4
A
B
C
D
A
6.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散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 )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A.3
B.4
C.5
D.6
A
B
C
D
D
7.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施工现场危险地段,要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标志牌,夜间设
灯示警。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橙色
A
B
C
D
B
8.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 5099—1999),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
时,应停止一方工作,单向开挖贯通。
A.15m
B.12m
C.10m
D.8m
A
B
C
D
A
9.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施工组织设计中,当坝顶填筑高程超过围堰堰顶高程时,坝前拦洪库容为0.8亿m
3
的混凝土结构坝体施丁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为( )年。
A.≥100
B.100~50
C.50~20
D.20~10
A
B
C
D
C
10.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带电的部分,如必要保留时,则应切断电源,线头包以绝缘,固定于距地面( )以上的适当处。
A.1.0,
B.1.5m
C.2.0m
D.2.5m
A
B
C
D
D
11.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在110kV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距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1.0m
B.1.5m
C.2.0m
D.2.5m
A
B
C
D
D
12. 根据《泵站施工规范》(SL 234—1999)和《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96),拱石砌筑,必须( )进行。
A.两端对称
B.两端平行
C.两端同时
D.两端交错
A
B
C
D
A
13.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做拉力、冷弯试验。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能在( )上应用。
A.铺盖
B.闸墩
C.垫层
D.护坦
A
B
C
D
B
14.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施工组织设计中,某围堰保护对象为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下游为一般城镇,若围堰失事将影响工程总工期和第一台机组发电,且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围堰使用年限为2年,堰高20m,拦洪库容为0.8亿m。,则该围堰属于
级导流建筑物。
A.2
B.3
C.4
D.5
A
B
C
D
C
15. 根据《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中,钢管四周锚筋埋设孔内的砂浆应具有
以上的强度。
A.50%
B.60%
C.70%
D.80%
A
B
C
D
C
16.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94),已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
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否则应采取减震和防震措施。
A.20m
B.30m
C.40m
D.50m
A
B
C
D
B
17. 根据《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 120—84),浆砌石施工,当最低气温在
时,砌筑作业应注意表面保护。
A.-5~5℃
B.-5~0℃
C.0~5℃
D.0~10℃
A
B
C
D
C
18.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应每( )m。成型一组。
A.500
B.1000
C.1500
D.2000
A
B
C
D
A
19.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 5207 2005),泄水建筑物中水流空化数σ小于
的部位应采取防空蚀措施。
A.0.2
B.0.3
C.0.4
D.0.5
A
B
C
D
B
20.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94),水泥灌浆施工中,蓄水后,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应在
时进行。
A.库水位等于灌区底部高程
B.库水位大于灌区底部高程
C.库水位低于灌区底部高程
D.库水位大于或等于灌区底部高程
A
B
C
D
C
21.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当浇筑块尺寸较大时,为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回升,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块高度应小于
。
A.0.8m
B.1.0m
C.1.5m
D.2.0m
A
B
C
D
C
22. 根据《泵站施工规范》(SL 234—1999)和《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96),坝面倒悬施工,采用倒阶梯砌筑时,每层挑出方向的宽度不得超过该石块宽度的
。
A.1/10
B.1/8
C.1/6
D.1/5
A
B
C
D
D
23.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用火作业区距所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区域不得小于
。
A.30m
B.25m
C.20m
D.15m
A
B
C
D
B
24.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碾压式土石坝填筑时,下列关于防渗体与两岸接坡及上下游反滤料的施工顺序正确的是
。
A.防渗体应高于两岸接坡及上下游反滤料施工
B.防渗体应低于两岸接坡及上下游反滤料施工
C.防渗体与两岸接坡及上下游反滤料应平起施工
D.无所谓
A
B
C
D
C
25. 根据《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9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牵引系统牵引钢丝绳和承载能力为总牵引力的
倍。
A.2
B.3
C.4
D.6
A
B
C
D
D
26.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跨度≤2m的混凝土悬臂板、梁的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后才能拆除。
A.60%
B.70%
C.80%
D.90%
A
B
C
D
B
27. 根据《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中,钢管安装前支持钢管的混凝土支墩或墙应具有
以上的强度。
A.50%
B.60%
C.70%
D.80%
A
B
C
D
C
28. 根据《水工混凝土共程施工规范》(SDJ 207—82),施工中严格地进行
控制,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A.温度
B.进度
C.混凝土配合比
D.水灰比
A
B
C
D
A
29. 根据《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中,钢管四周埋设的锚筋直径应不小于
。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A
B
C
D
B
30.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 5207—2005),1、2级泄水建筑物流速大于
m/s的区域应进行混凝土抗空蚀强度试验与原型空化空蚀监测设计。
A.15
B.20
C.25
D.30
A
B
C
D
D
31.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94),工程蓄水前水泥灌浆施工应完成
以下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及其验收工作。
A.设计洪水位
B.校核洪水位
C.设计蓄水位
D.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
A
B
C
D
D
32.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浇入仓内的混凝土若有粗骨料堆叠时
。
A.挖除堆叠粗骨料
B.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
C.用水泥砂浆覆盖
D.掺入水泥砂浆
A
B
C
D
B
33.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在碾压式土石坝的反滤料施工过程中,干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应每
m。取样检测1次,且每层至少一次。
A.200~500
B.600~900
C.1000~1300
D.1400~1700
A
B
C
D
A
34.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施工组织设计中,某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其结构为土石结构,则该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
年。
A.50~20
B.20~10
C.10~5
D.5~3
A
B
C
D
B
35. 根据《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 120—84),浆砌石施工,最低气温在
以下时,应停止砌筑。
A.-5℃
B.0℃
C.5℃
D.-10℃
A
B
C
D
B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处理伤亡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是指
。
A.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
B.主要领导不接受教育不放过
C.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
D.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处理不放过
E.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A
B
C
D
E
ACE
2.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特大断面洞室(或大断面隧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开挖应符合的要求有
。
A.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B.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
C.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D.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3.5m
E.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4.5m
A
B
C
D
E
AC
3. 根据《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 46—94),预应力锚束永久性防护涂层材料必须满足的要求有( )。
A.对预应力钢材具有防腐蚀作用
B.与预应力钢材具有牢固的粘结性,且无有害反应
C.能与预应力钢材同步变形,在高应力状态下不脱壳、不脆裂
D.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强碱条件下不降低其耐久性
E.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和耐酸性
A
B
C
D
E
ABCD
4.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下列关于模板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悬臂模板外,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同时设置内部撑杆和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B.模板支架的立柱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
C.多层建筑物的上层结构的模板支承在下层结构上时,必须验算下层结构的实际强度和承载能力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分离,应将下料口贴近模板
E.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现场照明供电,应设双回路供电或备用电源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A
B
C
D
E
BCE
5.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机械在高压线下进行工作或通过时,有关机械最高点与高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电压在1~20kV时,机械最高点与线路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3m
B.线路电压在35~110kV时,机械最高点与线路问的垂直距离应大于4m
C.线路电压在154kV时,机械最高点与线路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5m
D.线路电压在220kV时,机械最高点与线路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6m
E.线路电压在330kV时,机械最高点与线路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7m
A
B
C
D
E
BCDE
6.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土石坝防渗体部位的坝基、岸坡岩面开挖,可采用( )爆破。
A.预裂爆破法
B.药壶爆破法
C.洞室爆破法
D.光面爆破法
E.以上方法均可用
A
B
C
D
E
AD
7.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下列关于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
A.现浇混凝土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及时用水泥砂浆覆盖
B.已经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混凝土强度
C.混凝土浇筑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应按工作缝处理
D.已浇好的混凝土,在强度尚未到达25kgf/m
2
前,不得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E.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在模板上开孔赶水
A
B
C
D
E
CD
8.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有关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或工器具距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体电压在10kV及以下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1.5m
B.带电体电压在20~35kV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2m
C.带电体电压为44kV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2.2m
D.带电体电压在10kV及以下时,工器具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2m
E.带电体电压为44kV时,工器具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3m
A
B
C
D
E
BCD
9.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干砌石砌筑应符合下列
要求。
A.砌石应垫稳填实,与周边砌石靠紧,严禁架空
B.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
C.不得在外露面用块石砌筑,而中间以小石填心
D.砌筑层面应以小块石、片石找平
E.堤顶应以大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压顶
A
B
C
D
E
ABCE
10.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在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中,凡经医生诊断,患有
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心脏病
D.肠胃炎
E.贫血
A
B
C
D
E
ACE
11.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 213—83),土石坝筑坝材料施工试验项目包括
。
A.调整土料含水率
B.调整土料级配工艺
C.碾压试验
D.堆石料开采爆破试验
E.土料开挖级别
A
B
C
D
E
ABCD
12.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气温骤降及低温季节施工时,下列关于模板拆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经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应避免在夜间拆模
B.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应避免在夜间拆模
C.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经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应避免在气温骤降期间拆模
D.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
E.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10~13℃时,应推迟拆模时间
A
B
C
D
E
ACD
1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96),下列关于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试验及墙体质量的要求正确的是
。
A.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
B.配置墙体材料的水泥、骨料、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配合比及配置方法应通过试验决定
C.防渗墙墙体应均匀完整,不得有混浆、夹泥、断墙、孔洞等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堵塞时严禁将导管全部拔出
E.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堵塞,经处理后,继续浇筑前必须核对混凝土面高程及导管长度,确认导管的安全插入深度
A
B
C
D
E
ABCE
14.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应根据下列
等因素确定导流建筑物的级别。
A.保护对象
B.失事后果
C.使用年限
D.工程总工期
E.导流建筑物规模
A
B
C
D
E
ABCE
15.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 5135—2001),电力起爆只允许在( )的区域使用。
A.无雷电天气
B.感应电流小于30mA
C.杂散电流小于20mA
D.杂散电流小于30mA
E.感应电流小于20mA
A
B
C
D
E
ABD
16. 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 27—91),水闸施工中基坑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坑内的( )等计算确定。
A.积水量
B.地下渗流量
C.围堰渗流量
D.降雨量
E.蒸发量
A
B
C
D
E
ABCD
17. 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在高温季节施工时,为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回升,可采取下列
措施。
A.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曝晒时间
B.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应有隔热遮阳措施
C.宜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周围的气温
D.当浇筑块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块高度应小于2.5m
E.当浇筑块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块高度应小于1.5m
A
B
C
D
E
ABCE
18.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施工现场的
等危险处应有明显标志。
A.洞、坑、沟
B.升降口
C.漏斗
D.弃土区
E.取土区
A
B
C
D
E
ABC
19. 根据《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试行)》(SD 220—87),沥青混凝土制备场所,要有
措施,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A.除尘
B.防污
C.防火
D.防爆
E.防潮
A
B
C
D
E
ABCD
20.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浇筑仓面混凝土料出现下列( )情况时,应予挖除。
A.拌合料中有不合格料
B.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C.振捣过程中泌水严重
D.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
E.长时间不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A
B
C
D
E
ABDE
21.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 267—88),禁止用
摩托车和自行车等运输爆破器材。
A.翻斗车
B.机动三轮车
C.自卸汽车
D.火车
E.人力三轮车
A
B
C
D
E
ABCE
22.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在模板设计时,应考虑下列( )等荷载。
A.模板的自身重力
B.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的重力
C.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浮托力
D.新浇筑的混凝土的吸附力
E.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A
B
C
D
E
ABCE
23.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 5109—1999),地质预报应包括
。
A.在地质编录过程中,出现地基的实际情况与原设计所依据的资料和结论有较大的变化,需要修改设计;或可能出现新的不利地质因素危及建筑物与施工安全
B.由于天然或人为因素使建筑物区域土体出现异常变化,将导致失稳引起破坏,需要采取加固与处理措施
C.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D.基坑有可能出现大量涌水
E.出现管涌、流砂
A
B
C
D
E
ABDE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