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41
一、选择题
1. 温周期对生物有利的方面是
。
A.提高了种子发芽率
B.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有利于呼吸作用
C.可提高动物繁殖率,减少“死胚”率
D.可提高动物蛋白质、糖分含量
A
B
C
D
C
2. 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A
B
C
D
C
3. 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和生物圈
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A
B
C
D
D
4. 下列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______
A.海陆变迁
B.火山爆发、台风
C.人的行为
D.雨、雪
A
B
C
D
D
5. 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
C.顶极格局假说
D.以上都是
A
B
C
D
C
6. 生态学的发展概括起来,分为
A.三个时期
B.四个时期
C.五个时期
D.六个时期
A
B
C
D
B
7. 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
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A
B
C
D
D
8. 关于优势度的概念,正确的是______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的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A
B
C
D
A
9.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
。
A.多种生物个体
B.多种生物类型
C.多种生物种群
D.多种生物群落
A
B
C
D
C
10. 阴生植物的特点是______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A
B
C
D
D
11. 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______
A.优势种
B.亚优势种
C.建群种
D.伴生种
A
B
C
D
C
[考点] 建群种
[解析] 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12. 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A
B
C
D
A
13. 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关系
D.不可确定
A
B
C
D
B
14. 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A
B
C
D
A
15. 下列哪一项是物种扩散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______
A.传播
B.定居
C.竞争
D.消亡
A
B
C
D
B
二、填空题
1. 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 ______。
正反馈
2. 任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可分别归纳入______、土壤(或水体)和生物三大类生态因子之中。
气候
3. 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______。
人口问题
4. 在______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
碱性
5. 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______相当。
生理生态学
6. __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
腐殖质
7. 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复合体
8. 生态对策分为______对策和k-对策。
r-
9. 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______。
辅助能
10. 初级生产者中的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来自______。
太阳(或太阳辐射)
三、判断题
1. 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对
错
B
2.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对
错
A
3. 食用菌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
对
错
B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对
错
A
5. 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对
错
B
四、简答题
1. 简述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举例说明。
(1)偏利共生指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例如,某种植物以大树作附着物,借以得到适宜的阳光和其他生活条件,但并不从树上吸取营养,这属于长期性的偏利共生关系。又如,林间的一些鸟类,在植物上筑巢,这属于暂时性的偏利共生关系。
(2)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如异养生物完全依赖自养生物获得食物,而白养生物又依赖异养生物得到矿质营养或生命需要的其他功能。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五、论述题
1. 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一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因此,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
(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2
五、论述题
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