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三、判断题1. 经过试算平衡借贷双方金额相等,说明账户记录肯定jE确。
对 错
B
[解析] 经过试算平衡借贷双方金额相等,一般来说记账是正确的,但却不能肯定账户记录绝对没有错误。比如记错账户、颠倒了记账方向等,就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这些错误。
2. 费用类账户结构类似资产类账户,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结转的费用。
对 错
B
[解析] 费用类账户结构类似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或转销额,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果有借方余额,则表示期末尚未结转的费用。
3. 自1993年7月1日起,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
。
对 错
B
[解析] 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从1993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4.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不同,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也不同。
对 错
B
[解析]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于反映的经济业务相同,区别表现在于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5. 收入、利润类账户,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贷方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借方表示所有者权益减少。
。
对 错
A
[解析] 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类似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或转销额,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贷方余额则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如有借方余额则表示所有者权益减少。
6.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分别表示债务和债权的增减变化。
对 错
B
[解析] “借”、“贷”二字是纯粹的记账符号和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以反映资产的存在形态和权益的增减变化。
7. 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对 错
A
[解析] 双重性质账户是兼有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两种性质的账户,其账户的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8. 企业行政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应在“制造费用”项目中归集。
对 错
B
[解析] 企业行政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不属于生产成本,应在“管理费用”项目中归集。
9. 企业因违约所支付的赔偿金属于其他业务支出。
对 错
B
[解析]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其中,罚款支出包括行政罚款、税务罚款、违约金、赔偿金等。
10.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的记账方法。
对 错
B
[解析]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1. 某工业企业从某公司购入一批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运费以及增值税通过银行支付,材料未入库。则该企业应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对 错
B
[解析] 由于材料尚未入库,应先通过“物资采购”核算。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2.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若投资者提出撤资减资,应按程序尽快返还。
对 错
B
[解析] 企业收到的资本,依据《公司法》的要求,除非依法办理减资手续,企业不得任意返还投资者投资。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0年6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销售A商品为600万元(不含增值税),款项尚未收到,商品实际成本为450万元,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平均成本为480万元;
(2)向乙公司转让一项软件的使用权,一次性收取使用费20万元并存入银行,且不再提供后续服务;
(3)销售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售价80万元,款项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
(4)确认本月设备安装劳务收入120万元,劳务成本95万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2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