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获得______、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______负责制。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______。
4. 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类型可分为______课程、______课程和______课程。
5. 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______。
6. “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______。
7.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______的作用。
8. 个体发展是指身体的发展和______的发展。
9.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______、______和形式运算阶段。
10. 技能是通过______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1.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
12.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______。
13. 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动物活动异常现象,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______的特征。
14.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______。
15.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______,它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16. 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包括:道德认识、______、道德意志和______。
三、简答题1.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理解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同时还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相比遗传和社会生活的不可控制而言,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的、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对人进行系统的培养。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教师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个体心理,懂得采取恰当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正面的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品德的培养。
3.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4. 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5. 青少年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哪些特点容易造成他们的品德不良?
(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分不清是非界限;
(2)道德意志力薄弱,抵抗诱惑的能力差;
(3)道德情感发育不健全;
(4)道德行为习惯不良;
(5)心理素质不高,承受能力差。
6. 简述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7.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8.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
日常教育教学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教育机会,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具体方法和途径有: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