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A)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分类模拟题8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进入沙漠、戈壁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测绘工作,应配备的必要的工具是______。
A.水准仪
B.全站仪
C.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D.导航定位仪器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外业作业环境的一般要求。进入沙漠、戈壁等人烟稀少地区,应配备的必要的工具是导航定位仪器。
2. 以下关于测绘仪器设备保管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仪器箱内放人适当的防霉剂
B.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60分钟
C.尽量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D.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须对仪器外露表面的润滑防锈油脂进行一次更换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仪器的三防措施:防霉、防雾、防锈。在测绘仪器防雾措施中,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选项C(尽量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表述不正确。
3. 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在工作之前,放置在储存环境下的磁带必须在工作环境中放置至少______小时。
A.2
B.6
C.12
D.24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磁带的保管和维护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在工作之前,放置在储存环境下的磁带必须在工作环境中放置至少24h。
4. 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的数据维护中,如果软件平台能够反映介质的读写错误,则当累计错误达______次时,应停止使用该介质。
A.10
B.6
C.5
D.2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维护。如果软件平台能够反映介质的读写错误,则当累积读写错误达10次时,应停止使用该介质。
5. 为保证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光盘应每______迁移一次。
A.3年
B.5年
C.8年
D.10年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的维护。为保证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光盘应每5年迁移一次,对线性磁带应每10年迁移一次。
6. 不属于测绘仪器的三害的是______。
A.生锈
B.生霉
C.生雾
D.老化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仪器的三防措施。“生霉、生雾、生锈”是测绘仪器的“三害”,直接影响测绘仪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观测使用。
7. 以下不属于测绘仪器防雾措施的是______。
A.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种功能正常运转
B.防止人为破坏仪器密封造成湿气进入仪器内腔和浸润光学零件表面
C.每次清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
D.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A
B
C
D
A
[解析] 选项A(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种功能正常运转),是测绘仪器的防霉措施,不属于测绘仪器防雾措施。选项B、C、D均属于测绘仪器的防雾措施。
8. 下列关于测绘高空作业安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B.传递仪器和工具时,禁止抛投
C.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带和防护帽,不得赤脚
D.在行人通过的道路或居民地附近造标、拆标时,必须将现场围好,悬挂“危险”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场地半径应为10m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高空作业时的安全事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带和防护帽;传递仪器和工具时,禁止抛投;高空作业时,作业场地半径不得小于15m。选项D,描述不正确。
9. 关于测绘仪器防雾措施,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调整仪器时,要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
B.每次测区作业终结后,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擦拭
C.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D.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1年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仪器防雾措施。调整仪器时,勿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每次测区作业终结后,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擦拭;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只有选项B描述正确。
10. 下列操作,不属于安全操作的是______。
A.擦拭、检修仪器设备应首先断开电源,并在电闸处挂置明显警示标志
B.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和使用,凡对人体可能构成伤害的危险部位,都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C.设备须有专人管理,并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禁止仪器设备带故障运行
D.用湿手拉合电闸或开关电钮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安全生产管理。在测绘内业生产安全管理中规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禁止用湿手拉合电闸或开关电钮”。选项D,描述不正确。
11. 下列关于测绘内业生产环境安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标志
B.作业场所中不得随意拉高压电线
C.小于40m
2
的资料、档案库房不用配备灭火器具
D.禁止在作业场所超负荷用电
A
B
C
D
C
[解析] 测绘内业生产环境安全要求:作业场所中不得随意拉高压电线;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标志;禁止在作业场所超负荷用电;作业场所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配备灭火器具,小于40m
2
的重点防火区域,如资料、档案、设备库房等,也应配置灭火器具。选项C,描述不正确。
12. 关于测绘仪器防雾措施,做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B.调整仪器时,勿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
C.每次轻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
D.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1年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
A
B
C
D
D
[解析] 测绘仪器防雾措施有: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调整仪器时,勿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每次轻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内业仪器一般情况下1年须对仪器未密封的部分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选项D,描述不正确。
13. 当数据档案管理单位同时认可磁带和光盘作为归档介质时,建议同一项目所采用的光盘数大于______片时,应以磁带为载体归档。
A.6
B.8
C.10
D.12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的介质与拷贝。当数据档案管理单位同时认可磁带和光盘作为归档介质时,建议同一项目所采用的光盘数大于10片时,应以磁带为载体归档。
14. 数据档案应自入馆之日起______内完成异地存储工作。
A.1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中异地储存的内容。数据档案应自入馆之日起60天内完成异地存储工作。
15. 为保证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对线性磁带应每______迁移一次。
A.5年
B.6年
C.10年
D.12年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的维护。为保证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对线性磁带应每10年迁移一次,光盘应每5年迁移一次。
16. 对规模较大的管道,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有害、有毒及可燃气体超标时,应打开连续的3个井盖排气通风______以上。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外业作业环境下在地下管线中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对规模较大的管道,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有害、有毒及可燃气体超标时应打开连续的3个井盖排气通风30min以上。
17. 在沼泽地区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绳索、木板和长约______的探测棒。
A.0.5m
B.0.8m
C.1.5m
D.3m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在沼泽地区作业时的注意事项。在沼泽地区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绳索、木板和长约1.5m的探测棒。
18. 作业场所面积大于______的安全出口应当不少于2个。
A.40m
2
B.60m
2
C.80m
2
D.100m
2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内业生产安全管理中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面积大于100m
2
的安全出口应当不少于2个。
19. 库房内的温度不宜产生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在室温______。
A.0℃以下
B.4~10℃
C.12~16℃
D.18℃以上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仪器设备的保管中对库房的基本要求,库房内的温度不能有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室温在12~16℃。
20. 库房内的设备要避免水淹,介质架最低一层搁板应高于地面______以上。
A.10cm
B.20cm
C.30cm
D.50cm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储存环境的内容。库房内的设备要避免水淹,介质架最低一层搁板应高于地面30cm以上。
21. 不属于影响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的是______。
A.测绘技术上的落后
B.异地储存
C.电源故障
D.自然灾害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的内容。根据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影响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安全意识淡薄;②测绘技术上的落后;③硬盘驱动器损坏;④人为错误;⑤黑客入侵;⑥病毒;⑦信息窃取;⑧自然灾害;⑨电源故障;⑩磁干扰。
22. 测绘人员在野外作业时,关于涉水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水深在1.2m以内、流速不超过3m/s的允许徒涉
B.流速虽然大但水深在0.8m以内时允许徒涉
C.骑牲畜涉水时一般只限于水深0.8m以内
D.水深过腰,流速超过4m/s的急流,可以独自一人涉水过河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涉水渡河的注意事项。水深在0.6m以内、流速不超过3m/s时允许徒涉;流速虽然较大但水深在0.4m以内时允许徒涉;水深过腰,流速超过4m/s的急流,应采取保护措施涉水过河,禁止独自一人涉水过河;骑牲畜涉水时一般只限于水深0.8m以内,同时应逆流斜上,不应中途停留。4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描述正确。
23. 野外测绘人员沿铁路、公路区域作业时,尤其是在电气化铁路作业时,下列设备中,禁止使用的是______。
A.安全警示牌
B.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C.导航定位设备
D.铝合金标尺、镜杆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在电气化铁路附近作业时,禁止使用铝合金标尺、镜杆,目的是防止触电。
24.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测绘人员在人、车流量大的城镇地区街道上作业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与当地交管部门协商,临时停止该街道车辆通行
B.保证作业区内60m无人走动
C.现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防护带和防护帽
D.穿着色彩醒目的安全警示反光马甲,并设计安全警示标牌(墩)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在人、车流量大的街道上作业时,必须穿着色彩醒目的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夹,并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墩),必要时还应安排专人担任安全警戒员。选项D,描述正确。
25.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规定,野外测绘人员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或是林区、草原地区作业时,必须携带的装备是______。
A.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B.帐篷与睡袋
C.手持导航定位仪器及地形图
D.汽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规定,野外测绘人员进入沙漠、戈壁、沼泽、高山、高寒等人烟稀少地区或原始森林地区,应配备必要的通信器材,以保持个人与小组、小组与中队之间的联系;应配备必要的判定方位的工具,如导航定位仪器、地形图等。
26. 在夜间作业进入地下管线时,不必要做的是______。
A.配备通信设备
B.设置安全警示灯
C.穿着色彩醒目的马甲
D.佩戴安全帽
A
B
C
D
C
[解析] 进入地下管线作业时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帽、安全灯;身穿安全警示工作服;应配备通信设备,并保持与地面人员的通信畅通;夜间作业时,应设置安全警示灯。
27. 下列情形中,对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A.异地备份
B.硬盘损坏
C.数据转存
D.数据复制
A
B
C
D
B
[解析] 对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有:①安全意识淡薄;②测绘技术上的落后;③硬盘(驱动器)损坏;④人为错误;⑤黑客入侵;⑥病毒;⑦信息窃取;⑧自然灾害;⑨电源故障;⑩磁干扰。选项A(异地备份)、选项C(数据转存)、选项D(数据复制),均属于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维护措施。
28. 根据《测绘人员外业安全规范》(CH 1016—2008),测绘人员在进入高海拔区域时,应必备的是______。
A.防寒装备、氧气罐和充足的给养
B.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C.汽车及双备胎
D.手持导航定位仪器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有关知识。根据《测绘人员外业安全规范》,测绘人员在进入高海拔区域时,应必备的是:防寒装备、氧气罐和充足的给养。
29. 在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______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A.6个月
B.1年
C.1.5年
D.2年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外业生产仪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30. 在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内业仪器一般______需对仪器未密封的部分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A.3个月
B.1年
C.1.5年
D.2年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内业生产仪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内业仪器一般情况下1年须对仪器未密封的部分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31. ______负责接收和保管本地区涉密测绘成果,并按照批准文件向用户提供。
A.当地政府部门
B.甲级或乙级测绘单位
C.测绘成果保管单位
D.军事测绘单位
A
B
C
D
C
[解析] “测绘成果保管单位”负责接收和保管本地区涉密测绘成果,并按照批准文件向用户提供成果。
32. 下列关于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途中停车休息或就餐时,应当锁好车门,关闭车窗
B.禁止食用不易识别的野菜、野生菌菇等植物
C.禁止酒后生产作业
D.关于饮食,应当将生熟食物存放在一起,方便保护,以免动物侵害
A
B
C
D
D
[解析] 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有关规定:途中停车休息或就餐时,应当锁好车门,关闭车窗;禁止酒后生产作业;禁止食用霉烂、变质和被污染过的食物;禁止食用不易识别的野菜、野果、野生菌菇等植物;使用煤气、天然气等灶具应保证其连接件和管道完好,防止漏气和煤气中毒;生熟食物应分别存放,并应防止动物侵害。选项D,将生熟食物存放在一起,是错误的。
33. 在地下管线测量中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工作电压超过______时,供电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具,接地点及附近应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看管。
A.12V
B.36V
C.50V
D.110V
A
B
C
D
B
[解析] 根据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在地下管线测量中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基础知识;工作电压超过36V时,供电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具,接地点及附近应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看管。
34. 测绘内业生产安全管理中,作业场所面积大于100m
2
的作业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______。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A
B
C
D
D
[解析] 根据测绘内业生产安全管理中作业场所的要求,面积大于100m
2
的作业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通道、楼梯等应保持畅通并设有明显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异地储存的最佳距离为______以上。
A.100km
B.300km
C.400km
D.500km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异地储存的要求。数据档案管理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异地储存的距离。异地储存的距离应大于100km,最佳距离为500km以上。
36. 野外测绘人员沿铁路、公路区域作业时,必须要做的是______。
A.配备安全灯、佩戴安全帽
B.配备通信设备
C.配备导航定位设备与地形图
D.穿着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夹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人员在外作业时,尤其在沿铁路、公路作业时的注意事项。野外测绘人员沿铁路、公路区域作业时,必须要做的是穿着色彩醒目的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37. 测绘人员在高空从事野外作业时,作业场地半径不得小于______。
A.5m
B.10m
C.12m
D.15m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测绘人员在高空从事野外作业时,作业场地半径不得小于15m。
38. 库房应有消防设备,但不能用______。
A.一般酸碱式灭火器
B.新的消防瓶
C.CCl
4
D.液体CO
2
A
B
C
D
A
[解析] 测绘仪器库房的基本要求为:①测量仪器库房应是耐火建筑;②库房内的温度不能有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室温在12~16℃;③库房应有消防设备,但不能用一般酸碱式灭火瓶,宜用液体CO
2
或CCl
4
及新的消防瓶。
39. 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______。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A
B
C
D
D
[解析] 测绘仪器防霉措施中,对于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个功能正常运转。
40. 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堆叠或搬运磁带时,最多不超过______。
A.10盒
B.8盒
C.6盒
D.5盒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保管地理信息数据时磁带的使用方法。堆叠或搬运磁带时,最多不超过6盒。
41. 必须“穿着色彩醒目的带有安全警示反光马甲”进行测绘作业的是______。
A.在城区或道路上进行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时
B.进入沙漠等人员稀少地区作业时
C.水上作业时
D.沿铁路、公路作业时
A
B
C
D
D
[解析] 测绘人员在外业作业时,尤其在沿铁路、公路作业时,必须穿着色彩醒目的带有安全警示反光马甲。
42. 当测绘仪器使用时间过长,需要对仪器外表进行一次全面清擦,并用电吹风机烘烤光学零件外露表面,温度升高不得超过______。
A.60℃
B.50℃
C.40℃
D.30℃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仪器防雾措施。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内业仪器一般1年应对仪器外表进行一次全面清擦。对仪器外表进行全面清擦,并用电吹风机烘烤光学零件外露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43. 在介质维护中,数据档案管理单位每年应读检不低于______的数据档案。
A.2%
B.3%
C.5%
D.10%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介质维护。在介质维护当中数据档案管理单位每年应读检不低于5%的数据档案。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下列操作中,属于安全操作的是______。
A.遇有暴风骤雨时应该停止行车,视线不清时不准继续行车
B.外业测绘可以单人夜间行动
C.生熟食物应分别存放,并应防止动物侵害
D.遇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选择在大树下躲避,避免遭受雷电袭击
E.野外住宿时,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
A
B
C
D
E
ACE
[解析] 测绘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遇有暴风骤雨时应该停止行车,视线不清时不准继续行车;外业测绘禁止单人夜间行动;生熟食物应分别存放,并应防止动物侵害;遇雷电天气应当立刻停止作业,选择安全地点躲避,禁止在山顶、开阔的斜坡上、大树下、河边等区域停留,避免遭受雷电袭击;野外住宿时,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等。选项B、D,描述不正确。
2. 以下选项中,属于测绘仪器防锈措施的是______。
A.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B.凡测区作业终结收测时,将金属外露面的临时保护油脂全部清除干净,涂上新的防腐油脂
C.防锈油脂涂抹后应用电容器纸或防锈纸等加封盖
D.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种功能正常运转
E.保管在不能保证恒温恒湿的要求时,须做到通风、干燥、防尘
A
B
C
D
E
BCE
[解析] 测绘仪器的防锈措施有:凡测区作业终结收测时,将金属外露面的临时保护油脂全部清除干净,涂上新的防腐油脂;防锈油脂涂抹后应用电容器纸或防锈纸等加封盖;保管在不能保证恒温恒湿的要求时,须做到通风、干燥、防尘;等等。选项A(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属于测绘仪器的防雾措施;选项D(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个功能正常运转),属于测绘仪器的防霉措施。
3. 下列关于测绘员野外住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
B.搭设帐篷时尽量选在独立的岩石下或干涸湖中
C.备好防寒、防潮、照明、通信等生活保障物品及必要的自卫器具
D.搭设帐篷时尽量选在大树下或河边
E.治安情况复杂或野兽经常出没的地区应设专人执勤
A
B
C
D
E
ACE
[解析] 本题是对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管理中野外住宿的考查。在野外搭设帐篷时应了解地形情况,选择干燥的避风处,避开滑坡、独立岩石、大树、河边、干涸湖等危险地带;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备好防寒、防潮、照明、通信等生活保障物品及必要的自卫器具;治安情况复杂或野兽经常出没的地区应设专人执勤。选项B、D,描述不正确。
4. 下列关于仪器的安全运送与仪器的使用维护,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时,记录者可以坐在仪器箱上做数据记录
B.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必须用伞遮住太阳
C.长途搬运仪器时,应将仪器装入专门的运输箱内
D.全站仪的水平微动螺旋出现问题时,在不影响观测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E.没有必要时,不要轻易拆开仪器
A
B
C
D
E
BCE
[解析] 本题考查仪器的安全运送与仪器的使用维护。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必须用伞遮住太阳;长途搬运仪器时,应将仪器装入专门的运输箱内;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拆开仪器;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仪器任何部分若发生故障,不应勉强继续使用,要立即检修,否则将会使仪器损坏加剧。选项A、D,描述不正确。
5. 下列情形中,对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有______。
A.黑客入侵
B.数据转存
C.测绘技术上的落后
D.信息窃取
E.磁干扰
A
B
C
D
E
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安全意识淡薄;②测绘技术上的落后;③硬盘驱动器损坏;④人为错误;⑤黑客入侵;⑥病毒;⑦信息窃取;⑧自然灾害;⑨电源故障;⑩磁干扰。选项B(数据转存),属于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维护措施。
6. 测绘人员在野外水上作业时,应注意______。
A.租用船只必须满足平稳性、安全性要求,并具有营业许可证
B.作业人员应穿救生衣,避免单人上船作业
C.水上作业行船必须听从测绘人员指挥
D.海岛、海边作业时,应注意涨落潮时间,避免发生事故
E.风浪很大的时段,船应该减速进行测绘作业
A
B
C
D
E
ABD
[解析] 测绘人员在野外水上作业的安全措施:租用船只必须满足平稳性、安全性要求,并具有营业许可证;作业人员应穿救生衣,避免单人上船作业;在租用船舶进行水上作业时,行船应听从船长指挥;海岛、海边作业时,应注意涨落潮时间,避免发生事故;风浪太大的时段不能强行作业等。选项C、E,描述不正确。
7. 对仪器库房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测量仪器库房应是耐火建筑
B.库房应有消防设备,宜使用一般的酸碱式灭火瓶
C.库房应有消防设备,宜采用液体CO
2
或者CCl
4
D.测量仪器库房面积小于20m
2
时,可以不配消防设备
E.库房内温度不能有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室温在12~16℃
A
B
C
D
E
ACE
[解析] 本题是对仪器库房基本要求的考查。仪器库房的基本要求:①测量仪器库房应是耐火建筑;②库房内温度不能有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室温在12~16℃;③库房应有消防设备,但不能使用一般的酸碱式灭火瓶,宜采用液体CO
2
或者CCl
4
及新的消防瓶。选项B、D,描述不正确。
8. 下列库房应有的消防设备中,一般宜用______。
A.一般酸碱式灭火器
B.液体CO
2
C.CCl
4
D.干粉灭火器
E.新的消防瓶
A
B
C
D
E
BCE
[解析] 本题考查对库房的基本要求。库房应有消防设备,消防设备中,一般宜用液体CO
2
、CCl
4
和新的消防瓶,但不能使用一般的酸碱式灭火瓶、干粉灭火器。
9. 测绘成果保管特点包括______。
A.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B.不得损毁、散失和转让
C.要报送当地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保管
D.须建立专门的测绘成果保管场所
E.要采取异地备份存放制度
A
B
C
D
E
ABE
[解析] 测绘成果保管特点是:①测绘成果保管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②测绘成果保管要采取异地备份存放制度;③测绘成果保管不得损毁、散失和转让。
10. 在出测、收测前的准备包括______。
A.了解测区有关危害因素,包括流行传染病种、自然环境、社会治安等状况,拟订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B.与上级领导一起讨论测绘作业详细计划
C.对进入测区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
D.掌握人员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避免作业人员进行与其身体状况不适应的地区作业
E.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和使用,须符合安全要求,凡对人体可能构成伤害的危险部位,都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A
B
C
D
E
ACD
[解析] 测绘外业生产安全管理中出测、收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测区有关危害因素,包括流行传染病种、自然环境、社会治安等状况,拟订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进入测区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掌握人员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避免作业人员进行与其身体状况不适应的地区作业等。
11. 下列情况中,关于仪器的安全运送与仪器的使用维护,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长途搬运仪器时,要防止日晒雨淋
B.短途搬运仪器时,一般仪器可不装入运输箱内,也不用专人陪同
C.仪器拆卸次数多少对其测量精度没有影响
D.在连接外部所有仪器设备时,应抓住线往外拔出
E.仪器开箱前,严禁怀抱着仪器开箱
A
B
C
D
E
BCD
[解析] 关于仪器安全运送与仪器使用维护的有关规定:长途搬运仪器时,要防止日晒雨淋;短途搬运仪器时,一般仪器可不装入运输箱内,但一定要专人护送;没有必要时,不要轻易拆开仪器;在连接外部所有仪器设备时,应注意相对应的接口、电极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主机和外围设备;拔插接线时不要抓住线就往外拔,应握住接头顺方向拔插;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落地损坏等。选项B、C、D,描述不正确。
12.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程》(CH 1016—2008),测绘人员应当事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了解当地民情和社会治安等情况后,方可进入作业的地区有______。
A.边境地区
B.少数民族地区
C.城市建设区
D.军事要地
E.林区、自然保护区
A
B
C
D
E
ABDE
[解析]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程》,外业作业应持有效证件和公函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在进入军事要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林区、自然保护区或其他特殊防护地区作业时,测绘人员应事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了解当地民情和社会治安等情况,遵守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及有关的安全规定。
13. 测绘仪器的“三害”是指______。
A.老化
B.生霉
C.变形
D.生锈
E.生雾
A
B
C
D
E
BDE
[解析] 本题考查测绘仪器的三防措施。生霉、生雾、生锈是测绘仪器的“三害”,直接影响测绘仪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观测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