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 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企业的总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经济含义可表示为“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可能会有百分之几的变化”。这一概念是由马歇尔在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时提出的。需求价格弹性按照其大小可分为五种:①若Ed=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③若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④若0<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⑤若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商品的价格与企业的总收益成反方向的变化;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商品的价格与企业的总收益成同方向的变化;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的变化与企业的总收益无关。
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和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GNP和美国的GDP。(2)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GDP为国民收入的核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3)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四、论述题共15分,每题15分。1. 试论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产决策的意义。
总产量是指某一时间内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用TP表示。平均产量用/AP表示,一种要素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除以要素的投入量,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劳动的总产量/劳动投入量。边际产量用MP表示,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该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到达一定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MP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
2的区间。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
2到L
3,的区间。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
3以后的区间。
三、论述题15分,每小题15分。1. 如何运用成本法对机器设备进行评估,请结合所学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成本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和各种贬值,用重置成本扣减各种贬值作为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它是机器设备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P=RC-Dp-Df-De
式中:P—评估值;RC—重置成本;Dp—实体性贬值;Df—功能性贬值;De—经济性贬值。
(1)重置成本。机器设备重置成本包括购置或构建设备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因资金占用所发生的资金成本、合理利润、相关税费等。设备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以及设备的运杂费、安装费、基础费及其他合理成本;间接成本一般包括管理费、设计费、工程监理费、保险费等。
(2)实体性贬值。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受到摩擦、冲击、震动或交变载荷的作用,使得零件或部件产生磨损、疲劳等破坏,其结果是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发生变化,精度降低,疲劳寿命缩短。设备实体性贬值的程度可以用设备价值损失与重置成本之比来反映,称为实体性贬值率。
(3)功能性贬值。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Df)。设备的功能性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个方面。
(4)经济性贬值。机器设备的经济性贬值(Ds)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贬值。这些因素包括: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减少,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原材料、能源等提价,造成生产成本提高,而生产的产品售价没有相应提高;国家有关能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或者使设备强制报废,缩短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