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2. 简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3.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持并发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其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4. 简述1958年秋冬至庐山会议前的纠“左”努力。
(1)1958年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纠正已经觉察的“左”的错误;11月到12月间,在武昌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又举行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根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各地普遍开展了整顿人民公社的工作。1959年2、3月间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
(2)总体来说,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经过八九个月纠“左”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这种纠“左”是在继续坚持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5. 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