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2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A)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155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轻龙骨主要分为吊顶龙骨和墙体龙骨两大类,其中吊顶龙骨又分为______。
A.次龙骨、横龙骨
B.竖龙骨、次龙骨
C.主龙骨、次龙骨
D.通贯龙骨、主龙骨
A
B
C
D
C
本题的考点为吊顶龙骨的分类。吊顶龙骨可分为主龙骨(承载龙骨)、次龙骨(覆面龙骨)。
2. 下列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中,______的主要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A.分布钢筋
B.弯起钢筋
C.箍筋
D.架立钢筋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分布钢筋的作用。分布钢筋的作用为: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3. 某民用建筑,地上层数为十层,建筑高度为30.60m,该建筑属于______。
A.单层建筑
B.多层建筑
C.高层建筑
D.超高层建筑
A
B
C
D
C
本题的考点为高层建筑的判定。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每个楼梯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______级,亦不应少于3级。
A.10
B.12
C.18
D.21
A
B
C
D
C
本题的考点为楼梯梯段的要求。每个楼梯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5. 下列选项中,______之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A.抗拉强度与伸长率
B.冲击强度与屈服强度
C.伸长率与屈服强度
D.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
A
B
C
D
D
本题的考点为强屈比的作用。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6. 石灰的______可显著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A.吸湿性
B.保水性
C.体积安定性
D.耐水性
A
B
C
D
B
本题的考点为石灰的技术性质。石灰的保水性好,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配成混合砂浆,可显著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7. 关于普通水泥的主要特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
B.水化热较小
C.抗冻性较好
D.耐蚀性较差
A
B
C
D
B
本题的考点为普通水泥的主要特性。普通水泥的主要特性包括: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较大;抗冻性较好;耐热性较差;耐蚀性较差;干缩性较小。
8.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中,______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角度前方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极坐标法的应用。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9. 经纬仪由______等部分组成,是对水平角和竖直角进行测量的一种仪器。
A.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
B.望远镜、水平度盘和基座
C.照准部、望远镜和基座
D.光电测距仪、照准度和基座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经纬仪的构成。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是对水平角和竖直角进行测量的一种仪器。
10. 当填土场地地面陡于1/5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阶高______m,阶宽大于1m,然后分层填土,以利结合和防止滑动。
A.0.1~0.2
B.0.2~0.3
C.0.2~0.5
D.0.3~0.5
A
B
C
D
B
本题的考点为土方回填的基底处理。当填土场地地面陡于1/5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阶高0.2~0.3m,阶宽大于1m,然后分层填土,以利结合和防止滑动。
11. 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______mm。
A.7
B.10
C.15
D.20
A
B
C
D
D
本题的考点为基础墙防潮层的设置要求。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以下一皮砖处。
12. 在模板工程安装时,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______。
A.1/100~3/100
B.1/500~3/800
C.1/1000~3/1000
D.1/1000~5/1000
A
B
C
D
C
本题的考点为模板工程的安装要点。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______。
A.热熔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B.冷粘法、热熔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C.热熔法、热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D.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A
B
C
D
D
本题的考点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14. 基础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外围剪力墙与底板交接处留出高于底板______mm墙体与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并在底板混凝土的中间设置止水条(板)。
A.150
B.200
C.300
D.500
A
B
C
D
C
本题的考点为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基础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外围剪力墙与底板交接处留出高于底板300mm墙体与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并在底板混凝土的中间设置止水条(板)。
15. 点支承玻璃幕墙制作安装的技术要求中,玻璃支承孔的孔洞边缘应倒棱和磨边,倒棱宽度不小于______mm,磨边宜细磨。
A.0.5
B.1
C.1.2
D.1.5
A
B
C
D
B
本题的考点为点支承玻璃幕墙制作安装的技术要求。玻璃支承孔边与板边的距离不宜小于70mm。孔洞边缘应倒棱和磨边。倒棱宽度不小于1mm,磨边宜细磨。
16. 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不包括______。
A.大模板工程
B.构筑物拆除工程
C.开挖深度超过3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
D.搭设高度12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A
B
C
D
D
本题的考点为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选项ABC均正确。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7. 单位工程完工后,______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承包单位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18. 当采用______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并依此对人造成木板进行分类时,其限量应符合E
1
≤1.5(mg/L),1.5<E
2
≤5.0(mg/L)。
A.干燥器法
B.穿孔法
C.环境测试舱法
D.试验法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游离甲醛释放量的测定。当采用干燥器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并依此对人造成木板进行分类时,其限量应符合E
1
≤1.5(mg/L),1.5<E
2
≤5.0(mg/L)。
19. 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分类,属于Ⅱ类民用建筑工程的是______。
A.办公楼
B.医院
C.幼儿园
D.学校教室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Ⅱ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
20.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______,但不应少于3处。
A.0.5%~1%
B.0.5%~2%
C.1.5%~2%
D.2%~3%
A
B
C
D
A
本题的考点为地基承载力的检验。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关于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B.对泛碱、析盐的基层应先用5%的草酸溶液清洗
C.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D.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E.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A
B
C
D
E
ACD
本题的考点为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要求。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要求如下。(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对泛碱、析盐的基层应先用3%的草酸溶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或在基层上满刷一遍抗碱封闭底漆,待其干后刮腻子,再涂刷面层涂料。(2)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3)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同,无粉化、起皮和裂缝。其中,厨房、卫生间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4)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2. 有关天然大理石板材物理性能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体积密度应不小于2.30g/cm
3
B.吸水率不大于1.50%
C.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50MPa
D.弯曲强度不小于9MPa
E.耐磨度不小于10cm
-2
A
B
C
D
E
ACE
本题的考点为天然大理石板材的物理性能。天然大理石板材的物理性能为:体积密度应不小于2.30g/cm
3
,吸水率不大于0.50%,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50MPa、弯曲强度不小于7MPa,耐磨度不小于10cm
-2
,镜面板材的镜向光泽值应不低于70光泽单位。
3. 中空玻璃的主要特点包括______。
A.光学性能良好
B.有效保温隔热、降低能耗
C.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D.具有单向透视性
E.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
A
B
C
D
E
ABE
本题的考点为中空玻璃的主要特点。中空玻璃的性能特点为光学性能良好,采用不同的玻璃原片,其光学性能可在很大范围内变,从而满足设计和工程的不同要求;玻璃层间干燥气体导热系数极小,起着良好的隔热作用,能有效保温隔热、降低能耗;露点很低,露点满足的前提下不会结露;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
4. 钢结构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其处理方法是铲去气孔处的焊缝金属,然后补焊。
A.母材有油污或锈和氧化物
B.焊条药皮损坏严重
C.焊接电流过大
D.焊条和焊剂未烘烤
E.弧长过短
A
B
C
D
E
ABD
本题的考点为钢结构焊缝产生气孔的原因。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条药皮损坏严重、焊条和焊剂未烘烤、母材有油污或锈和氧化物、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太快等,其处理方法是铲去气孔处的焊缝金属,然后补焊。
5. 有关明龙骨饰面板安装要求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饰面板安装应确保企口的相互咬接及图案花纹的吻合
B.饰面板与龙骨嵌装时应防止相互挤压过紧或脱挂
C.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
D.采用复合粘贴法安装时,胶粘剂完全固化前板材不得有强烈振动
E.装饰吸声板的安装如采用搁置法安装,应有定位措施
A
B
C
D
E
ABCE
本题的考点为明龙骨饰面板的安装要求。明龙骨饰面板的安装要求包括:(1)饰面板安装应确保企口的相互咬接及图案花纹的吻合;(2)饰而板与龙骨嵌装时应防止相互挤压过紧或脱挂;(3)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4)玻璃吊顶龙骨上留置的玻璃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用软连接;(5)装饰吸声板的安装如采用搁置法安装,应有定位措施。
6. 木饰面板安装一般采用______。
A.木衬板粘贴薄金属面板法
B.龙骨固定面板法
C.有龙骨钉固法
D.无龙骨安装法
E.粘接法
A
B
C
D
E
CE
本题的考点为木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木饰面板安装一般采用有龙骨钉固法、粘接法。
7.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下列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正确的有______。
A.房间面积<50m
2
,设1个检测点
B.当房间面积50~100m
2
时,设3个检测点
C.房间面积>100m
2
时,设3~5个检测点
D.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E.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A
B
C
D
E
ACDE
本题的考点为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1)房间面积<50m
2
时,设1个检测点;(2)当房间面积50~100m
2
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间面积>100m
2
时,设3~5个检测点;(4)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8.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有______等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A.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B.采购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
C.明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D.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
E.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
A
B
C
D
E
ABCE
本题的考点为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违反《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1)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2)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3)采购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4)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
9.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中,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应符合的要求有______。
A.室外应为150μm
B.室内应为135μm
C.室内室外允许偏差为-25μm
D.室内室外允许偏差为-15μm
E.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A
B
C
D
E
ACE
本题的考点为防腐涂料涂装。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10. 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的程序包括______。
A.报告安全事故
B.事故处理
C.事故调查
D.处理事故责任者
E.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A
B
C
D
E
ABCD
本题的考点为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的程序为:(1)报告安全事故;(2)事故处理;(3)事故调查;(4)处理事故责任者;(5)提交调查报告。
三、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通过分包方式承揽了某大厦的金属幕墙的施工任务。
在金属幕墙框架的安装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如下:
(1)连接件焊接时,采用了点焊,目的是控制因焊接产生变形;
(2)立柱与连接件的连接采用了铸铁螺栓;
(3)在所有相同金属接触面上进行防止金属电解腐蚀处理;
(4)为了提高防锈处理的效果,涂了两层防锈漆。
在安装金属板前进行了避雷系统的安装。
1. 判断在金属幕墙框架的安装中的施工方法正确与否,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做法。
在金属幕墙安装中的施工方法的正确与否判断。
(1)不妥之处:连接件焊接时采用了点焊;
正确做法:连接件在焊接时应采用对称焊。
(2)不妥之处:主柱与连接件的连接采用了铸铁螺栓;
正确做法:立柱与连接件的连接应采用不锈钢螺栓。
(3)不妥之处:在所有相同金属接触面上进行防止金属电解腐蚀处理;
正确做法:在所有不同金属接触面上进行防止金属电解腐蚀处理。
2. 对金属幕墙框架防锈处理的要求是什么?
对金属幕墙框架防锈处理的要求。主要包括:防锈处理不能在潮湿、多雾及阳光直接曝晒下进行,不能在尚未完全干燥或蒙尘的表面上进行。
3. 对金属幕墙的防水、防雷节点的处理要求有哪些规定?
对金属幕墙防火、防雷节点的处理要求。
(1)防火材料抗火期要达到设计要求;
(2)防火材料用镀锌钢板固定;
(3)幕墙框架应具有连续而有效的电传导性;
(4)幕墙防雷系统要与建筑物防雷系统有效连接;
(5)幕墙防雷系统直接接地,不应与供电系统共用同一地线。
某办公楼由主楼和辅楼组成,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签订了施工合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重新调整了地基处理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乙方为此增加费用5万元,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d。
事件2:辅楼施工时,甲方提出修改设计,乙方按设计变更要求拆除了部分已完工程,重新施工。造成乙方多支付人工费1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用2万元,辅楼工期因此拖延7d。
事件3:主楼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停工,主楼工期拖延7d,费用增加6万元。
4. 原施工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哪些?计划工期是多少?
利用逐条线路对比法确定。
①→②→③→④→⑤的持续时间为70d+112d+42d+77d=301d;
①→②→③→⑤的持续时间为70d+112d+98d=280d;
①→②→④→⑤的持续时间为70d+98d+77d=245d;
所以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
关键工作是:基础工程、主楼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计划工期是:301d。
5. 针对上述每一件事,乙方如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索赔是否成立?请简述理由。
索赔是否成立的判断。
事件1:
工期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责任不在乙方,经过了甲方批准,而且基坑开挖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变化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不能合理预见的,本事件责任不在乙方。
事件2:
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因为辅楼工程不在关键线路上,有56d的总时差,大于工期拖延7d。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设计的修改是由甲方提出的,对于乙方多承担的费用理应给予补偿。
事件3:
工期、费用索赔均不成立。理由:因为施工机械故障是因为乙方自身的原因,例如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甲方没有责任,所以工期、费用索赔申请均不成立。
6.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是多少天?费用为多少元?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3d。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费用:5万元+1万元+2万元=8万元。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总建筑面积28000m
2
,首层建筑面积2400m
2
,建筑红线内占地面积6000m
2
。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现场平面呈长方形,在其斜对角布置了两个消火栓,两者之间相距86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3m,另一个距边3m。
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五牌”、“二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用。
7. 该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不合理。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消防通道,而不能与施工道路共用,且路面宽度应不小于4m。
8. 该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不合理。室外临时消火栓应沿消防通道均匀布置,且数量依据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确定。距离拟建建筑物不宜小于5m,但不大于40m,距离路边不宜大于2m。在此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9. 该工程还需考虑哪些类型的临时用水?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种类型临时用水?
该工程还需考虑的临时用水类型有生产用水、机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防用水。
10. 该工程对现场“五牌”、“二图”的管理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不合理。施工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中规定,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长期固定悬挂,公示“五牌”、“二图”。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
2
,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11.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3项)?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的内容:总体工作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成本计划、资源需求计划、信息管理计划。
12. 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为4级。
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
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管理层人员的工作职责。
13. 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与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项目经理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
正确做法:项目内部沟通应依据项目沟通计划、规章制度、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控制目标等进行。
(2)不妥之处:当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
正确做法:当出现矛盾或冲突时,采用协商、让步、缓和、强制和退出等方法,使项目的相关方了解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并搞好变更管理。
外部沟通的常见方式还有:可采用联合检查、宣传媒体和项目进展报告等方式。
14.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70dB(A)与55dB(A)。
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应公告附近社区居民;给受影响的居民予以适当的精神补偿;尽量采取降低施工噪声措施。
15. 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的管理工作:竣工收尾、验收、结算、决算、回访保修、管理考核评价等。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