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诗作______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2. 《诗经·卫风·氓》中有:“总角之宴,言笑宴宴,______,不思其反。”
4. 诗经的题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的三个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文共8章88句,是《诗经·国风》里最长的一篇文章。
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该文出自______
7. 春秋三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吾与点也”,其中“点”是指______。
10. 《九歌》共______篇,最后一篇送神曲篇目是______。
11. ______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
12. 《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______为广”。
14. 《庄子》运用了“寓言”、“重言”、______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
15. 先秦散文中鲁迅认为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__。
16. 先秦诸子,儒家、道家、名家、法家的代表,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诗经》如何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各举一例说明之。
(1)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
(2)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卫风·硕人》以一系列比喻描写形容庄姜的美貌。《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3)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如《周南·关雎》以鸟的和鸣比喻衬托男女好合。《秦风·蒹葭》以秋景创造气氛烘托心境。赋、比、兴的手法常表现为综合的运用。
2. 简述《诗经》中“风”、“雅”、“颂”的主要内容。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1)《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等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2)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3)《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3. 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因后来被列入儒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现存《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六笙诗”有目无辞,实305篇。《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雅、颂多为贵族的作品,风多为民间的作品。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旧说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古代的乐官在集结与整理、加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编定在春秋时期。
(2)《诗经》的分类与编排。《诗经》按音乐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十五国风是按各诸侯国或地域编排的。“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大部分产生在黄河流域,少部分涉及江汉流域。
(3)流传版本。汉代的传《诗》学派有四家:齐、鲁、韩“三家诗”和“毛诗”。“三家诗”属今文经学,后均失传,唯存《韩诗外传》。“毛诗”属古文经学,独传至今,即今本《诗经》。
(4)六义。后人把《诗经》的编排分类“风”、 “雅”、 “颂”和艺术手法“赋”、“比”、“兴”合称为“六义”。《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