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断题1. 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和人民法院可以向赔偿请求人收取有关的费用,但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对 错
B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41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2.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做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48条规定,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3.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未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与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对 错
B
[解析] 《行诉解释》第22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4.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 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对行政复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60条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对行政复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素质。
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当事人再申请行政复议要经人民法院同意。
对 错
B
[解析] 根据《行诉解释》第34条的相关规定,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先受理的机关管辖。故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当事人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
7.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只能通过申请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8. 对于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不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可以拒绝缴纳罚款。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9.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10.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11.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涉及公共安全的,应当予以保密。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5条第2款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12. 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资料。
对 错
A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54条第2款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13. 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对 错
A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1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4. 公民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
对 错
A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15.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78条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16. 申请人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如果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 错
A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33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7. 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向其他行政复议机关转送。
对 错
B
[解析]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5条的相关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第18条规定,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18.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法院应中止审理。
对 错
B
[解析] 《行诉解释》第51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故本题说法错误。
19.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对 错
B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20. 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对 错
A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