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答要求1. 根据给定资料2、3,归纳概括校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要求:归纳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答案提示] (1)政府对校车安全运营监管不到位。长期重视不够,至今才出台《校车安全条例》,《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范本)》;校车质量不到标,混杂各种停运车、报废车辆;校车行使路况差、长期不修缮。
(2)某些校方责任感不强。聘用司机不合格,接送学生时麻痹大意。
(3)广大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差,未能及时反映校车高危超载的问题。
2. 根据给定资料5、7,分析公交车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求:准确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性强,500字左右。
[答案提示] 原因分析:(1)车上人员密度大,安全设备形同虚设。针对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基本没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常常在事故发生时变成灾难蔓延、扩大的帮凶。
(2)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不足。几乎每一起公交纵火案的实施者都有着悲观厌世、挟私泄愤的心理问题,他们妄图通过极端手段报复社会或将自己的不堪境遇暴露出来引发关注。在谴责惩戒这种偏激行为的同时,也应反思当今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
(3)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中体现出公众相对欠缺的公共安全意识。起火之后,公交车上的多数乘客缺乏逃生的知识,不仅不会使用车上的救生锤、灭火器、逃生天窗,发生大火后更没人捂住嘴和鼻子,大声尖叫吸入浓烟导致呼吸道灼伤。
对策措施:
从源头上遏制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关口前移,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加大对公共安全保障机制的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加强对车辆的日常检查,增配安全锤、灭火器等设备,在车窗上全部加装自动破玻器,拓宽公交车紧急疏散通道。二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危机心理干预机制,有效利用街、镇居委会以及各经营主体中的工会、社团,对敏感个人进行走访和心理疏导,为各种消极厌世情绪及时“排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排除安全隐患的效率。三是强化关键部门、关键人员,社会公民的安全意识培养。保障公共安全,公众参与是重要力量。政府需积极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加强防范与自救意识的宣传教育,更要重视对公众安全技能的培训,举办必要的应急演练。
3. 假如你是某市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针对当前各大网络论坛的泄密现状,草拟一份宣传稿,用于提高广大网友的安全保密意识。
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用语恰当,有说服力,不超过500字。
[答案提示]
你我携手共筑网上长城
尊敬的网民朋友:
你们也许忽视了,“自由的”网上交流会给国家保密工作带来巨大风险。近年来,网络窃密无孔不入。据统计,目前网络泄密已占泄密案件总数的70%,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使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网上泄密会使你,你的家人,以及祖国的信息和生命、财产安全处于险境。为了保持网络自由,同时为了共同抵制网上间谍,维护网上家园的纯洁和安宁。我们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国家外交、经济或军事等方面的涉密信息,诸如重大水利设施和军事基地等,一律不拍照、不发帖。
二要培养情报意识,共同打击网上间谍。首先,参与网站、论坛、博客或其他网上活动时,不主动发涉密帖子,也不要跟帖讨论类似话题;其次,一旦发现有间谍设计出来收集信息嫌疑的论坛和帖子,或收到可疑QQ、MSN信息或可疑邮件“想和你分享”或“购买”涉密信息时,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
同志们,朋友们,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公民的光荣职责!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鼠标做起,共筑网上安全长城!
4. 给定资料6划线部分写道:“由于公共安全属于公共服务,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当仁不让要负总责。”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以人为本,改善公共安全形势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包括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等。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问题异常突出,这并非偶然。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共安全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究其原因,一方面,转型期内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增加了社会控制的困难,政府职能转换期内对社会的调控能力也有所弱化;另一方面,收入差距拉大使处于社会低级阶层的人出现心理失衡,加之大规模的社会人口流动,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对社会构成了严峻挑战和威胁。有人认为:“由于公共安全属于公共服务,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当仁不让要负总责。”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公共安全事件,政府有责任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并预防可能发生的危机,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公共安全领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时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然而,仅仅依靠政府,难以顾及所有的公共安全问题,民众自身的安全意识也非常重要。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制定公共安全领域的各种紧急预案,也要为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作出努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公共安全的现状,改善公共安全的形势。
第一,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各级政府要将加强应急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落实各级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第二,完善公共安全法律建设。要以法制确保公共安全,健全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重视科技对于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对维护公共安全相关方面的科研事业予以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发速度,力争将高科技产品运用到诸如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控、警报等维护公共安全方面。
第四,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全民的危机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群众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改善当前公共安全形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确自身的使命,群策群力,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规范处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