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判断题2. 党的领导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
对 错
B
[解析]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
5. 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
对 错
A
[解析]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
6. 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列入中央的财政预算。
对 错
B
[解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7条的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
7.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公安机关的任务则是由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决定。
对 错
B
[解析]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责。
8.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人民警察法》规定的。
对 错
A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6条对人民警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列举了13项职责。
9. 公安机关通过侦查,破案以后就意味着侦查的结束。
对 错
B
[解析] 案件侦破后,侦查部门仍应继续做好预审工作,直至侦查终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10. 为了防止出现漏掉犯罪嫌疑人的可能,所以摸底排查的范围划得越宽越好。
对 错
B
[解析] 摸底排查的范围,实际是对排查的区域和排查的对象所作的假定,案件不同,摸底排查的范围亦不同。确定摸底排查的范围应建立在正确的案情分析的基础上,应从以下主要方面去确定:(1)根据现场位置确定;(2)根据案件性质确定;(3)根据案犯的作案手段、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确定;(4)根据犯罪分子是否熟知现场情况确定。摸底排查范围的划定是在现场勘查、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对案情进行分析、判断所确定的,而不是说摸底排查的范围划得越宽越好。
11. 为了使犯罪嫌疑人更好地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人和缴纳保证金。
对 错
B
[解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12. 非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也可以配备公务用枪。
对 错
B
[解析]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配备以工作必需为原则,非因工作需要的不予配备公务用枪。非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一律严禁佩带、使用公务用枪。
13. 15周岁的张某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 错
A
[解析]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 “绩”,主要是指人民警察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对 错
B
[解析] “勤”,主要是指人民警察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15. 犯罪是违法的行为,但违法并不都是犯罪。
对 错
A
[解析]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说犯罪是违法的行为,但违法并不都是犯罪。
第二部分 单项选择题在题干后所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正确的答案。
第三部分 多项选择题在各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4个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