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 小李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刚进市场部,经理要求她对需求的分类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请你帮帮她。
需求可以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独立需求是指某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其他产品没有关联,是完全独立的。其数量与需求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如成品或维修件的需求。
相关需求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其他产品相关,其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与其他的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办公家具的需求与办公人员的数量相关。
需求可能是间断的,也可能是连续的。间断性需求无法预测;连续性需求则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
2. 请简述一下连续需求的特性。
连续性需求通常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即趋势性、周期性波动、季节性变化和随机性变化。
(1)趋势性:通常反映了一种连续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恒定不变的,也可能是持续增长或减少的。但在长时期内,这种趋势有可能发生变化。
(2)周期性波动:需求随着商业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增长或降低的趋势。
(3)季节性变化:受季节因素影响,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天、周、月等)呈现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形。此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天气情况,经常性事件如节假日、财政年度的开始或结束等。
(4)随机性变化:需求因受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不规则变化。不存在随机变化的情况下,预测相对容易。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需求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变化。
3. 市场部要对下一年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那么首先要了解需求预测的特点,请帮忙解释一下需求预测的特点。
需求预测具有的特点包括:
(1)预测是不准确的;
(2)预测需要误差的估计;
(3)经验和直觉对预测很重要,但也很危险;
(4)对于较大的物品组合,预测相对更准确;
(5)时间越短,预测越准确。
4. 指数平滑法在企业需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很广泛,请简要说明指数平滑法的优点。
指数模型的精确度非常高;
(2)建立指数模型相对容易;
(3)用户能了解模型如何进行;
(4)使用模型无须过多计算;
(5)由于所用的历史数据有限,因而所需计算机内存很小。
四、论述题1. 需求预测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述需求预测的定义、目的及原理。
需求预测是指估计未来一定时间内,整个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需求数量和需求金额。目的在于通过充分利用现在和过去的历史数据、考虑未来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科学分析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需求目标,从而制订需求计划,指导原材料或商品订货、库存控制、必要设施的配备等企业物流工作的开展。
预测的原理主要有:
(1)可测性原理:理论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可预测的。
(2)连续性原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连续变化的趋势。
(3)类推性原理:社会、企业乃至家庭,其经济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模式,存在着许多相似、雷同的演变规律。
(4)相关性原理:事物之间或构成一事物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5)系统性原理:任何一个企业的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由于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他子系统中变量的变化常常对需求预测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应对预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2. 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采取的方法很重要,试述常用的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仿真方法三种。
(1)预测中的定性方法主要包括:一般预测;市场调研;小组共识法;历史类比;德尔菲法。
(2)预测中的定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其中,时间序列分析法又包括: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常见的因果分析法有:回归分析预测法、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
(3)仿真方法:是用计算机对真实系统在一定环境下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有条件的模仿试验,并求得数值解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也称为模拟。
3. 试述指数平滑法的应用条件,并说明使用的公式。
随着新数据的增添及过期数据的剔除,新的预测结果就可以预测出来。有的情况下,最近期的情况远比较早期的更能预测未来。假设越远期其重要性就越低,在这一前提正确的情况下,指数平滑法就是逻辑性最强且最为简单的方法。
公式为:
Ft=Ft-1+a(At-1-Ft-1)
式中,Ft、Ft-1是第t期和第t-1期的指数平滑预测值;
At-1是第t-1期的实际需求;
a为平滑常数,0<a<1,a值越大,表示近期需求的比重越大,但如果a值越大,就越会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预测值不稳定。
4. 试述企业进行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的目的是什么,将被如何使用,是否用于企业计划进入的市场,是否需要体现对现金的控制,是否能满足指导生产和物流工作的要求。
(2)企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收集要注意广泛性和适用性,并进行鉴别和整理。
(3)初步预测将来的需求量。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4)调整需求预测的结果。需要依据内部、外部和经营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5)执行和评估。
此外,需求预测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国家经济与商业环境预测;经济、人口、社会因素;相关行业的市场潜力;竞争及法律因素;影响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相关因素;消费者偏好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