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模拟41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栈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栈顶元素最先能被删除
B.栈顶元素最后才能被删除
C.栈底元素永远不能被删除
D.栈底元素最先被删除
A
B
C
D
A
[解析] 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所以栈顶元素最后入栈却最先被删除。栈底元素最先入栈却最后被删除。所以选择A。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
B
C
D
C
[解析] 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在整个过程中,栈底指针不变,入栈与出栈操作均由栈顶指针的变化来操作,所以选择C。
3. 某二叉树共有7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1个,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假设根结点在第1层)______。
A.3
B.4
C.6
D.7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二叉树的基本性质3: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多为0的叶子结点总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所以本题中度为2的结点为1-1=0个,所以可以知道本题目中的二叉树的每一个结点都有一个分支,所以共7个结点共7层,即度为7。
4. 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是______。
A.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B.C语言编译程序
C.UNIX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A
B
C
D
A
[解析] 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属于系统软件。所以B、C、D都是系统软件,只有A是应用软件。
5. 结构化程序所要求的基本结构不包括______。
A.顺序结构
B.GOTO跳转
C.选择(分支)结构
D.重复(循环)结构
A
B
C
D
B
[解析] 1966年Boehm和Jacopini证明了程序设计语言仅仅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就足以表达出各种其他形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6. 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系统总体结构图支持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B.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
C.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任务之一
D.PAD图是软件详细设计的表示工具
A
B
C
D
A
[解析]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为软件结构图中而非总体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所以A错误。
7. 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______。
A.数据定义语言
B.数据管理语言
C.数据操纵语言
D.数据控制语言
A
B
C
D
C
[解析] 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
8. 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______。
A.1:1联系
B.1:m联系
C.m:1联系
D.m:n联系
A
B
C
D
D
[解析] 因为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又能由多个老师讲授所以他们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可以表示为m:n。
9.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A
B
C
a
1
2
b
2
1
c
3
1
S
A
B
C
a
1
2
b
2
1
T
A
B
C
c
3
1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______。
A.自然连接
B.并
C.交
D.差
A
B
C
D
D
[解析] 关系T中的元组是关系R中有而关系S中没有的元组的集合,即从关系R中除去与关系S中相同元组后得到的关系T。所以做的是差运算。
10. 定义无符号整数类为UInt,下面可以作为类UInt实例化值的是______。
A.-369
B.369
C.0.369
D.整数集合{1,2,3,4,5}
A
B
C
D
B
[解析] 只有B选项369可以用无符号整数来表示和存储。A选项-369有负号,选项C 0.369是小数都不能用无符号整数类存储。选项D是一个整数集合得用数组来存储。
11. 下列不能用作存储容量单位的是______。
A.Byte
B.GB
C.MIPS
D.KB
A
B
C
D
C
[解析]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bit,又称比特),存储器中所包含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MIPS(即Million Instiuction Per Second的简写)—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百万指令数,是衡量计算机速度的指标。
12. 若对音频信号以10kHz采样率、16位量化精度进行数字化,则每分钟的双声道数字化声音信号产生的数据量约为______。
A.1.2MB
B.1.6MB
C.2.4MB
D.4.8MB
A
B
C
D
C
[解析] 声音的计算公式为(采样频率Hz*量化位数bit*声道数)/8,单位为字节/秒,(10000Hz*16位*2声道)/8*60秒即2400000字节,再除以两个1024即2.28MB。从本题答案选项来看,如果简化将1K按1000算即可得到2.4MB。
13. 下列设备中,可以作为微机输入设备的是______。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器
D.绘图仪
A
B
C
D
C
[解析]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它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
14. 下列各组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一组是______。
A.Windows XP和管理信息系统
B.Unix和文字处理程序
C.Linux和视频播放系统
D.Office 2003和军事指挥程序
A
B
C
D
D
[解析] Windows XP、Unix、Linux都属于操作系统,Office 2003和军事指挥程序属于应用软件。
15. 十进制数60转换成无符号二进制整数是______。
A.0111100
B.0111010
C.0111000
D.0110110
A
B
C
D
A
[解析] 用2整除60,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0时为止。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即得0111100。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差
B.机器语言就是汇编语言,无非是名称不同而已
C.指令是由一串二进制数0、1组成的
D.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好、
A
B
C
D
C
[解析] 指令是用0和1组成的一串代码,它们有一定的位数,并分成若干段,各段的编码表示不同的含义。
17. CPU中,除了内部总线和必要的寄存器外,主要的两大部件分别是运算器和______。
A.控制器
B.存储器
C.Cache
D.编辑器
A
B
C
D
A
[解析] 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18. “千兆以太网”通常是一种高速局域网,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______。
A.1000位/秒
B.1000000位/秒
C.1000字节/秒
D.1000000字节/秒
A
B
C
D
B
[解析] 千兆以太网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1000000位/秒。
19. 下列关于磁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盘面上的磁道是一组同心圆
B.由于每一磁道的周长不同,所以每一磁道的存储容量也不同
C.盘面上的磁道是一条阿基米德螺线
D.磁道的编号是最内圈为0,并次序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最外圈的编号最大
A
B
C
D
A
[解析] 磁盘上的磁道是一组同心圆。
20. 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IP
C.Ftp
D.Smtp
A
B
C
D
A
[解析] 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Http。
二、字处理题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
考生文件夹
下。
北京计算机大学组织专家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需求方案进行评审,为使参会人员对会议流程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需要会议会务组提前制作一份有关评审会的秩序手册。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需求评审会.docx”和相关素材完成编排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 将素材文件“需求评审会.docx”另存为“评审会会议秩序册.docx”,并保存于考生文件夹下,以下的操作均基于“评审会会议秩序册.docx”文档进行。
[解题步骤]
步骤1:打开
答案考生文件夹
下的“需求评审会.docx”素材文件。
步骤2:根据题目要求,单击[文件]选项卡下的“另存为”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文件名”设置为“评审会会议秩序册.docx”,将其保存于考生文件夹下。
2. 设置页面的纸张大小为16开,页边距上下为2.8厘米、左右为3厘米,并指定文档每页为36行。
[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下的[页面设置]组中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切换至“纸张”选项卡,在“纸张大小”下拉列表中选择“16开(18.4×26厘米)”选项,如图1所示。
图1
步骤2:切换至“页边距”选项卡,将页边距“上”、“下”、“左”、“右”微调框分别设置为2.8厘米、2.8厘米、3厘米、3厘米。切换至“文档网格”选项卡,选择“网格”组中的“只指定行网格”单选按钮,将“行数”组下的“每页”微调框设置为36,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3. 会议秩序册由封面、目录、正文三大块内容组成。其中,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均已经以中文大写数字一、二、三、四进行编排。要求将封面、目录、以及正文中包含的四个部分分别独立设置为Word文档的一节。页码编排要求为:封面无页码;目录采用罗马数字编排;正文从第一部分内容开始连续编码,起始页码为1(如采用格式-1-),页码设置在页脚右侧位置。
[解题步骤]
步骤1:将光标置于“二〇一三年三月”的右侧,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下的[页面设置]组中的“分隔符”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分节符”中的“下一页”选项,如图3所示。
图3
步骤2:将光标置于标黄部分中的“四、专家及会议代表名单6”的右侧,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下的[页面设置]组中的“分隔符”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分节符”中的“下一页”选项。使用同样的方法,将正文的四个部分进行分节。
步骤3:双击第3页的页脚位置,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单击[页眉和页脚]组中的“页码”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删除页码”命令,如图4所示。
图4
步骤4:确定光标处于第三页中的页脚中,单击[导航]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然后单击[页眉和页脚]组中的“页码”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设置页码格式”选项,弹出“页码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页码编号”下“起始页码”单选按钮,并将起始页码设置为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
图5
步骤5:再次单击[页眉和页脚]组中的“页码”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页面底端”级联菜单中的“普通数字3”选项。
步骤6:将光标定位在目录页脚中,单击[导航]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按上述同样的方式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在“编号格式”下拉列表选择罗马数字“Ⅰ,Ⅱ,Ⅲ……”,“起始页码”设置为“1”,并设置页码为“页面底端”中的“普通数字3”。然后单击“关闭页眉和页脚”按钮。
4. 按照素材中“封面.jpg”所示的样例,将封面上的文字“北京计算机大学《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评审会”设置为二号、华文中宋;将文字“会议秩序册”放置在一个文本框中,设置为竖排文字、华文中宋、小一;将其余文字设置为四号、仿宋,并调整到页面合适的位置。
[解题步骤]
步骤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封面.jpg”素材文件,根据提供的素材图片来设置文档的封面。在文档中选择第一页的所有文字,在[开始]选项卡下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2:将光标置于“北京计算机大学《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右侧,按Enter键。然后选中文字“北京计算机大学《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评审会”,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华文中宋”,将“字号”设置为“二号”。
步骤3:光标定位在“需求评审会”后方按Enter键,单击[插入]选项下的[文本]组中的“文本框”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绘制竖排文本框”选项。在文档中“需求评审会”下方绘制竖排文本框,单击[样式]组中的“形状样式”选项卡下的“形状轮廓”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无轮廓”选项。
步骤4:然后将“会议秩序册”剪切到绘制的竖排文本框内,选中文本框内的文字,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华文中宋”,将“字号”设置为“小一”。
步骤5:适当调整文本框的位置。选择封面中剩余的文字,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仿宋”,将“字号”设置为“四号”,并调整到页面合适的位置。
5. 将正文中的标题“一、报到、会务组”设置为一级标题,单倍行距、悬挂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为自动,并以自动编号格式“一、二、……”替代原来的手动编号。其他三个标题“二、会议须知”、“三、会议安排”、“四、专家及会议代表名单”格式,均参照第一个标题设置。
[解题步骤]
步骤1:选择“一、报到、会务组”文字,在[开始]选项卡下的[样式]组中选择“标题1”选项。
步骤2:确定“一、报到、会务组”处于选择状态,单击[段落]组中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切换至“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将“缩进”组中的“特殊格式”设置为“悬挂缩进”,将“磅值”设置为“2字符”,将“间距”组中的“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将“段前”、“段后”均设置为“自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6所示。
图6
步骤3:确定文字处于选中状态,单击[段落]组中的“编号”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题目要求的编号。如图7所示。
图7
步骤4:将其他三个标题的编号删除,选中“一、报到、会务组”文字,双击[开始]选项卡下[剪贴板]组中的“格式刷”按钮。然后分别选择余下的三个标题,选择完成后按Esc键。
6. 将第一部分(“一、报到、会务组”)和第二部分(“二、会议须知”)中的正文内容设置为宋体五号字,行距为固定值、16磅,左、右各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
[解题步骤]
步骤1:按住Ctrl键选择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正文内容,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宋体”,将“字号”设置为“五号”。
步骤2:确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正文内容处于选中状态,单击[段落]组中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特殊格式”设置为“首行缩进”,将“磅值”设置为“2字符”,将“缩进”选项组下的“左侧”、“右侧”均设置为“2字符”。将“行距”设置为“固定值”,将“设置值”设置为“16磅”。在“常规”组中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单击“确定”按钮。
7. 参照素材图片“表1.jpg”中的样例完成会议安排表的制作,并插入到第三部分相应位置中,格式要求:合并单元格、序号自动排序并居中、表格标题行采用黑体。表格中的内容可从素材文档“秩序册文本素材.docx”中获取。
[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第三部分标黄的文字,将文字删除。单击[插入]选项卡下[表格]组中的“表格”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插入表格”选项。
步骤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行数”、“列数”分别设置为2、4,其他保持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插入表格后,适当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在表格的第一行单元格内参照素材图片“表1.jpg”输入文字。选中标题行,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黑体”。单击[表格工具]下[布局]选项中[对齐方式]组下的“水平居中”按钮。
步骤4:将光标置入第2行第1列单元格内,单击[开始]选项卡[段落]组中的“编号”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定义新编号格式”选项。弹出“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编号样式”设置为“1,2,3……”,“编号格式”设置为“1”,“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所示。
图8
步骤5:然后将光标置入第2行表格的右侧,按Enter键新建行,完成后的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步骤6:选中第2列单元格中的第1、2行单元格,单击[表格工具]下[布局]选项卡中[合并]组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步骤7:使用同样的方法,参考素材文件将其他单元格进行合并,然后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秩序册文本素材.docx”素材文件,将其中的相应内容复制粘贴到表格中。
步骤8:选择第1行所有单元格,单击[设计]选项卡下[表格样式]组中的“底纹”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主题颜色”中的“白色,背景1,深色25%”。
8. 参照素材图片“表2.jpg”中的样例完成专家及会议代表名单的制作,并插入到第四部分相应位置中。格式要求:合并单元格、序号自动排序并居中、适当调整行高(其中样例中彩色填充的行要求大于1厘米)、为单元格填充颜色、所有列内容水平居中、表格标题行采用黑体。表格中的内容可从素材文档“秩序册文本素材.docx”中获取。
[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第四部分中标黄的文字,将文字删除,单击[插入]选项卡下[表格]组中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插入表格”选项。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列数”、“行数”分别设置为5、3。单击“确定”按钮插入表格。
步骤2:选择第1行所有单元格,进入[表格工具]下的[布局]选项卡,在[单元格大小]选项组中将表格“高度”设置为“1厘米”,如图10所示。
图10
步骤3: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第2行、第3行单元格的行高分别设置为1.2厘米、0.8厘米。
步骤4:选中第2行所有的单元格,进入[布局]选项卡下,单击[合并]组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然后选中整个表格,单击[对齐方式]组中的“水平居中”对齐按钮。
步骤5:将光标置于第3行第1列单元格中,单击[开始]选项卡[段落]组中的“编号”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在第7题中设置的编号,如图11所示。
图11
步骤6:选中插入的编号,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现开始于1”选项,如图12所示。
图12
步骤7:将光标置于第3行单元格的右侧,分别按18次Enter键。
步骤8:选择编号为9所在行的所有单元格,进入[布局]选项卡下,单击[合并]组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在[单元格大小]选项组中将“高度”设置为1.2厘米。
步骤9:确定合并后的单元格处于选择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选项,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切换至“底纹”选项卡,单击“填充”组中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主题颜色”中的“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深色25%”选项。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一次合并的单元格的底纹的颜色设置为“标准色”中的“深红”。完成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步骤10:在第一行单元格内参照素材图片“表2.jpg”输入文字,选择输入的文字,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字体]组中的“字体”设置为“黑体”。
步骤11:打开考生文件下的“秩序册文本素材.docx”素材文件,在该文档中将相应内容分别粘贴到表格内,并适当调整。
9. 根据素材中的要求自动生成文档的目录,插入到目录页中的相应位置,并将目录内容设置为四号字。
[解题步骤]
步骤1:将目录页中的黄色部分删除,单击[引用]选项卡下中[目录]组中的“目录”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插入目录”选项,如图14所示。
图14
步骤2:在弹出的“目录”对话框中保持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选中目录内容,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字体]组中“字号”下拉按钮,将“字号”设置为“四号”。
三、电子表格题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
考生文件夹
下。
小李是北京某政法学院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法律系提交了2012级四个法律专业教学班的期末成绩单,为更好地掌握各个教学班学习的整体情况,教务处领导要求她制作成绩分析表,供学院领导掌握宏观情况。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xlsx”文档,帮助小李完成2012级法律专业学生期末成绩分析表的制作。具体要求如下:
1. 将“素材.xlsx”文档另存为“年级期末成绩分析.xlsx”,以下所有操作均基于此新保存的文档。
[解题步骤]
步骤:打开
答案考生文件夹
下的“素材.xlsx”文档,单击[文件]选项卡下的“另存为”选项,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其文件名设置为“年级期末成绩分析.xlsx”,单击“保存”按钮。
2. 在“2012级法律”工作表最右侧依次插入“总分”、“平均分”、“年级排名”列;将工作表的第一行根据表格实际情况合并居中为一个单元格,并设置合适的字体、字号,使其成为该工作表的标题。对班级成绩区域套用带标题行的“表样式中等深浅15”的表格格式。设置所有列的对齐方式为居中,其中排名为整数,其他成绩的数值保留1位小数。
[解题步骤]
步骤1:在M2、N2、O2单元格内分别输入文字“总分”、“平均分”、“年级排名”,
步骤2:选中A1:O1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对齐方式]组中“合并后居中”按钮,即可将工作表的第一行合并居中为一个单元格,如图1所示。
图1
步骤3:选择合并后的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下的[字体]组中将“字体”设置为“黑体”,将“字号”设置为“15”。
步骤4:选中A2:0102区域的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样式]组中的“套用表格样式”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样式中等深浅1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保持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为选中的区域套用表格样式。确定单元格处于选中状态,在[开始]选项卡下[对齐方式]组中单击“居中”按钮,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步骤5:选中D3:N102区域的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项,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框中选择“数值”选项,将“小数位数”设置为“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步骤6:选中03:0102单元格,按上述同样方式,将“小数位数”设置为“0”。
3. 在“2012级法律”工作表中,利用公式分别计算“总分”、“平均分”、“年级排名”列的值。对学生成绩不及格(小于60)的单元格套用格式突出显示为“黄色(标准色)填充色红色(标准色)文本”。
[解题步骤]
步骤1:选择M3单元格,在该单元格内输入“=SUM(D3:L3)”然后按Enter键,完成求和,效果如图3所示。将光标移动至M3单元格的右下角,当光标变成实心黑色十字时,单击鼠标左键,将其拖动至M102单元格进行自动填充,效果如图4所示。
图3
图4
步骤2:选择N3单元格,在该单元格内输入“=AVERAGIE(M4/9)”,然后按Enter键,完成平均值的运算,然后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对N4:N102单元格进行填充计算。
步骤3:选择03单元格,在该单元格内输入“=RANK(M3,M$3:M$102,0)”,按Enter键,然后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对余下的单元格进行填充计算,完成后的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步骤4:选择D3:L102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样式]组中的“条件格式”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小于”选项。弹出“小于”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文字“60”,然后单击“设置为”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格式”选项,如图6所示。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切换至“字体”选项卡,将“颜色”设置为“标准色”中的红色,切换至“填充”选项卡,将“背景色”设置为“标准色”中的黄色,如图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小于”对话框中,再次单击“确定”按钮。
图6
图7
4. 在“2012级法律”工作表中,利用公式、根据学生的学号、将其班级的名称填入“班级”列,规则为:学号的第三位为专业代码、第四位代表班级序号,即01为“法律一班”,02为“法律二班”,03为“法律三班”,04为“法律四班”。
[解题步骤]
步骤:选择A3单元格,在该单元格内输入“="法律"&TEXT(MID(B3,3,2),"[DBNum1]")&"班"”,按Enter键完成操作,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对余下的单元格进行填充计算,如图8所示。
图8
5. 根据“2012级法律”工作表,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放置于表名为“班级平均分”的新工作表中,工作表标签颜色设置为红色。要求数据透视表中按照英语、体育、计算机、近代史、法制史、刑法、民法、法律英语、立法法的顺序统计各班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其中行标签为班级。为数据透视表格内容套用带标题行的“数据透视表样式中等深浅15”的表格格式,所有列的对齐方式设为居中,成绩的数值保留1位小数。
[解题步骤]
步骤1:选择A2:O102单元格,单击[插入]选项卡[表格]组中的“数据透视表”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据透视表”选项,在弹出的“创建数据透视表”中选择“新工作表”单选按钮,如图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新建一工作表。
图9
步骤2:双击“Sheet2”使其处于可编辑状态,将其重命名为“班级平均分”,在标签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工作表标签颜色”选项,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选择“标准色”中的“红色”。
步骤3:在“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将“班级”拖拽至“行标签”中,将“英语”拖拽至“∑数值”中。
步骤4:在“∑数值”字段中选择“值字段设置”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计算类型”设置为“平均值”,如图10所示。使用同样的方法将“体育”、“计算机”、“近代史”、“法制史”、“刑法”、“民法”、“法律英语”、“立法法”拖拽至“∑数值”中,并更改计算类型。
图10
步骤5:选中A3:J8单元格,进入[设计]选项卡中,单击[数据透视表样式]组中的“其他”下拉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透视表样式中等深浅15”。
步骤6:确定A3:J8单元格处于选择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卡,选择“分类”选项下的“数值”选项,将“小数位数”设置为“1”。切换至“对齐”选项卡,将“水平对齐”、“垂直对齐”均设置为“居中”,单击“确定”按钮。
6. 在“班级平均分”工作表中,针对各课程的班级平均分创建二维的簇状柱形图,其中水平簇标签为班级,图例项为课程名称,并将图表放置在表格下方的A10:H30区域中。
[解题步骤]
步骤:选择A3:J8单元格,单击[插入]选项卡中[图表]组中的“柱形图”下拉列表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二维柱形图”下的“簇状柱形图”,即可插入簇状柱形图,适当调整柱形图的位置和大小,使其放置在表格下方的A10:H30区域中。如图11所示。
图11
四、演示文稿题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
考生文件夹
下。
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行业整体队伍素质,打造高水平、懂业务的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队伍,北京旅游局将为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主要围绕“北京主要景点”进行介绍,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内容。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档“北京主要景点介绍-文字.docx”,帮助主管人员完成制作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 新建一份演示文稿,并以“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介绍.pptx”为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
[解题步骤]
步骤:在
答案考生文件夹
下,新建一份演示文稿,并命名为“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介绍.pptx”。
2. 第一张标题幻灯片中的标题设置为“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介绍”,副标题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解题步骤]
步骤:打开演示文稿,在第一张幻灯片的“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处单击鼠标,输入文字“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介绍”,副标题设置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3. 在第一张幻灯片中插入歌曲“北京欢迎你.mp3”,设置为自动播放,并设置声音图标在放映时隐藏。
[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插入]选项卡下[媒体]组中的“音频”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文件中的音频”选项。弹出“插入音频”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北京欢迎您.mp3”素材文件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将音乐素材添加至幻灯片中。
步骤2:单击[音频工具]下的[播放]选项卡,将[音频选项]组中的“开始”设置为“自动”,并勾选“放映时隐藏”复选框。
4. 第二张幻灯片的版式为“标题和内容”,标题为“北京主要景点”,在文本区域中以项目符号列表方式依次添加下列内容:天安门、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颐和园、鸟巢。
[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幻灯片]中“新建幻灯片”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题和内容”选项。
步骤2:在标题处输入文字“北京主要景点”,然后在正文文本框内输入如图1所示的文字,此处使用文本区域中默认的项目符号。
图1
5. 自第三张幻灯片开始按照天安门、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颐和园、鸟巢的顺序依次介绍北京各主要景点,相应的文字素材“北京主要景点介绍-文字.docx”以及图片文件均存放于考生文件夹下,要求每个景点介绍占用一张幻灯片。
[解题步骤]
步骤1:光标定位在第2张幻灯片下方,按Enter键新建版式为“标题和内容”的幻灯片,选中标题文本框并删除。选中余下的文本框,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项目符号”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无”选项。
步骤2:选择第三张幻灯片,对其进行复制并粘贴4次。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北京主要景点介绍-文字.docx”素材文件,选择第一段文字将其进行复制,将其粘贴到第三张幻灯的文本框内。
步骤3:单击[插入]选项卡下[图像]组中的“图片”按钮,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选中考生文件下的素材文件“天安门.jpg”,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插入图片,并适当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步骤4:使用同样的方法将介绍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鸟巢的文字粘贴到不同的幻灯片中,并插入相应的图片。
6. 最后一张幻灯片的版式设置为“空白”,并插入艺术字“谢谢”。
[解题步骤]
步骤1:选择第7章幻灯片,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幻灯片]选项组中的“新建幻灯片”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空白”选项。
步骤2:单击[插入]选项卡下[文本]组中的“艺术字”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艺术字,此处我们选择“渐变填充-紫色,强调文字颜色4,映像”,如图2所示。
图2
步骤3:将艺术字文本框内的文字删除,输入文字“谢谢”,适当调整艺术文字的位置。
7. 将第二张幻灯片列表中的内容分别超链接到后面对应的幻灯片、并添加返回到第二张幻灯片的动作按钮。
[解题步骤]
步骤1:选择第2张幻灯片,选择该幻灯片中的“天安门”字样,单击[插入]选项卡下[链接]组中的“超链接”按钮。弹出“插入超链接”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链接到”设置为“本文档中的位置”,在“请选择文档中的位置”列表框中选择“幻灯片3”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所示。
图3
步骤2:切换至第3张幻灯片,单击[插入]选项卡下[插图]组中[形状]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动作按钮”中的“动作按钮:后退或前一项”形状。
步骤3:在第3张幻灯片的空白位置绘制动作按钮,绘制完成后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超链接到”中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幻灯片”选项,如图4所示。弹出“超链接到幻灯片”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2.北京主要景点”,单击“确定”按钮。
图4
步骤4:再次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适当调整动作按钮的大小和位置。
步骤5: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张幻灯片列表中余下内容分别超链接到对应的幻灯片上,并复制新建的动作按钮粘贴到相应的幻灯片中。
8. 为演示文稿选择一种设计主题,要求字体和整体布局合理、色调统一,为每张幻灯片设置不同的幻灯片切换效果以及文字和图片的动画效果。
[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设计]选项卡中[主题]组中的“其他”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流畅”主题,如图5所示。
图5
步骤2:为幻灯片设置完主题后,适当调整图片和文字的位置。选择第一张幻灯片,进入[切换]选项卡中,在[切换到此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其他”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溶解”选项,如图6所示。
图6
步骤3:选中第二张幻灯片,单击[切换]选项卡下[切换到此幻灯片]组中“分割”命令,并按同样的方法,为其他幻灯片设置不同的切换效果。
步骤4:选中第一张幻灯片的标题文本框,切换至[动画]选项卡,单击[动画]组中的“其他”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浮入”选项。选中该幻灯片中的副标题,设置动画效果为“淡出”。按照同样的方法为余下的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
9. 除标题幻灯片外,其他幻灯片的页脚均包含幻灯片编号、日期和时间。
[解题步骤]
步骤:单击[插入]选项卡下[文字]组中的“页眉和页脚”按钮,在弹出的“页眉和页脚”对话框中勾选“日期和时间”复选框、“幻灯片编号”复选框和“标题幻灯片中不显示”复选框,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如图7所示。
图7
10. 设置演示文稿放映方式为“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换片方式为“手动”。
[解题步骤]
步骤: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下[设置]组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弹出“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在“放映选项”组中勾选“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复选框,将“换片方式”设置为“手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所示。
图8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字处理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电子表格题
1
2
3
4
5
6
四、演示文稿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