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百科知识请简要解释以下段落中画线部分的知识点:
1. 除了
荷马史诗之外,古希腊人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不少英雄的业绩开始口耳相传,包括
奥德赛、
俄狄浦斯、赫拉克勒斯和阿喀琉斯等。有关他们的故事往往形成许多系列,如
特洛伊战争。这些传说在日后的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印证。
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该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奥德赛:又称为奥德修斯,罗马神话称他为尤利克塞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希腊西部伊萨卡岛之王。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出生不久,他即应阿伽门农兄弟的邀请,去参加了特洛伊战争。在特洛伊城下,他表现得机智勇敢。希腊人采纳他献的木马计,才结束了特洛伊战争。离开特洛伊后,他在海上漂流十年,历尽种种艰险,最终回到故里。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的国王,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193年,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特洛伊城被攻陷。战争的起因是为了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在荷马之前就流传于世,但现代人熟知的特洛伊故事,主要还是源自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塞》。
2. 宣称“上帝死了”的
尼采,和
达尔文、
赫胥黎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对
基督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认为人类只有突破宗教所制定的桎梏和窠臼,才能完成自然选择的伟大使命。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使人在自然选择的时候因软弱无能而终受淘汰。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他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他的主要著作有《权利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等。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变革。
赫胥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但是赫胥黎并不完全接受达尔文的许多看法,例如渐进主义,而且,相对于捍卫天择理论,他对于提倡唯物主义科学精神更感兴趣。作为科普工作的倡导者,他创造了概念“不可知论”来形容他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他还创造了生源论(认为一切细胞皆起源于其他细胞)以及无生源论(认为生命来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概念,因而被广为人知。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一种有神论宗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犹太教,包括新教、东正教会、天主教会。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1世纪,相传耶稣与其十二使徒开始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该教相信耶稣宣传的天国福音、耶稣为救赎亚当与夏娃的人类原罪被钉死在十字架、耶稣复活、升天以及基督再临、末日审判等神学思想。
3. 据统计,今年国内大中型城市的
雾霾天气指数,以及不同等级的天气预警次数已经远超往年同期,人们开始对空气质量指数、
PM2.5、
臭氧8小时浓度等数据十分关注,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并呼吁公众的积极参与。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其实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自然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常常相伴而生,雾霾同时出现,水汽、静风、逆温、凝结核等条件缺一不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中文名为细颗粒物,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4. 自
斯诺登事件以来,
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政府颜面尽失。虽然一直表示监听针对恐怖主义势力,但美国的监听目标已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不但包括“监听国”通讯,还包括“友邦”。在
欧盟峰会期间,默克尔做出一系列反应,督促美国签署
“无间谍协议”。信息安全已上升为非传统安全重要领域,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斯诺登事件:斯诺登是一名前美国中情局的职员,同时还负责美国国安局的一个秘密项目。2013年6月,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计划(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2013年6月21日,斯诺登通过《卫报》再次曝光英国“颞颥”秘密情报监视项目。
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情报机构的中枢,它的前身是1949年5月20日由国防部成立的“武装部队安全局”。1952年11月4日,根据杜鲁门总统的秘密指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式成立。它控制着整个美国的间谍卫星网和设在世界各地的监听站,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机构提供可靠情报,帮助其破获重大恐怖犯罪和刑事案件,并为美国政府守护尖端机密。
欧盟峰会:又称欧洲理事会会议(通常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洲理事会一个事实上的成员。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6月底和12月底举行正式首脑会议,3月和10月举行特别首脑会议,也可在其他时间举行额外的首脑会议。
“无间谍协议”:2013年10月2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得知自己的电话可能遭美国监听后,立即发声斥责。愤怒过后,开始寻求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默克尔在参加欧盟峰会时建议,欧盟28个成员国应当达成一项“无间谍协议”。
5. 2012年,
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申报的
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中国又新增新疆天山和
哈尼梯田两处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5项,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员组成,负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委员会内由7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元上都遗址: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始建于1256年,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确定的首都。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尼梯田:即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延续下的杰作。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
6. 天人关系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孔子是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之一。
《老子》、
《周易》等经典的种种讨论也都围绕天人问题展开。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敬畏和感恩一直延续。天坛的建筑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孔子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老子》:又称《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周易》:又称《易经》,是国学(内含儒道两家思想)重要经典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其主要内容。《易经》由伏羲氏和周文王所创,后有孔子作传又称《易传》、《十翼》。
天坛: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十四年扩建;祈谷坛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7.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虽然不同于
国际自贸区,相比国内目前的各类
保税区,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开放度。这是中国在面临
“二次入世”和中国经济换挡关口的重要经济举措。
国际自贸区:双边或多边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FT-Area)如北美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
保税区:也称保税仓库区,级别低于综合保税区,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二次入世”: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有人称之为第一次“入世”。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世界贸易组织(WT0)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中国从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国际合作更加密切,被称为“二次入世”。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1. 根据下面的文字说明写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要求包含标题、正文、结尾语、落款等几个要素。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简称“西博会”),每年一届在四川成都举行,是目前中国西部集商品展销、经贸交流、招商引资、理论研讨为一体的大型经贸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请以组委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邀请海外企业前来参加第十五届西博会。文中不得出现任何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信息。
[范文]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邀请函
尊敬的女士/先生: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将于2014年10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举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金秋十月来到美丽的成都,参加这次盛会。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创办于2000年,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务部等16个国家部委和西部1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是目前中国西部集商品展销、经贸交流、招商引资、理论研讨为一体的大型经贸博览会,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和最佳平台。
西博会自2000年创办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海内外广泛关注,中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和近百位外国政要、世界知名人士、世行和亚行首脑、世界500强CEO、各国工商界领袖、各国驻华大使和商务官员等曾先后应邀莅临大会。
第十五届西博会将更加突出西部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使“西部合作”更加深入,“东西合作”更加紧密,“中外合作”更有实效。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将超过前十四届,展会期间将同时举办主题论坛和专题活动等。
如果您的国家以往已经组织企业和机构参加西博会,我们期待他们的继续参与,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听到他们对去年参展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的国家从未参加过西博会,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来参观参展第十五届西博会!
谨此奉邀!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
2014年1月31日
[解析] 文章格式规范,包括开头、正文、结尾、署名等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篇组委会向国外组织机构发出的邀请函,因此措辞应该正式、严谨,并且要简要介绍西博会组建、发展、功能、地位等方面的情况,让对方了解西博会,并诚挚地邀请对方参加第十五届西博会。
第三部分 现代汉语写作1. 根据下面的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现代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小说除外)。
1月10日,北京地铁发布一条官方微博称,“‘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并称“对于肆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这条微博随后被删除,但仍然引起了巨大争议。有网友说,这与一些小区里出现的“在此小便全家死光”、“人渣垃圾走廊”之类诅咒式警示语,如出一辙。
[范文] 抵制陋习我们应该怎么做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扇玻璃放在那里完好无损,那么没有人会去破坏它,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裂口,这扇窗户就会很快被打破打坏,出现很多窟窿。社会环境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个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我们不仅要做到传播积极的、正面的能量,更需要警惕的是,不要无意、肆意传递消极的、负面的能量。
大家在面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时候,由于影响到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会义愤填膺地进行批判和指正,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理性、适度的方式去表达、传递正确的思想,特别是要警惕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错误做法,否则,我们也会在无意中传播陋习、传递负能量,违背初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恭谦庸和的精神内涵。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如何发扬优良传统,抵制陋习,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公众场合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是由于人们的日常养成不够,头脑思想中缺乏公众意识,这就需要加强正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人们认识到习惯陋习的危害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不断强化人们的公众意识,同时要形成鲜明的官方导向,杜绝暴力式、集体式、指向性的批判,防止激化矛盾,带来负面连锁反应。
其次,要认识到问题现状,着力化解矛盾。发生有碍公共秩序的陋习现象,根本原因是人们正当需求无法解决,比如在地铁、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卫生间、垃圾桶等设施不多等;在节假日等人群出行多的时间段,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全等,因此合理健全建好公众设施,控制节假日交通出行量,科学控制管理公众活动等方法,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最后,就是要建立制度规范,加强监督管理。行为规范需要一定刚性约束,缺少了制度规范,就形不成正规有序的良好氛围,要对正确、良好的公众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对错误的、不道德的行为养成进行合理解剖曝光,形成奖罚分明的制度规定,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让人们自我监督和自我提醒,从自身做好,用自身行动影响和改变他人,营造和谐的公众氛围。
[解析]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一段和第二段提出面对不良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用积极正面的方法去应对,而不是以暴制暴;第三段发问,如何抵制陋习,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从第四段到最后一段,作者分别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给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