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125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
B.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订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C.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
D.收集有关人的活动信息,进行识别与选择,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对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警
A
B
C
D
B
2.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______。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D.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A
B
C
D
C
3.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___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设区级
A
B
C
D
C
4.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______,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A.《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C.《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D.《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A
B
C
D
A
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主要职责不包括______。
A.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职责
B.配合地方政府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C.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D.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A
B
C
D
B
6. 事中监督管理重点在______。
A.日常的监督检查
B.安全大检查
C.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
D.许可证的监督检查
A
B
C
D
C
7. 预警指标应选定能反映现状和预示未来的指标,体现了预警评价指标的______原则。
A.灵敏性
B.科学性
C.可操作性
D.预见性
A
B
C
D
D
8. 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______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安全生产责任制”
A
B
C
D
B
9.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接触的浓度,其中短时间指______min。
A.5
B.10
C.15
D.20
A
B
C
D
C
10.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不包括______。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归纳推理评价法
A
B
C
D
D
11. 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造成的噪声称为______。
A.电磁噪声
B.能量噪声
C.机械性噪声
D.空气动力噪声
A
B
C
D
D
12. 有关生产性毒物的物理特性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毒物的挥发性越大,危害性越大
B.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正比
C.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
D.毒物的分解度越大,化学活性增加,毒性作用增强
A
B
C
D
B
13. 根据职业危害申报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______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A.15
B.30
C.45
D.60
A
B
C
D
A
14. 安全评价机构的现场核查应______人为一组。
A.3~4
B.3~5
C.4~5
D.4~6
A
B
C
D
B
15. 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的预警系统是______。
A.设备管理预警系统
B.质量管理预警系统
C.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系统
D.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系统
A
B
C
D
B
16.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为______。
A.每1年1次
B.每2年1次
C.每3年1次
D.每4年1次
A
B
C
D
B
17. 建立信息与目前事件状态之间关系,然后由目前事件反证原有信息,若反证结果与原有信息偏误较大,则证明信息来源有误或过时的辨伪方法是______。
A.反证性分析
B.信息推断
C.不利性反证
D.事理分析
A
B
C
D
A
18. 反馈信息属于预警评价的______。
A.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
B.机(物)的安全可靠性指标
C.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
D.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
A
B
C
D
D
19.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中,______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A.危险指数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A
B
C
D
B
20. 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称为______。
A.坍塌
B.物体打击
C.冒顶片帮
D.高处坠落
A
B
C
D
A
21. 属于安全评价二类业务的是______。
A.煤炭开采业
B.石油加工业
C.尾矿库
D.炼焦业
A
B
C
D
C
2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______h。
A.1
B.2
C.3
D.4
A
B
C
D
B
23.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______的原则。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分级指导、分类指导
C.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D.精简、效能
A
B
C
D
A
24. 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______日内作出批复。
A.15
B.20
C.25
D.30
A
B
C
D
A
25. 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的统计图是______。
A.条图
B.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方图
A
B
C
D
C
26. 事故调查中,______是事故调查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
A.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B.事故调查报告
C.总结事故教训
D.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A
B
C
D
B
27. 对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大小进行比较宜选用的统计图是______。
A.散点图
B.条图
C.半对数线图
D.线图
A
B
C
D
B
28. 适用于病程较长疾病的统计研究,用于衡量疾病的存在,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流行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是______。
A.患病率
B.发病率
C.病死率
D.粗死亡率
A
B
C
D
A
29. 用于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上特定作业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或人群职业病分布情况的行为是______。
A.普杏
B.调查设计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A
B
C
D
B
30. 用来表示属于某项目的各分类频次的排列图是______。
A.趋势图
B.柱状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A
B
C
D
C
31. 等级资料的特点是______。
A.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B.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C.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计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D.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A
B
C
D
B
32. 统计表制表原则是______。
A.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B.比较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大小
C.分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构成比)
D.描述双变量资料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或相互关系的方向
A
B
C
D
A
33. 统计分析的最基本内容是______。
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参数估计
D.统计指标
A
B
C
D
A
34. 我国伤亡事故统计是一项经常性的统计工作,采用______,下级按照国家制订的报表制度,逐级将伤亡事故报表上报。
A.报告法
B.直接法
C.加权法
D.算数平均法
A
B
C
D
A
35. 事故常用的统计图不包括______。
A.趋势图
B.排列图
C.柱状图
D.饼图
A
B
C
D
B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______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
A.最大危险
B.概率求和
C.合理
D.预防
E.安全
A
B
C
D
E
AB
2. 系统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______。
A.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
B.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C.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D.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E.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A
B
C
D
E
BCDE
3. 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其任务包括______。
A.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
B.应用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实现监测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
C.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中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
D.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
E.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
A
B
C
D
E
AE
4. 将活动结果以信息的方式存入到监测系统中的环节包括______。
A.监测
B.识别
C.诊断
D.评价
E.组织准备
A
B
C
D
E
BCD
5. 日常监控活动的任务包括______。
A.组织准备
B.日常对策
C.控制事态
D.事故危机模拟
E.评估危害程度
A
B
C
D
E
BD
6.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______。
A.消除危险源
B.个体防护
C.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D.隔离
E.减少故障和失误
A
B
C
D
E
ACDE
7. 统计资料中的计量资料的特点包括______。
A.多为间断性资料
B.通过枚举得来
C.有度量衡单位
D.多为连续性资料
E.可通过测量得到
A
B
C
D
E
CDE
8. 伤亡事故统计经常用到的事故统计方法包括______。
A.综合分析法
B.绝对指标比较法
C.算数平均法
D.分组分析法
E.统计图表法
A
B
C
D
E
ACDE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