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MBA联考逻辑分类模拟题39
单项选择题
1. 在家电产品“三下乡”活动中,某销售公司的产品受到了农村居民的广泛欢迎,该公司总经理在介绍经验时表示:只有用最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对农村居民,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总经理的论述?
A.某品牌电视由于其较强的防潮能力,尽管不是明星产品,仍然获得农村居民的青睐。
B.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由于价格偏高,没有赢得农村居民的青睐。
C.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获得农村居民的青睐。
D.有少数娱乐明星为流行畅销产品作虚假广告。
E.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最适合城市中的白领使用。
A
B
C
D
E
A
[解析] 题干中总经理的论断“只有用最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对农村居民,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为假且后件为真时才假。选项A意味着,题干总经理的论述的前件假而后件真,从而使他的整个断定是假的。“最能质疑总经理的论述”,就是要使该总经理的论述为假。
2. 在某届洲际杯足球大赛中,第一阶段某小组单循环赛共有4支队伍参加,每支队伍需要在这一阶段比赛三场。甲国足球队在该小组的前两轮比赛中一平一负。在第三轮比赛之前,甲国足球队主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有我们在下一场比赛中取得胜利并且本组的另外一场比赛打成平局,我们才有可能从这个小组出线。”
如果甲国队主教练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甲国队第三场比赛取得了胜利,但他们未能从小组出线。
B.第三轮比赛该小组另外一场比赛打成平局,甲国队从小组出线。
C.第三轮比赛该小组两场比赛都分出了胜负,甲国队从小组出线。
D.第三轮比赛甲国足球队赢得了胜利,该小组另一场比赛打成平局,甲国队未能从小组出线。
E.第三轮比赛该小组两场比赛都打成了平局,甲国队未能从小组出线。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甲国足球队主教练的陈述为:“只有我们在下一场比赛中取得胜利并且本组的另外一场比赛打成平局,我们才有可能从这个小组出线”,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为假而后件为真时才不成立。选项C正好使得这个陈述为假。
3. 陈先生在鼓励他孩子时说道:“不要害怕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孩子不服气地说:“您说得不对。我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怎么就没见到彩虹呢?”
陈先生孩子的回答最适宜用来反驳以下哪项?
A.如果想见到彩虹,就必须经历风雨。
B.只要经历了风雨,就可以见到彩虹。
C.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D.即使经历了风雨,也可能见不到彩虹。
E.即使见到了彩虹,也不是因为经历了风雨。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中陈先生的断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即“只有经风雨才能见彩虹”,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他孩子的话“经历了风雨但没见到彩虹”,只是意味着陈先生断言前件为真而后件为假,但必要条件的断定在前件为真而后件为假时却是真的,所以他孩子的话反驳不了。显然,陈先生孩子的回答适用于反驳B,因为B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是假的。
4. 李明、王冰、马云三位股民对A股和B股分别做了如下预测:
李明:只有股票A不上涨,股票B才不上涨。
王冰:股票A和股票B至少有一种不上涨。
马云:股票A上涨当且仅当股票B上涨。
若三个人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符合他们的预测?
A.股票A上涨,股票B不上涨。
B.股票A不上涨,股票B上涨。
C.股票A和股票B均上涨。
D.股票A和股票B均不上涨。
E.只有股票A上涨股票B才上涨。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有三个断定。李明:只有股票A不上涨,股票B才不上涨;王冰:股票A和股票B至少有一种不上涨;马云:股票A上涨当且仅当股票B上涨。选项A和B都不能使马云的预测真,故排除。选项C不能满足王冰的预测,故排除。只有选项D“股票A和股票B均不上涨”能够满足三人的预测。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200多个国家场馆和企业主题馆让人目不暇接,大学生王刚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会参观,前一天晚上,他特别上网查看了各位网友对相关热门场馆选择的建议,其中最吸引王刚的有三条:
(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
(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
(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观。
实际上,第二天王刚的世博会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关于王刚参观的热门场馆,以下哪项描述正确?
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观中国国家馆。
B.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参观了。
C.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没有参观。
D.没有参观沙特馆,参观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
E.没有参观石油馆,参观沙特馆、中国国家馆。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给出了三条建议:(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加。选项B“沙特馆、石油馆和中国馆都参观”如果为真,则三条建议都是假的。其他选项均不能使三条建议同时为假。如当选项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观中国国家馆”为真时,(1)为假,但(2)、(3)都为真。
6. 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至于采取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
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以下哪项是最后的结果?
A.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B.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C.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则也要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D.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E.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A
B
C
D
E
A
[解析] 代入排除。题干断定:(1)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2)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3)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选项A为真时,甲为假,乙为真,丙为假。
7. H国乒乓球国家队甲、乙、丙、丁四位教练,在关于派哪些队员在团体赛中上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他们各自建议如下:
教练甲说:如果派钱三秒上场,则不能派赵四快上场。
教练乙说:钱三秒、赵四快和李和尚不都上场。
教练丙说:钱三秒不上场当且仅当赵四快上场。
教练丁说:或者钱三秒不上场,或者李和尚不上场。
最终结果表明,上述四位教练的话只有一位的没有得到了贯彻。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钱三秒、赵四快、李和尚都上场。
B.钱三秒、赵四快、李和尚都不上场。
C.钱三秒上场,赵四快与李和尚都不上场。
D.只有钱三秒和赵四快上场,李和尚上场。
E.如果钱三秒不上场,则赵四快与李和尚不都上场。
A
B
C
D
E
B
[解析] 代入排除。教练甲说:如果派钱三秒上场,则不能派赵四快上场。教练乙说:钱三秒、赵四快和李和尚不都上场。教练丙说:钱三秒不上场当且仅当赵四快上场。教练丁说:或者钱三秒不上场,或者李和尚不上场。选项B如果为真,则教练甲、乙、丁的话都为真,只有丙的话为假。选项A使四位教练的话都假,选项C使四位教练的话都真。
8.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日本、韩国、伊朗、沙特4支球队入围32强,结果无一出线。如此糟糕的成绩令其他各大洲的足联对国际足联叫喊,亚洲的4.5个参赛名额进行削减。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亚洲的日本队和韩国队表现出色。
根据上述材料,再增加以下哪项陈述为前提,可以逻辑地推出结论:国际足联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A.不是亚洲球队在南非世界杯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就是国际足联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B.如果南非世界杯上亚洲队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就是国际足联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C.亚洲足球队只有在南非世界杯上表现出色,国际足联才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D.南非世界杯上非洲球队的表现不如亚洲队,非洲足联不会再叫喊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E.除非亚洲球队在南非世界杯上表现出色,否则国际足联将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A
B
C
D
E
A
[解析] 假设选项A,根据题干的已知条件即可推出其结论。选项A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即要么亚洲球队在南非世界杯上表现不尽如人意要么国际足联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考虑题干的条件“亚洲的日本队和韩国队表现出色”,进行否定肯定式的不相容选言推理,即可推出结论:国际足联不会削减亚洲的参赛名额。
9. 这两个《通知》或者属于规章或者属于规范性文件,任何人均无权依据这两个《通知》将本来属于当事人选择公证的事项规定为强制公证的事项。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
B.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或者不是法律,或者不是行政法规。
C.这两个《通知》如果一个属于规章,那么另一个属于规范性文件。
D.这两个《通知》如果都不属于规范性文件,那么就属于规章。
E.将本来属于当事人选择公证的事项规定为强制公证的事项属于违法行为。
A
B
C
D
E
D
[解析] 该项和题干断定“这两个《通知》或者属于规章或者属于规范性文件”,可以构成一个否定肯定式的相容选言推理,是一个正确的推理。选项C和题干断定“这两个《通知》或者属于规章或者属于规范性文件”只能构成一个肯定否定式的相容选言推理,是一个错误的推理。选项E不能得出,因为题干没有说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问题。
10. 王涛和周波是理科(1)班同学,他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发现班里每一个人或者喜欢物理,或者喜欢化学。王涛喜欢物理,周波不喜欢化学。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Ⅰ.周波喜欢物理。
Ⅱ.王涛不喜欢化学。
Ⅲ.理科(1)班不喜欢物理的人喜欢化学。
Ⅳ.理科(1)班一半人喜欢物理,一半人喜欢化学。
A.仅Ⅰ。
B.仅Ⅲ。
C.仅Ⅰ、Ⅱ。
D.仅Ⅰ、Ⅲ。
E.仅Ⅱ、Ⅲ、Ⅳ。
A
B
C
D
E
D
[解析] 由题干断定“班里每一个人或者喜欢物理或者喜欢化学”,和“周波不喜欢化学”,根据否定肯定式的相容选言推理可得选项Ⅰ:周波喜欢物理。但由“王涛喜欢物理”,不能推出选项Ⅱ“王涛不喜欢化学”,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错误的,还可能都喜欢。选项Ⅲ“理科(1)班不喜欢物理的人喜欢化学”必定为真,因为用“理科(1)班不喜欢物理的人”和题干断定“班里每一个人或者喜欢物理或者喜欢化学”,进行否定肯定式的相容选言推理即可得到。选项Ⅳ显然推不出来。
11. 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要实现增长,只要GDP增长率大于3%。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构成对以下哪项的支持?
A.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增长了,那么GDP增长率一定大于3%。
B.如果GDP增长率小于或等于3%,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一定减少了。
C.即使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减少了,GDP增长率也可能大于3%。
D.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却减少了,那么GDP增长率一定小于或等于3%。
E.或者GDP增长率不大于3%,或者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不一定都增长了。
A
B
C
D
E
D
[解析] 复合推理。题干断定:只要GDP增长率大于3%,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要实现增长。选项D断定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减少了,否定题干中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正好可以否定前件:其GDP增长率不大于3%。
12. 反间谍组织已知:
(1)如果甲和乙都是间谍,则丙就不是间谍;
(2)如果丁是间谍,则乙就是间谍;
(3)甲和丙都是间谍。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必然是真的?
A.乙和丁都是间谍。
B.乙和丁都不是间谍。
C.乙是间谍,丁不是间谍。
D.乙不是间谍,丁是间谍。
E.乙和丁至少有一个是间谍。
A
B
C
D
E
B
[解析] 复合推理。题干断定:(1)如果甲和乙都是间谍,则丙就不是间谍;(2)如果丁是间谍,则乙就是间谍;(3)甲和丙都是间谍。由(3)和(1),可得:甲或乙不是间谍,进而推出:乙不是间谍。再根据(2),可得丁不是间谍。
13.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时刻面临着被别人的观点欺骗、裹挟、操纵的风险。如果你不想总是受他人摆布,如果你不想混混沌沌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想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那你就必须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你的头脑。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不必然为真?
A.不能用批判性思维武装头脑的人,就不可能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
B.你或者选择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你的头脑,或者选择混混沌沌地度过一生。
C.不想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的人,就不必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头脑。
D.要想摆脱被他人摆布的命运,就必须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头脑。
E.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头脑对于独立思考和理想决策都是必不可少的。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了充分条件的命题。选项A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是正确的推理。选项B通过否前肯后,转换为一个假言命题后,与选项A的推理类似。选项D为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推理。选项E断定了题干中后件对于前件是必要条件。选项C断定题干的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显然错误。
14. 一个人在选择读博士还是参加工作的时候,面临着:如果读博士,就不能工作,如果不工作,生活就拮据。
如果上述陈述都是真的,以下哪项可以从中推出?
A.这个人如果生活拮据,说明没工作。
B.这个人如果不读博士,生活就不拮据。
C.这个人如果工作,生活就不拮据。
D.这个人或者不能读博士,或者生活拮据。
E.这个人或者读博士,或者生活不拮据。
A
B
C
D
E
D
[解析] 复合推理。题干断定:(1)如果读博士,就不能工作;(2)如果不工作,生活就拮据。选项D断定:“这个人或者不能读博士或者生活拮据”,可以推出。因为将“这个人读博士”,代入(1),可推出:这个人不能工作,再代入(2),可得:这个人生活拮据。将选项D转换为一个假言命题,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即这个人如果读博士,则其生活拮据。
15. 如果鸿图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大,那么是胡经理不称职;如果没有丝毫撤换胡经理的意向,那么胡经理就是称职的;如果公司的领导班子不能团结一心,那么是胡经理不称职。
如果上述断定真,并且事实上胡经理不称职,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大了。
B.出现了撤换胡经理的意向。
C.公司的领导班子仍不能团结一心。
D.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大,并且出现撤换胡经理的意向。
E.领导班子不能团结一心,并且出现撤换胡经理的意向。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断定:(1)如果鸿图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大,那么是胡经理不称职;(2)如果没有撤换胡经理的意向,那么胡经理就是称职的;(3)如果公司的领导班子不能团结一心,那么是胡经理不称职;(4)胡经理不称职。由(2)和(4)可得:出现了撤换胡经理的意向。不能选A,因为(1)和(4)只能构成充分条件肯定后式,是不正确的推理;不能选C,因为(3)和(4)只能构成充分条件肯定后式,是不正确的推理。
16. 如果他勇于承担责任,那么他就一定会直面媒体,而不是选择逃避;如果他没有责任,那么他就一定会聘请律师,捍卫自己的尊严。可是事实上,他不仅没有聘请律师,现在逃的连人影都不见了。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即使他没有责任,也不应该选择逃避。
B.虽然选择了逃避,但是他可能没有责任。
C.如果他有责任,那么他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D.如果他不敢承担责任,那么说明他责任很大。
E.他不仅有责任,而且他没有勇气承担责任。
A
B
C
D
E
E
[解析] 由题干断定“如果他没有责任,那么他就一定会聘请律师”和“他没有聘请律师”,可以推出“他有责任”;再由题干断定“如果他勇于承担责任,那么他就一定会直面媒体”和“他现在逃的连人影都不见了”,可以推出“他没有勇气承担责任”。再运用联言推理的组合式,可以得到:他不仅有责任,而且他没有勇气承担责任。
17.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除非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否则不能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
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题干的含义?
A.除非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B.中国如果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
C.中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没有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D.中国或者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E.中国或者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断定:只有中国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中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实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可以推出结论:只有中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选项A、B、E、C都断定了中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是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选项D断定“中国或者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通过进行否定肯定式的选言推理,可以转换为:如果中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就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与题干意思不符。
18. 选民的素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民主政体的良好运转。这些素质是多方面的,但道德素质特别重要。此外,选民一般还必须是明白人。好心可能会办坏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说,除非选民是道德而又明智的时候,否则一个民主政体就不可能良好地运转。
以下哪项能从上述主张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
A.如果选民是道德而又明智的,一个民主政体就会良好地运转。
B.或者一个民主政体不能良好地运转,或者其选民是道德又明智的。
C.如果一个民主政体不能良好地运转,那么选民不道德或者不明智。
D.选民是道德而又明智的与一个民主政体不能良好地运转这两者不可能同时为真。
E.或者一个民主政体能良好地运转,或者其选民是不道德或者不明智的。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断定:“除非选民是道德并且明智的,否则一个民主政体就不可能良好运转”,即只有选民是道德并且明智的,一个民主政体才能够良好运转。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由上述断定可推出结论:如果一个民主政体能够良好运转,则其选民就是道德并且明智的。选项B之所以能够被推导出来,因为该项断定“或者一个民主政体不能良好地运转,或者其选民是道德又明智的”,是一个选言命题,该命题可以通过进行否定肯定式的选言推理,转换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即上述结论:如果一个民主政体能够良好运转,则其选民就是道德并且明智的。注意,选项A不能被推导出来,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因此肯定后件。选项C也不能被推导出来,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选项E也不能被推导出来,因为该项只能转换为:如果选民是道德且明智的,则一个民主政体就能良好地运转。
19. 企业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就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这样才能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一个企业只有搭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以及聚集创新人才的平台,才能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企业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就能激发其自主创新的活力。
B.如果企业搭建了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平台,就能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C.能否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决定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的活力。
D.如果企业搭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就能激发其自主创新的活力。
E.如果企业没有搭建聚集创新人才的平台,就无法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A
B
C
D
E
E
[解析] 题干断定:一个企业只有搭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平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以及聚集创新人才的平台,才能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将选项E中的“企业没有搭建聚集创新人才的平台”,代入此断定,可得:无法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20. 某县县委关于下周一几位领导的工作安排如下:
(1)如果李副书记在县城值班,那么他就要参加宣传工作例会;
(2)如果张副书记在县城值班,那么他就要做信访接待工作;
(3)如果王书记下乡调研,那么张副书记或李副书记就需要在县城值班;
(4)只有参加宣传工作例会或做信访接待工作,王书记才不下乡调研;
(5)宣传工作例会只需分管宣传的副书记参加,信访接待工作只需一名副书记参加。
根据上述工作安排,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王书记下乡调研。
B.张副书记做信访接待工作。
C.李副书记做信访接待工作。
D.张副书记参加宣传工作例会。
E.李副书记参加宣传工作例会。
A
B
C
D
E
A
[解析] 复合推理。根据题干的条件(5)“宣传工作例会只需分管宣传的副书记参加,信访接待工作只需一名副书记参加”,可得:王书记不参加宣传工作例会,也不做信访接待工作。再根据条件(4)“只有参加宣传工作例会或做信访接待工作,王书记才不下乡调研”,即可推出:王书记下乡调研。
21. 企业应该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因为如果不这样,企业就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可以从中推导出来?
A.如果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就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B.企业或者不事先征询天气预报,或者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C.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一定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因人类认识的局限,目前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还未达到较高水平。
E.企业除非事先征询气象预报,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A
B
C
D
E
E
[解析] 复合推理。看似结论型,其实是假设型。假设选项E,即企业除非事先征询气象预报,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题干即可从“企业不事先征询气象预报”,推出“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2. 每一位到过山西大同的人都会仰慕云冈石窟雕塑之美。张林一家只有在今年“十一”期间去山西大同旅游,他们才能去参观云冈石窟或者去参观悬空寺。
如果上述陈述都真,而且张林一家今年“十一”期间参观了悬空寺,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
A.张林一家仰慕云冈石窟雕塑之美。
B.张林一家在今年“十一”期间参观了云冈石窟。
C.张林一家在今年“十一”期间没有参观云冈石窟。
D.即使没有到过山西大同的人,也会仰慕云冈石窟雕塑之美。
E.云冈石窟是每一个去山西大同旅游的人所必去的地方。
A
B
C
D
E
A
[解析] 题干断定:(1)每一位到过山西大同的人都会仰慕云冈石窟雕塑之美;(2)张林一家只有在今年“十一”期间去山西大同旅游,他们才能去参观云冈石窟或者去参观悬空寺;(3)张林一家今年“十一”期间参观了悬空寺。从(2)和(3)可以推出:张林一家今年“十一”期间去了山西大同旅游。再考虑(1),可以推出:张林一家仰慕云冈石窟之美。其他选项均不能被推导出来。
23.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发展方式和人民福祉。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如果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就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筑牢生态环境的制度防护墙,才能造福于民。
B.如果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相应责任,就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C.如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就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D.如果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就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E.实行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断定:(1)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如果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就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选项D中的“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代入(2),可得:不能实现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再代入(1),可得: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4. 在一次围棋比赛中,参赛选手陈华不时地挤捏指关节,发出的声响干扰了对手的思考。在比赛封盘间歇时,裁判警告陈华:如果再次在比赛中挤捏指关节并发出声响,将判其违规。对此,陈华反驳说,他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因此,不应被判违规。
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支持陈华对裁判的反驳?
A.在此次比赛中,对手不时打开、合拢折扇,发出的声响干扰了陈华的思考。
B.在围棋比赛中,只有选手的故意行为,才能成为判罚的根据。
C.在此次比赛中,对手本人并没有对陈华的干扰提出抗议。
D.陈华一向恃才傲物,该裁判对其早有不满。
E.如果陈华为人诚实、从不说谎,那么他就不应该被判违规。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中陈华的反驳中,从“自己挤捏指关节是习惯性动作,并不是故意的”,推出“不应被判违规”,意味着:只有故意的行为才应该被判违规。选项B如果为真,正好可以构成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使得陈华的推理是正确的。
25. 若“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可能都具有额叶皮质”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不必然的。
B.所有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必然的。
C.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
D.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可能的。
E.大脑不具有额叶皮质的动物都不是灵长类动物。
A
B
C
D
E
A
[解析] 负命题的推理。选项A断定: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不必然的。该项意味着:可能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与题干意思相同。选项B“所有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必然的”,不能被推出。
26. 不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的物体运动是不可能存在的。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
A.有物体运动就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B.任何物体运动都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任何物体运动都可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D.有的物体运动可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E.物体运动不可能对所有物体产生作用。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不可能存在物体运动不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即必然所有物体运动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27. 心理专家认为,并非所有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身体都必然健康,保持阳光心态,注重心理卫生才能身体健康。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可以从中推出来?
A.身体不健康,心理就不健康。
B.有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身体可能健康。
C.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有些可能是健康的。
D.有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身体可能不健康。
E.身体健康的人都经常注意锻炼身体。
A
B
C
D
E
D
[解析] 负命题推理。题干断定:并非所有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身体都必然健康。由此可以推出选项D,即有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身体可能不健康。
28. 如果能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那么工业用电的增加就不会影响民需用电。目前工业用电在增加,而且民需用电受到了影响。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的?
A.目前没有利用河槽发电,或者没有利用潮汐发电。
B.不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工业用电一旦增加,那么民需用电也会受到影响。
C.目前如果说风力发电得到了利用,则潮汐发电还没有得到利用。
D.即使利用了河槽和潮汐发电,如果工业用电过量,那么民需用电也会受到影响。
E.目前如果说潮汐发电还没有得到利用,那么河槽发电还是得到了利用。
A
B
C
D
E
E
[解析] 复合命题与复合推理。题干断定:(1)如果能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那么工业用电的增加就不会影响民需用电。(2)目前工业用电在增加,而且民需用电受到了影响。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由(1)和(2),可推出:目前不能利用河槽发电,也不能利用潮汐发电。选项A为真,选项B、D的后件都是真的,所以都为真。选项E前件真而后件假,所以一定为假。
29. 酝酿已久的赋税改革计划由于在议会中没有被通过而宣告破产了。而提出这一改革计划的首相在开始时曾说过:“只要这项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且议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该计划在议会中通过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上述首相的话成立,那么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该计划不利于经济发展并且议员也不以国家利益为重。
B.该计划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议员不以国家利益为重。
C.议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但该计划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如果议员们不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该计划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E.如果该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有的议员不以国家利益为重。
A
B
C
D
E
E
[解析] 题干断定:(1)只要这项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且议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该计划在议会中通过是没有问题的;(2)酝酿已久的赋税改革计划由于在议会中没有被通过而宣告破产了。根据上述两个断定,可以得出结论:这项计划或者不利于经济发展或者并非议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选项E进行否定肯定式的选言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该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则有的议员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注意,选项D“如果议员们不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该计划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不能被推导出来,因为“这项计划或者不利于经济发展或者并非议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有可能是这项计划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并非议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
30. 在本届羽毛球公开赛上,如果中国队的女子双打能够进入半决赛,同时混合双打失利,则男子单打无法夺冠或者女子单打无法夺冠。
如果以上命题为真,再加上以下哪项前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队的女子双打没有进入半决赛?
A.中国队的混合双打没有失利,而且女子单打和男子单打都夺冠了。
B.中国队的混合双打夺冠,但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都没有夺冠。
C.中国队的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都夺冠了,但混合双打失利。
D.中国队的混合双打、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都没有夺冠。
E.中国队的混合双打没有失利,但女子单打和男子单打都失利了。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如果中国队的女子双打能够进入半决赛,并且混合双打失利,则男子单打无法夺冠或者女子单打无法夺冠。要推出结论“中国队的女子双打没有进入半决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才能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首先必须假设:中国男子单打夺冠了并且女子单打也夺冠了。然后即可推出:中国队的女子双打不能进入半决赛或者混合双打没有失利。由此出发,根据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的要求,要推出结论“中国队的女子双打没有进入半决赛”,还必须假设“中国队混合双打失利了”。
31. 有WIIE这样一种病毒,它不可能与KOR病毒同时生存。
以下哪项可由上述断定中推出?
Ⅰ.WIIE病毒死亡,KOR病毒才能生存。
Ⅱ.WIIE病毒死亡,KOR病毒就生存。
Ⅲ.WIIE病毒不死亡,KOR病毒就不生存。
A.仅Ⅰ和Ⅱ。
B.仅Ⅱ和Ⅲ。
C.仅Ⅰ和Ⅲ。
D.仅Ⅲ。
E.Ⅰ、Ⅱ和Ⅲ。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不可能WIIE病毒和KOR病毒同时生存,即必然WIIE病毒和KOR病毒不能同时生存,也就是说,必然或者WIIE病毒死亡或者KOR病毒死亡。选项Ⅰ能推出,即如果KOR病毒能生存,则WIIE病毒死亡。选项Ⅲ能推出,即如果WIIE病毒不死亡,则KOR病毒死亡,即不生存。选项Ⅱ不能推出,因为WIIE病毒死亡,是肯定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支,不能推出确定的结论来。
32. 不可能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都没有中标。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上述断定?
A.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可能都中标。
B.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至少有一个可能中标。
C.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必然都中标。
D.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至少有一个必然中标。
E.如果宏大公司中标,那么亚鹏公司不可能中标。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断定“不可能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都没有中标”,等值于“必然或者宏大公司中标或者亚鹏公司中标”,即必然宏大公司和亚鹏公司至少有一个中标。不能选B,因为题干断定“不可能”的意思,否定了否定的“可能”就意味着肯定的“必然”。
33.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士指出:由于本公司招聘职位有限,在本次招聘考试中不可能所有的应聘者都能被录取。
基于以下哪项可以得出该人士的上述结论?
A.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被录用。
B.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C.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必然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D.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必然有应聘者被录用。
E.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被录用,也可能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不可能所有的应聘者都能被录取,即必然有些应聘者不被录取。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前提否定了“可能”则结论为“必然”,前提否定了“所有”则结论为“有些”。
34. 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果有事办不成,说明既缺乏足够的勇气,又缺乏足够的智慧。
B.如果有事办不成,说明缺乏足够的勇气,或者缺乏足够的智慧。
C.如果没有办不成的事,说明至少有足够的勇气。
D.如果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那就办不成任何事。
E.如果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总有事办不成。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断定“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将选项B中的前面部分“有事办不成”,与上述断定进行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推理,即可得到该项后面部分。注意,题干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是一个“并且”,它的否定是一个“或者”命题。
35. 域控制器储存了域内的账户、密码和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三项信息。当计算机接入网络时,域控制器首先要鉴别这台计算机是否属于这个域,用户使用的登录账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三项信息均正确,则允许登录;如果以上信息有一项不正确,那么域控制器就会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计算机登录。小张的登录账号是正确的,但是域控制器拒绝小张的计算机登录。
基于以上陈述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小张输入的密码是错误的。
B.小张的计算机属于这个域。
C.如果小张的计算机属于这个域,那么他输入的密码是错误的。
D.只有小张输入的密码是正确的,它的计算机才属于这个域。
E.如果小张输入的密码是正确的,那么它的计算机属于这个域。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1)如果三项信息均正确,则允许登录;(2)域控制器拒绝小张的计算机登录。由(1)和(2),可得:三项信息并非都正确,即或者登录账号不正确或者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或者计算机不属于这个域。考虑“小张的登录账号是正确的”,可得:或者输入密码不正确或者计算机不属于这个域。选项C正好通过否定这个选言命题的后面部分,从而肯定其前面部分,是正确的推理。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36. 太阳风中的一部分带电粒子可以到达M星表面,将足够的能量传递给M星表面粒子,使后者脱离M星表面,逃逸到M星大气中。为了判定这些逃逸的粒子,科学家们通过三个实验获得了如下信息:
实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
实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
实验三:如果不是z粒子,就不是y粒子。
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这种粒子是x粒子。
B.这种粒子是y粒子。
C.这种粒子是z粒子。
D.这种粒子不是x粒子。
E.这种粒子不是z粒子。
A
B
C
D
E
A
[解析] 首先将实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转变为一个条件句,即“如果是z粒子,则不是y粒子”,这个命题和实验三:“如果不是z粒子,就不是y粒子”,通过运用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可得:不是y粒子。再结合实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可得:是x粒子。第二种解法:假设不是x粒子,代入实验一,可得:是y粒子。再代入实验二,可得:不是z粒子。再代入实验三,可得:不是y粒子。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一定是x粒子。
37. 若一个管理者是某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则他一定会管理好公司的基本事务;一位品行端正的管理者可以得到下属的尊重;但是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人一定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浩瀚公司董事会只会解除那些没有管理好公司基本事务者的职务。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品行端正的管理者的职务。
B.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了某些管理者的职务。
C.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受下属尊重的管理者的职务。
D.作为某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管理者,不可能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
E.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管理者,一定会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断定:(1)若一个管理者是某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则他一定会管理好公司的基本事务;(2)一位品行端正的管理者可以得到下属的尊重;(3)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人一定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4)浩瀚公司董事会只会解除那些没有管理好公司基本事务者的职务,即只有那些没有管理好公司基本实事务的人浩瀚公司董事会才会解除其职务。将选项D中的前面部分“作为某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管理者”代入(1),可得(5):他一定会管理好公司的基本事务。再将(5)代入(4),可得:他不可能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A、B、C、E项均不能推出。
38. 为防御电脑受病毒侵袭,研究人员开发了防御病毒、查杀病毒的程序,前者启动后能使程序运行免受病毒侵袭,后者启动后能迅速查杀电脑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某台电脑上现出甲、乙、丙三种程序。已知:
(1)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所有病毒;
(2)若乙程序不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则丙程序也不能查杀该病毒;
(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一号病毒,电脑才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4)只有启动甲程序,才能启动丙程序。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启动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B.只有启动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C.如果启动丙程序,就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D.如果启动了乙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丙程序也能查杀一号病毒。
E.如果启动了甲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乙程序也能查杀所有病毒。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1)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所有病毒;(2)若乙程序不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则丙程序也不能查杀该病毒;(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一号病毒,电脑才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4)只有启动甲程序,才能启动丙程序。将选项C的前面部分“启动丙程序”代入(4),可得:启动甲程序。考虑(1),可推出: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所有病毒。再考虑(3),可推出:丙程序能防御已知一号病毒。注意,不要选E。因为即使启动了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所有病毒,但不一定就能查杀所有病毒。
39. 10月6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事先约定。
根据上述陈述,可以得出结论:
A.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B.张强那天晚上拜访了朋友。
C.张强晚上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D.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起看电影了。
E.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
A
B
C
D
E
A
[解析] 题干断定:(1)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2)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3)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4)张强不可能事先约定。由(3)和(4),可得:张强没有拜访秦玲。再考虑(1),可得:张强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再考虑(2),可推出: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40. 公司派张、王、李、赵4人到长沙参加某经济论坛,他们4人选了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4种各不相同的出行方式。已知:
(1)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
(2)如果明天刮风,那么张就选择火车出行;
(3)假设明天下雨,那么王就选择火车出行;
(4)假如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那么李、王也都不会选择飞机或者汽车出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赵选择汽车出行。
B.赵不选择汽车出行。
C.李选择轮船出行。
D.张选择飞机出行。
E.王选择轮船出行。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断定:(1)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2)如果明天刮风,那么张就选择火车出行;(3)假设明天下雨,那么王就选择火车出行;(4)假如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那么李、王也都不会选择飞机或者汽车出行。由(1)、(2)、(3)构造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可得:张选择火车或者王选择火车。再据张、王、李、赵4人选择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4种各不相同的交通方式,而张选择火车或者王选择火车,因此李、赵肯定没有选择火车。再据(4)“假如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那么李、王也都不会选择飞机或者汽车出行”,可得:“李、王不选择飞机或者汽车”,进而可得选项C“李选择轮船”。
41. 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
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
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
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
E.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
A
B
C
D
E
C
[解析] 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42. 某金库发生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四人回答如下:
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
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
丙:“甲或者是窃贼。”
丁:“乙或者丙是窃贼。”
后来事实证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丙说的是假话。
B.丙不是窃贼。
C.乙不是窃贼。
D.丁说的是真话。
E.甲说的是真话。
A
B
C
D
E
D
[解析] 特殊条件下的推理问题。题干断定: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是窃贼。”丁:“乙或者丙是窃贼。”其中,甲和丙必有一个是真的,即当甲的话为假时后件必假即甲是窃贼,这是丙的话必真;而当丙的话为假时甲的话为真,即甲不是窃贼时甲的话后件为真。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的。所以,选项D一定是假的。注意,乙的话和丁的话并非必有一真,如当丁的话为假时,即乙和丙都不是窃贼时,乙的话反而是假的。
43. 某女生宿舍全部报名参加了考研,关于录取情况有如下几项陈述:
(1)该宿舍有的女生被录取了;
(2)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3)并非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4)该宿舍的王玲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
如果以上陈述中有两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必假?
A.该宿舍的有些女生被录取了。
B.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被录取了。
C.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没有被录取。
D.在该女生宿舍中,所有成绩优秀的人都被录取了。
E.该宿舍有些女生没有被录取。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中条件(3)说“并非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的意思是:该宿舍所有女生都被录取了。该断定和题干条件(2)“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条件(1)“该宿舍有的女生被录取了”和(4)“该宿舍的王玲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之间也必然是一真一假。如果(4)为真,则(1)也真,所以,(4)一定是假的,(1)一定是真的,即“该宿舍有的女生被录取了”。所以,选项C断定“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没有被录取”一定是假的。
44. 一次逻辑考试后,兰兰、晶晶、玲玲三人在一起讨论考试成绩到底怎么样。兰兰说:“除非我不能得100分,则晶晶能得100分。”晶晶说:“我看兰兰能得100分,但我不能得100分。”玲玲说:“除非我不能得100分,晶晶得不了100分”。事后证明,她们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
A.兰兰说真话,晶晶没得100分。
B.晶晶说真话,玲玲没得100分。
C.兰兰说真话,玲玲没得100分。
D.玲玲说真话,兰兰得100分。
E.兰兰说真话,晶晶得100分。
A
B
C
D
E
E
[解析] 题干中兰兰的断定“除非我不能得100分,则晶晶能得100分”,与晶晶的断定“兰兰能得100分并且我不能得100分”,是互相矛盾的,所以,真话必然在二者之间。所以,玲玲的话必假,即“除非我不能得100分,晶晶得不了100分”为假,也就是说,玲玲得100分且晶晶得100分。
45. 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暑期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暑期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正确,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E.有些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A
B
C
D
E
A
[解析] 甲:“有学校存在暑期加课问题”和乙:“有学校不存在暑期加课问题”之间必有一真;甲:“有学校存在暑期加课问题”和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假加课情况”必有一真。所以,甲的断定必真。乙和丙的断定都是假的。由乙的断定假,可得:所有学校都存在暑期加课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一中和二中存在暑期加课问题。
46. 某县举行“文明乡镇”评比。4位评委对参评的青莲乡、夏荷乡和芙蓉镇获得“文明乡镇”称号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评委甲说:“如果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那么夏荷乡和芙蓉镇也能获此称号。”
评委乙说:“如果青莲乡和夏荷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则芙蓉镇肯定不能获此称号。”
评委丙说:“不管青莲乡能否获‘文明乡镇’称号,则夏荷乡和芙蓉镇都获此称号是不可能的。”
评委丁说:“我看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但是,如果夏荷乡能获此称号,则芙蓉镇不可能获此称号。”
评比结果揭晓后发现,上述4位评委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能够被推导出来?
A.三个乡镇都能获‘文明乡镇’称号。
B.三个乡镇都不能获‘文明乡镇’称号。
C.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不能获此称号。
D.青莲乡不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能获此称号。
E.夏荷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青莲乡和芙蓉镇不能获此称号。
A
B
C
D
E
A
[解析] 特殊条件下的推理问题。题干中,评委甲说:“如果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那么夏荷乡和芙蓉镇也能获此称号。”评委乙说:“如果青莲乡和夏荷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则芙蓉镇肯定不能获此称号。”评委丙说:“不管青莲乡能否获‘文明乡镇’称号,则夏荷乡和芙蓉镇都获此称号是不可能的。”评委丁说:“我看青莲乡能获‘文明乡镇’称号,但是,如果夏荷乡能获此称号,则芙蓉镇不可能获此称号。”其中,评委甲和评委丁的话必有一个是真的,所以,真话必然在评委甲和评委丁之中。因此,评委乙和评委丙的话都是假话。根据评委乙的话为假,可得:三个乡镇都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
47. 几位教授正在谈论刚刚结束的足球世青赛。吴教授说:“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绿色球衣,结果都赢了;最后一场穿黄色球衣与德国队比赛,结果输了。”宋教授说:“你不会是色盲吧?前三场中国队穿的是黄色球衣,结果都赢了;最后一场穿的是绿色球衣与德国队比赛,结果输了。”董教授说:“最后与德国队的那场比赛如果中国队穿黄色球衣,就不会输。”电视录像表明,上述三位教授中只有一人说错了。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绿色球衣,结果都赢了。
B.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绿色球衣,但没有都赢。
C.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黄色球衣,结果都赢了。
D.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黄色球衣,但没有都赢。
E.不能确定。
A
B
C
D
E
C
[解析] 董教授的话“如果中国队穿黄色球衣就不会输”和吴教授的话“中国队最后一场比赛穿黄色球衣结果输了”是矛盾关系,所以,必有一句是错的。因此,宋教授的话“前三场比赛中国队穿的是黄色球衣,结果都输了”为真。
48. 甲、乙、丙、丁四人共做一道逻辑题,核对答案后,甲说:“除非乙的答案是对的,我做错了”。乙说:“除非甲做对,我做错了”。丙说:“我做得不对”。丁说:“甲做对而乙做错了”。由于都没有把握,于是去请教逻辑老师。老师看看他们的答案,又听了四人的话后说:“你们的话只有一个是错的”。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甲的话对,甲的答案不对。
B.乙的话对,乙的答案不对。
C.乙的话对,甲的答案不对。
D.丙的话对,丙的答案不对。
E.丁的话错,丙的答案不对。
A
B
C
D
E
D
[解析] 特殊条件下推理问题。甲说:“除非乙的答案是对的,我做错了”。乙说:“除非甲做对,我做错了”。丙说:“我做得不对”。丁说:“甲做对而乙做错了”。由于甲和丁的断定为矛盾关系,必有一句为假。所以,假话在甲和丁之中。乙和丙都是真话。丙的话真则丙的答案不对。
49. 赵、钱、孙、李四人进入乒乓球的半决赛。甲、乙、丙、丁四位教练对半决赛结果有如下预测:
甲:只要小赵不进决赛,小钱就进决赛。
乙:如果小孙进决赛,则小李未进决赛。
丙:小孙和小钱都未进决赛。
丁:并非小赵或者小钱进决赛。
如果四位教练的预测只有一个对,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乙的预测错,小李未进决赛。
B.丁的预测对,小钱未进决赛。
C.丙和丁的预测都错,小李未进决赛。
D.丙的预测错,小李进决赛。
E.甲和丙的预测都错,小钱未进决赛。
A
B
C
D
E
D
[解析] 题干中甲的断定“只要小赵不进决赛,小钱就进决赛”和丁的断定“并非小赵或者小钱进决赛”即小赵和小钱都不进决赛,二者之间具有矛盾关系。所以,对的预测就在甲和丁之中。乙和丙的预测都是错的。由乙的预测错,可推出:小孙和小李都进决赛。所以,选项D说“丙的预测错,小李进决赛”一定是真的。
50. 某集团公司有四个部门,分别生产冰箱、彩电、电脑和手机。根据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统计,四个部门经理对2010年全年的赢利情况作了如下预测:
冰箱部门经理:今年手机部门会赢利。
彩电部门经理:如果冰箱部门今年赢利,那么彩电部门就不会赢利。
电脑部门经理:如果手机部门今年没赢利,那么电脑部门也没赢利。
手机部门经理:今年冰箱和彩电部门都会赢利。
全年数据统计完成以后,发现上述四个预测只有一个符合事实。
关于该公司各部门的全年赢利情况,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能为真?
A.彩电部门赢利,冰箱部门没赢利。
B.冰箱部门赢利,电脑部门没赢利。
C.电脑部门赢利,彩电部门没赢利。
D.冰箱部门和彩电部门都没赢利。
E.冰箱部门和电脑部门都赢利。
A
B
C
D
E
B
[解析] 题干中彩电部门经理和手机部门经理的断定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必有一真,真话必在二者之中。所以,冰箱部门经理和电脑部门经理的话都是假的。根据电脑部门经理的话“如果手机部门今年没赢利,那么电脑部门也没赢利”为假,可知:手机部门今年没有盈利,但电脑部门盈利了。在这种情况下,B项显然是假的。
51. 郝大爷过马路时不幸摔倒昏迷,所幸有小伙子及时将他送往医院救治。郝大爷病情稳定后,有4位陌生小伙子陈安、李康、张幸、汪福来医院看望他。郝大爷问他们究竟是谁送他来医院,他们回答如下:
陈安:我们4人都没有送您来医院。
李康:我们4人有人送您来医院。
张幸:李康和汪福至少有一人没有送您来医院。
汪福:送你来医院的人不是我。
后来证实上诉4人有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说真话的是陈安和张幸。
B.说真话的是陈安和汪福。
C.说真话的是李康和张幸。
D.说真话的是李康和汪福。
E.说真话的是张幸和汪福。
A
B
C
D
E
C
[解析] 陈安和李康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所以,张幸和汪福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然后,绕开陈安和李康这对矛盾关系的判断,从张幸和汪福的话一真一假来思考。由于假设汪福的话为真,会导致张幸的话也为真,所以,汪福的话一定是假的,因而张幸的话是真的。再由汪福的话为假,可知送郝大爷来医院是汪福,进而推出李康的话为真。因此,说真话的是张幸和李康。
52. 在某项目招标过程中,赵嘉、钱宜、孙斌、李汀、周武、吴纪6人作为各自公司代表参与投标,有且只有一人中标。关于究竟谁是中标者,招标小组中有3位成员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1)中标者不是赵嘉就是钱宜;(2)中标者不是孙斌;(3)周武和吴纪都没有中标。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上述3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中的3人都可以确定没有中标?
A.赵嘉、钱宜、李汀。
B.赵嘉、孙斌、李汀。
C.钱宜、孙斌、周武。
D.赵嘉、周武、吴纪。
E.孙斌、周武、吴纪。
A
B
C
D
E
A
[解析] 复合命题的性质。特殊条件下的推理。题干断定(1)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该命题的准确表达为:要么赵嘉中标,要么钱宜中标。令(1)真,则赵嘉和钱宜必有一个中标,则(2)、(3)均为真,矛盾,所以(1)必假。由(1)假可推出:赵嘉和钱宜都中标,或者赵嘉和钱宜都不中标,但赵嘉和钱宜都中标是不可能的,因此,结论只能是:赵嘉和钱宜都不中标。所以,答案只能是选项A。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