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2.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可有效地提高系统中资源的______,增加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______。
3.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主存储器中,程序可以随机地从主存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程序被移动后仍然毫不影响它的执行,这种技术称为______。
5. 进程的3个基本状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进程在执行中其状态是发生变化的,每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总是处于这3种基本状态之一,进程状态变化与出现的中断事件有关。
6. 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______状态,经过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后,进入______状态。
7. 进程控制块PCB,用以记录______的情况。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设置______进程控制块。
8.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若干个并发执行的进程交替占用处理器,而进程各种状态的转换不是事先预定的,也不是完全由操作系统来确定的,而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完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
9. 当处理器执行一条指令后,硬件的______立即检测有无中断事件发生,若有则暂时停止现行进程运行,调用操作系统中的______加以处理。
10. 中断优先级的高低顺序为______自愿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租______。
11. 中断处理程序通常只屏蔽比自己级别低的中断事件,而______是不能屏蔽的。
12. 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______、优先数、时间片轮转以及______等算法。
13. 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原则包括:______、吞吐量、等待时间和______。
14.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时间片取值的大小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和用户的满意程序,时间片取值一般应根据______和______来决定。
15. 进程的切换是由______引起的,而进程状态的变化又与出现______有关。
三、判断改错题1. 进程由程序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对 错
B
应改为:进程由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及相关表格这3部分组成。
2. 当一个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则一定有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运行状态。
对 错
B
应改为:当一个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不一定有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运行状态。
3.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不止一个。
对 错
B
应改为: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只有一个。
4. 若一个程序由一个主程序和两个过程组成,以进程的动态观点来看,只能有一个进程。
对 错
B
应改为:若一个程序由一个主程序和两个过程组成,从进程的动态观点看,可以有3个进程。
5. 中断处理程序从当前PSW寄存器中取出中断码来分析发生中断的事件。
对 错
B
应改为:中断处理程序从保存好的旧PSW中取出中断来分析发生中断的事件。
五、应用题1. 若程序P
a和P
b单独执行时分别用T
a和T
b,T
a=1小时,T
b=1.5小时,其中处理器工作时间分别t
a=18分钟,t
b=27分钟,如果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让P
a、P
b并行工作,假定处理器利用率达到50%,另加15分钟系统开销,请问系统效率能提高多少?
在多道系统下Pa和Pb共用CPU时间(18+27)/50%=90(分钟),系统效率的提高: [(60+90)-(90+15)]/(60+90)=45/150=30%
2. 有4个进程P
a、P
b、P
c、P
d、P
e,它们同时依次进入就绪队列,它们的优先数和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表2-5所示。

忽略进程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a.分别写出采用“先来先服务”和“非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
b.分别计算出上述两种算法使各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的等待时间以及两种算法下的平均等待时间。
c.某单处理器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现有10个进程存在,则处于“运行”,“阻塞”、“就绪”状态的进程数量最小和最大值分别可能是多少?
a.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时进程调度次序:P
a→P
b→P
c→P
d→P
e采用“非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时进程调度次序:P
a→P
b→P
e→P
c→P
d b.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时各进程的等待时间如表2-6所示。

采用“非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时进程调度次序如表2-7所示。

c.运行态:最少0个,最多1个;
阻塞态:最少0个,最多10个;
就绪态:最少0个,最多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