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为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 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 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2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年,销售价格(不含税)为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1.1(此处表略)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问题1
固定资产年折旧颠拒[2800+24)×85%×(1-5%)110]万元/年=228.038万元/年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万元/年=84.720万元/年
表1.1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名称 |
年限/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10 |
1 |
年初累计借款 |
800.00 |
824.000 |
659.200 |
659.200 |
494.400 |
329.600 |
164.800 |
0 |
2 |
本年应计利息 |
24.000 |
49.440 |
39.552 |
39.552 |
29.664 |
19.776 |
9.888 |
|
3 |
本年应还本金 |
|
164.800 |
164.800 |
164.800 |
164.800 |
164.800 |
164.800 |
|
4 |
本年应还利息 |
|
49.440 |
39.552 |
39.552 |
29.664 |
19.776 |
9.888 |
|
5 |
当年折旧费 |
|
228.038 |
228.038 |
228.038 |
228.038 |
228.038 |
228.038 |
228.038 |
6 |
当年摊销售 |
|
84.720 |
84.720 |
84.720 |
84.720 |
84.720 |
84.720 |
|
问题2
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
[(2800+24)×85%-228.038×(10-2)]万元=576.096万元
或 [228.038×(10-8)+2824×85%×5%]万元=576.096万元
问题3
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万元=1862.19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万元=2152.310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万元=2028.038万元
问题4
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BEP(Q)=2152.310×40%/(54-2152.310×60%/50)万件=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赢利。
或:也可用BEP(Q)计算值与设计生产能力相比进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解析]
2003年版考纲对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有三点具体要求: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从考试题型的角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二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其中第二类题型所涵盖的知识点更多、题型组合更为复杂、难点也更为突出,为历年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题型组合图 由图1.1可以看出,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题型的核心是“总成本费用”,它将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编制长期借款还本付息表等前期零散小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是后期编制各财务报表和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重要环节。
历年考题中此类题型的设计即是通过“总成本费用”这一枢纽,将图中不同的知识点组合成相应的试题模块,进而突出当年的考核重点。
2006年试题一的题型设计、考点布置和思维脉络可用图1.2表示(注:图中隐去部分为当年未涉及的考点)。
图1.2 2006年试题一题型分析图 分析图1.2,可以看出2006年试题一主要考核:总成本费用的具体构成项目的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确定固定资产原值,并计算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领本金偿还法计算长期借款本金、利息;最终通过上述结果计算出各年的总成本费用。问题4则以总成本费用为出发点,通过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衔接与不确定性分析的盈亏平衡分析结合起来,从而体现总成本费用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从2003年至2006年试题一的分析可以看出,最近4年对于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考题突出了以总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为中心的细节知识点的考察,而该类题型中的重要模块之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及相应财务指标的计算和评价却未曾涉及。另外,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其中财务评价部分有很大变化,涉及项目投资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等基本财务报表及其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可以预见的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将对2007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有关科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广大考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书模拟自测题部分的相关试题,将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构题。
(二)1. 某咨询公司受业主委托,对某设计院提出的8000m
2屋面工程的A、B、C三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该工业厂房的设计使用年限为40年。咨询公司评价方案中设置功能实用性(F
1)、经济合理性(F
2)、结构可靠性(F
3)、外形美观性(F
4)、与环境协调性(F
5)等五项评价指标。该五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F
1、F
3、F
2、F
5、F
4,各方案的每项评价指标得分见表2.1。各方案有关经济数据见表2.2。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2.3。
表2.1 各方案评价指标得分表 指标 | 方案 |
A | B | C |
F1 | 9 | 8 | 10 |
F2 | 8 | 10 | 9 |
F3 | 10 | 9 | 8 |
F4 | 7 | 9 | 9 |
F5 | 8 | 10 | 8 |
表2.2 各方案有关经济数据汇总表 方案 | A | B | C |
含税全费用价格/(元/m2) | 65 | 80 | 115 |
年度维护费用/万元 | 1.40 | 1.85 | 2.70 |
大修周期/年 | 5 | 10 | 15 |
每次大修费/万元 | 32 | 44 | 60 |
表2.3 资金时间价值系统表 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P/F,6,N) | 0.7474 | 0.5584 | 0.4173 | 0.3118 | 0.233 | 0.1741 | 0.1301 | 0.0972 |
(A/P,6,N) | 0.2374 | 0.1359 | 0.1030 | 0.0827 | 0.0782 | 0.0726 | 0.0690 | 0.0665 |
1.用0-1评分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2.4(此处表略)。
2.列式计算A、B、C三个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并选择最优方案。
3.计算该工程各方案的工程总造价和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从中选择最经济的方案。(注:不考虑建设期差异的影响,每次大修给业主带来的不便,折合损失为1万元;各方案均无残值。)
(问题1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表2.4 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
|
F1 |
F2 |
F3 |
F4 |
F5 |
得分 |
修正得分 |
权重 |
F1 |
× |
1 |
1 |
1 |
1 |
4 |
5 |
0.333 |
F2 |
0 |
× |
0 |
1 |
1 |
2 |
3 |
0.200 |
F3 |
0 |
1 |
× |
1 |
1 |
3 |
4 |
0.267 |
F4 |
0 |
0 |
0 |
× |
0 |
0 |
1 |
0.067 |
F5 |
0 |
0 |
0 |
1 |
× |
1 |
2 |
0.133 |
合计 |
10 |
15 |
1.000 |
问题2
A方案综合得分:(9×0.333+8×0.200+10×0.267+7×0.067+8×0.133)分=8.80分
B方案综合得分:(8×0.333+10×0.200+9×0.267+9×0.067+10×0.133)分=9.00分
C方案综合得分:(10×0.333+9×0.200+8×0.267+9×0.067+8×0.133)分=8.93分
所以,B方案为最优方案。
问题3
(1)各方案的工程总造价:
A方案:65×8000元=520 000元=52万元
B方案:80×8000元=640 000元=64万元
C方案:115×8000元=920 000元=92万元
(2)各方案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
A方案:1.4+52(A/P,6%,40)+(32+1)[(P/F,6%,5)
+(P/F,6%,10)+(P/F,6%,15)+(P/F,6%,20)+(P/F,6%,25)
+(P/F,6%,30)+(P/F,6%,35)](A/P,6%,40)
=[1.4+52×0.0665+33×(0.7474+0.5584+0.4173+0.3118+0.2330+0.1741+0.1301)
×0.0665=(1.4+3.458+5.644)万元=10.52万元
B方案:1.85+65(A/P,6%,40)+(44+1)[(6%,10)+(P/F,6%,20)
+(P/F,6%,30)](A/P,6%,40)
=[1.85+64×0.0665+45×(0.5584+0.3118+0.1741)×0.0665]万元
=(1.85+4.256+3.125)万元=9.23万元
C方案:2.70+92(A/P,6%,40)+(60+1)[(P/F,6%,15)+(P/F,6%,30)](A/P,6%,40)
=[2.70+92×0.0665+61×(0.4173+0.1741)×0.0665]万元
=(2.70+6.118+2.399)万元=11.22万元
所以,B方案为最优方案。
[解析]
本试题是价值工程分析0-1评分法,全寿命周期年费用计算等知识点集成考核的方案比较题型。
试题中解题难点是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计算过程资金时间价值公式的正确应用。
试题中0-1评分法计算难度小,看似简单但容易出错。一是要注意第i项指标与第j项指标对比时,若j项指标较j项指标重要则评价系数aij=1,否则aji=0,即aij+aji=1。二是评价计算表中对角线上元素为0,不能利用得分项数值计算权重系数,而应用修正得分数值计算权重系数。
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计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每年固定发生的等值年度维护费用(例如C方案每年2.70万元)可以不采取先将各年发生值计算现值,再将现值换算成年值的方法((P/A,i,n)•(A/p,i,n)=1),而采取直接列入的方法。
(2)将服务于全寿命周期的建设期期初投资(例如C方案建设投资=8000×115元=92万元),分解为寿命期每年平均发生费用(例如C方案年度费用=92×(A/P,6%,40))。
(3)各方案中大修次数看似简单而实际发生频率较高(例如A方案大修次数是(40/5)次=8次),下次解翅中要将每次大修费用和损失费之和作为基数,分段计算其现值再将其和换算咸寿命期各年度费用(例如C方案计算中第一次大修费用计算为:(60+1)·(P/F,6%,15).(A/P,6%,40))。
(4)虽然试题本身没有提出绘制资金现金流量图,但实际上各方案现金流量图可以帮助学员分析试题,正确解题。
(三)1. 某总承包企业拟开拓国内某大城市工程承包市场。经调查该市目前有A、B两个BOT项目将要招标。两个项目建成后经营期限均为15年。
为了顺利进行投标,企业经营部将在该市投标全过程按先后顺序分解为以下几项工作:(1)投标申请;(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现场踏勘;(6)编制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
经进一步调研,收集和整理出A、B两个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3.1。
表3.1 A、B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表 项目名称 | 初始投资/万元 | 运营期每年收益/万元 |
1~5年 | 6~10年 | 11~15年 |
A项目 | 10000 | 2000 | 2500 | 3000 |
B项目 | 7000 | 1500 | 2000 | 2500 |
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统数见表3.2。
表3.2 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 n | 5 | 10 | 15 |
(P/F,6%,n) | 0.7474 | 0.5584 | 0.4173 |
(A/P,6%,n) | 4.2123 | 7.3601 | 0.7122 |
1.经营部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
2.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A、B两个项目总收益的净现值。
3.据估计:投A项目中标概率为0.7,不中标费用损失80万元,投B项目中标概率为0.65,不中标费用损失100万元。若投B项目标并建成经营5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 4000万元,扩建后B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1000万元。
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
(1)计算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
(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
(3)判断B项目在5年后是否扩建?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不妥之处有:
(1)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参加现场踏勘之前;
(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
(3)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
问题2
各项目总收益净现值计算:
PVA=-1000+2000(P/A,6%,5)+2500(P/A,6%,5)(P/F,6%,5)
+3000(P/A,6%,5)(P/F,6%,10)=(-10 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
+3000×4.2123×0.5584)万元
=(-10000+8424.60+7870.68+7056.44)万元=13351.72万元
PVB=-7000+1500(P/A,6%,5)+2000(P/A,6%,5)(P/F,6%,5)
+2500(P/A,6%,5)(P/F,6%,10)
=(-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4.2123×0.5584)万元
=(-7000+6318.45+6296.55+5880×37)万元=11495×37万元
问题3
(1)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
PV
B=11495.37+[1000(P/A,6%,10)-4000](P/F,6%,5)
=[11495.37+(1000×7.3601-4000)×0.7474]万元
=(11495.37+3360.10×0.7474)万元=14006.71万元
(2)绘制决策树:

(3)5年后应该扩建,计算各机会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点①[0.7×13351.73+0.3×(-80)]万元=9322.20万元
点②:[0.65×14006.71+0.35×(-100)]万元=9069.36万元
所以,应投标A项目。
[解析]
本试题是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程序正确性识别,是建设项目收益现值计算、决策树分析、方案评价等基本知识点综合集成而形成的项目投标方案评价形式的题型。
本试题的重点是决策树分析。此类题型通常可以分为基本形式、损益值计算形式、多阶段决策形式、资金时间价值形式。2006年考试题包含了上述四种形式。
决策树分析首先要求学员根据试题的背景材料,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正确绘制决策树图形,这也是解意的关键(在评分标准中此部分得分占全题得分的一半)。正确绘图的关键是对试卷背景材料中“若B项目中标并建成经营5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再扩建”这段语句中的“是否”两个字的理解,选择就是判断、就是决策就是根据这个分析结果形成多阶段决策的判断。实际考试过程中有的学员没有对多阶段决策时间期正确表示,于是丢分。
试题中没有给出决策树中的损益值(即试题中的项目总收益的净现值),由学员自己完成。有些学员认为这是个不易克服的难点,实际上今年试题给出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只要正确理解各种系数的应用规律和前提条件并熟练应用即可,比起2004年2005年试题中要求学员用计算公式求出系数而不绘出系数的考试要求已经降低了难度。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是在项目总收益净现值计算中没有正确区分项目初始投资与运营收益符号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中对于净现值计算过程与计算答案采取分别评分的规定。
关于招标投标活动程序正确性的识别,已是造价工程师考试中案例分析部分中第三次出现的考核内容(1998年、2004年、2006年),尽管三次考试具体要求有所区别,只要求学员对于招标投标活动基本程序有正确识别,即使扩充一些内容,都不会影响对试题的正确回答。
(四)1.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件)》签订了固定总价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合同中约定按建标[2003]206号文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其中间接费费率为20%,规费费率为5%,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见图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
(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工作B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 l万元、机械费2万元。
(3)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 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4)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5)因施工期间钢材涨价而增加材料费7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1.按照图4.1所示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2.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施工机械用于工作A、B,日租金为1500元/天,则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是多少?为什么?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业管理费是多少?
问题1
关键路线:①→③→⑤一⑥或:B一E一G
计算工期:390天,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问题2
事件1:不能获得工期补偿,因为工作A的延期没有超过其总时差,可以获得费用补偿,因为图纸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属于建设单位的风险范畴。
事件2:不能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基坑边坡支撑失稳属于施工单位施工方案有误,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该风险。
事件3:能获得工期补偿,应由建设单位承担不可抗力的工期风险;不能获得费用补偿,因不可抗力发生的费用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费用损失。
事件4:能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建设单位工程变更属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5:不能获得费用补偿,因该工程是固定总价合同,物价上涨风险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问题3
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延期补偿为30天,因为考虑建设单位应承担责任或风险的事件1工作A延长10天、事件3工作C延长10天、事件4工作E延长30天,新的计算工期为420天,(420- 390)天=30天。
问题4
施工单位应得到10天的租金补偿,补偿费用为10天×1500元/天=1.5万元,因为工作 A的延长导致该租凭机械在现场的滞留时间增加了10天,工作B不予补偿。
问题5
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企业管理费用补偿为:20%-5%=15%
(2+4+3+5)×15%万元=2.1万元
或 (2+4+3+5)×(20%-5%)万元=2.1万元
[解析]
本试题是工程综合索赔与施工网络计划分析相结合的工程索赔常见题型,其中赞用索赔涉及建标 [2003]206号文件综合单价计价程序中的相关规定。
试题中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发生的事件进行工程索赔时的责任分析(甲方责任、乙方责任、不可抗力责任、除外责任),类型分析(工期索赔、费用索赔、综合索赔),位置分析(事件发生位置为关键工序、非关键工序),结果分析(索赔总结论的具体内容)。
解题中首先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各工序的总时差与关键路线,试题只要求写出关键路线不标示具体计算过程,对于索赔事件各对应工序的总时差进行计算(而不写出结果)并在工期索赔中应用。结果如下:
TF(A)=10,TF(B)=TF(E)=TF(E)=0,TF(C)=10,TF(F)=10
对于甲方责任而形成索赔事件延误工期但没有超过该工序总时差,即不能进行工期索赔(例如事件 1),对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而形成的索赔事件,可以进行工期补偿,按规定增加的人工费不补偿,而其他费用是指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除正常施工费用以外(现场建筑材料损失费用、第三方人员伤亡发生的费用、现场清理和已完工程修复费用)的费用应该补偿。
事件5为默示语句描述,很多学员在思考此问题时,对于是甲方供料还是乙方供料分不清楚,实际上题设条件中的固定总价合同默示在正常施工时出现材料价差甲方不予补偿。
从阅卷抽样情况来看该题不能正确回答频率最高的是问题5,即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管费用为多少。
根据建材[2003]206号文件规定:间接费=企管费+规费,所以企业管理费费率=20%-5%= 15%
而企管费补偿费用计算时写成[(2+4+3)+(4+5+6)]×15%忽略了试题背景材料给出的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的规定。
在历年工程索赔试题系列中,2006年考试题为一般难度水平,得分率的关键在于对试题背景材料相关规定的细心分析和应用。
问题3的工期补偿天数计算需要将A、C、E三工序延长时间加入到施工网络计划中,计算新的包含甲方责任工期为420天(而不能直接将(10+10+30)天=50天作为补偿工期),(420-390)天=30天为补偿工期。
(五)1.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某施工单位为中标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个月。
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的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两个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4 500 m
3,乙项31 000 m
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200元/m
3,乙项综合单价为12.93元/m
3,乙项综合单价的单价分析表见表5.1。当某一分项工程量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超过10%时,应调整单价,超出部分的单价调整系数为0.9;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对该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调整单价,单价调整系数为1.1。
(2)措施项目清单共有七个项目,其中环境保护等三项措施费用4.5万元,这三项措施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价为基数进行结算。剩余的四项措施费用共计16万元,一次性包死,不得调价。全部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后的第1个月末和第2月末按措施项目清单中的数额分两次平均支付,环境保护措施等三项费用调整部分在最后一个月结清,多退少补。
(3)其他项目清单中只包括招标人预留金5万元,实际施工中用于处理变更洽商,最后一个月结算。
(4)规费综合费率为4.89%,其取费基数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税金的税率为3.47%。
(5)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款的10%,在开工前支付,开工后的前两个月平均扣除。
(6)该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金为签约合同价款的3%,自第1个月起,从承包商的进度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合同工期内,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签字确认的工程量如表5.2所示。
表5.1 乙项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部分) 直接费/(元/m3) | 人工费 | 0.54 | 10.89 |
材料费 | 0 |
机械费 | 反铲挖掘机 | 1.83 |
履带式推土机 | 1.39 |
轮式装载机 | 1.50 |
自卸卡车 | 5.63 |
管理费 | 费率/(%) | 12 |
金额/元 | 1.31 |
利润 | 利润率/(%) | 0.73 |
金额/元 | 12.93 |
综合单价/(元/m3) | | |
表5.2 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表 分项工程 | 时间/月 |
1 | 2 | 3 |
甲项工程量/m3 | 1600 | 1600 | 1000 |
乙项工程量/m3 | 8000 | 9000 | 8000 |
1.该工程签约时的合同价款是多少万元?
2.该工程的预付款是多少万元?
3.该工程质量保证金是多少万元?
4.各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是多少万元?并对计算过程作必要的说明。
5.各月需支付的措施项目费是多少万元?
6.承包商第1个月应得的进度款是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该工程签约合同价款:
(4 500×200+31.000×12.93+45 000+160 000+50 000)×(1+4.89%)(1+3.47%)元
=168.85万元
问题2
该工程预付款:168.85×10%万元=16.89万元
问题3
该工程质量保证金:168.85×3%万元=5.07万元
问题4
第1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 600×200+8 000×12.93)元=42.34万元
第2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 600×200+9 000×12.93)元=43.64万元
截至第3个月月末,甲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1 600+1 600 +1 000)m3=4 200m3,与清单工程量4 500m3相比,(4 500-4 200)/4 500=6.67%<10%,应按原价结算;
乙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2 500m3,与清单工程量3 100 m3相比,(31 000-25 000)/31 000= 19.35%>10%,按合同条款,乙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应按调整后的单价计算。
第3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应为:
[1000×200+25000×12.93×1.1-(8 000+9 000)×12.93]万元=33.58万元
问题5
第1个月措施项目清早计价合计:(4.5+16)/2万元=10.25万元
需支付的措施费:10.25×1.048 9×1.037 4万元=11.12万元
第2个月需支付的措施费:同第1个月,为11.12(万元)
环境保护等三项措施费费率为:45 000/(4 500×200+31 000×12.93)]×100%=3.46%
第3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2.34+43.64+33.58)×3.46%-4.5=-0.36
需支付的措施费:(-0.36×1.0489×1.0374)万元=-0.39万元
按合同多退少补,即应在第3个月末扣回多支付的0.39万元的措施费。
问题6
施工单位第1个月应得进度款为
[(42.34+10.25)×(1+4.89%)(1+3.47%)×(1-3%)-16.89/2]万元
=46.92万元
[解析]
本试题是工程量清单形式合同价款形成与支付结算的实务题型,该题以《案例分析》教材第六章案例五题型的基本架构调整后而形成。本题合同价款结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关规定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体现了案例分析考试基本题型源于教材且有所创新的特点。
此类题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试题中出现的合同价款、材料预付款、措施项目款、保修金、其他项目费用,各月份支付的工程款都应包括规费和税金,任何一项都不能漏项计算。例如问题6中扣减保修金的基数必须包含规费和税金。
(2)试题中背景材料与教材第六章案例五背景材料有所区别:教材中材料预付款的计算基数为清单计价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计价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费用的计算基数为清单计价措施项目计价费用,而试题中两项计算基数均为清单计价形式合同价款。有的学员在考试中容易忽略试题背景材料中的变化。
(3)试题中的措施项目费用计算与教材中写法不同,比较符合实际支付结算要求。由于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费用可以分成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直接相关的施工措施项目费用、与部分分项工程项目类似的技术措施费用和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措施费用,计算方法分为随工程量实际变化(超出双方约定范围)而相应变化的措施项目费用和投标报价中给定的措施项目费用,一经报出不再调整,学员应注意上述内容在试题中的具体约定。
本题在考试中得分率偏低的是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调整单价的具体计算过程。此部分解题要求按照教材中的计算方法,即截至第3个月月末,在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工程量比原计划累计工程量之差超过10%的情况下进行调值。有的学员采取在当月实际工程量与当月计划工程量变化超出10%时进行调价,而失分。本试题为中等难度考试试题。
(六) 本试题分三个专业(Ⅰ土建工程、Ⅱ工业管道安装工程、Ⅲ电气安装工程),请任选其中一题作答。若选作多题,按所答的第一题(卷面顺序)计分。 本试题分三个专业(Ⅰ土建工程、Ⅱ工业管道安装工程、Ⅲ电气安装工程),请任选其中一题作答。若选作多题,按所答的第一题(卷面顺序)计分。
1. Ⅰ土建工程
某别墅部分设计如图6.1.1~图6.1.5所示。
图6.1.1 一层平面图(1:100)注:弧形落地窗半径R=1500mm(为B轴外墙外边线到弧形窗边线的距离,弧形窗的厚度忽略不计)

墙体除注明外均为240 mm厚。坡屋面构造做法;钢筋混凝土层面板表面清扫干净,素水泥浆一道,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刷热防水膏,采用2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25 mm厚,1:1:4水泥石灰砂浆铺瓦屋面。卧室地面构造做法:素土夯实,60 mm厚C10混凝土垫层,20 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卧室楼面构造做法:15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素水泥浆一道,20 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1.依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的规定,计算别墅的建筑面积。将计算过程及计量单位、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1.1“建筑面积计算表”(此处表略)。
2.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卧室(不含卫生间)楼面、地面工程量,计算坡层面工程量。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1.2“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此处表略)。
3.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卧室楼面、地面、坡屋面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填入答题纸表6.1.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水泥砂浆楼地面的项目编码为020101001,瓦屋面的项目编码为010701001)(此处表略)。
4.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单位工程费汇总表”。假设:别墅部分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207 822元,其中人工费41 560元;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价48 492元;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12 123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计取,费率为30%,税率为3.413%。将有关数据和相关内容填入答题纸表6.1.4“单位工程费汇总表”(此处表略)。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表6.1.1 建筑面积计算表
序号 |
部位 |
计量单位 |
建筑面积 |
计算过程 |
1
2
3
4 |
一层
二层
阳台
雨篷
合计 |
|
172.66
150.20
3.02
5.13
331.01 |
3.6×6.24+3.84×11.94+3.14×1.52×1/2+3.36×7.74
+5.94×11.94+1.2×3.24=172.66
3.84×11.94+3.14×1.52×1/2+3.36×7.74+5.94×11.94
+1.2×3.24=150.20
3.36×1.8×1/2=3.02
(2.4-0.12)×4.5×1/2=5.13
|
问题2
表6.1.2 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3
表6.1.3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
序号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及特征 |
计量单位 |
工程数量 |
1
2
3 |
020101001001
020102001002
010701001001 |
水泥砂浆地面
1.垫层:素土夯实,60mm厚C10混凝土
2.面层:20mm厚1:2水泥砂心抹面压光水泥砂浆楼面
1.面层:素水泥浆一道,20mm厚
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瓦屋面
1.批平层:素水泥浆一道,20mm厚1:3水泥砂浆
2.防水保护层:刷热防水膏,20mm厚1:3干硬水泥砂浆
3.面层:25mm厚1:1:4水泥石灰砂浆铺瓦屋面
|
m2
m2
m2 |
31.87
47.18
211.08 |
问题4
表6.1.4 单位工程费汇总表
[解析]
Ⅰ 土建工程案例分析
(一)本题的考核重点
1.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①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角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接其外墙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 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 m者应计算1/2面积。
②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③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 m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 1/2计算。有柱雨篷与无柱雨篷的计算方法一致。
2.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在楼地面的装饰装修工程中,对于整体面层,包括水泥砂浆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菱苦土楼地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扣除凸出地面的构筑物、设备基础、室内管道、地沟等所占面积,不扣除间壁墙和0.3m2以内的柱、垛、附墙、烟囱及孔洞所占面积。门洞、空圈、暖气包槽、壁龛的开口部分不增加面积。
②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工程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斜屋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积计算。
③利用几何公式进行推导,计算斜面积。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为统一编码,十至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②项目名称及特征:项目名称是主体,特征是考虑该项目具体的规格、型号、材质等要求,是反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③计量单位:要求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规定一致。
④工程数量:要求与前面的计算结果一致。
4.单位工程的计费程序
①计费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规费、税金。
②关于取费系数: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由三类清单项目分别累计得出;
b.规费是以人工费为基数,按系数记取;税金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规费之和为基数,按系数记取。
(二)分析考生的易错部分
1.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①关于建筑物阳台的计算方法,新教材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规定无论何种阳台,均按阳台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而旧教材阳台建筑面积是指无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其按阳台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换言之,有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则按全面积计算。有些以前了解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考生,没有掌握新、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差别,很容易失分。
②关于建筑物雨篷的计算方法,新教材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规定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 m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有柱雨篷与无柱雨篷的计算方法一致。而旧教材对于有柱的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篷,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如果考生对于新、旧计算规则的差别不清楚,雨篷的建筑面积就会计算错误。
2.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在计算卧室地面面积时,卧室的矩形面积与弧形面积交接处是许多考生容易遗漏的地方,即
0.24 m×3.0 m=0.72 m2。
②在计算卧室的楼面面积时,应按净面积计算,即扣除卫生间及其墙体所占的面积。有些考生没有扣除墙体所占的面积,按评分标准扣1分。
③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对于平屋顶和斜屋顶同样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但平屋顶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而斜屋顶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积计算。这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
④在计算屋顶斜面积时,考生没有把所有的已知条件联系起来用;要想求出斜面的高度,仅仅看屋顶平面图是求不出来的,必须知道斜面最高处距离最低处的垂直高度。这就需要利用立面图中的尺寸,找到两者的高差2.4m,这是求出斜面积的关键。
⑤在计算斜面积时,除了计算四个斜面的面积,考生很容易忽略还有一个凸出的矩形面积。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中,共十二位阿拉伯数字,有些考生只写了题目中已知的前九位编码,后面表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的三位数没有写,那么项目编码这项就不能得分了。
②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及特征中,尤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特征,它是指此项目包括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后续项目单价的组成依据。有些考生忽略了项目特征,如“水泥砂浆地面”应写清楚垫层和面层的工程做法等。
4.单位工程的计费程序
在计算规费时,考生容易把计费基数搞错,而使整个计算结果不正确。
2. Ⅱ 管道安装工程
(1)某总承包施工企业根据某安装工程的招标文件和施工方案决定按以下数据及要求进行投标报价如下。
安装工程,按设计文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工料机费用合计为6 000万元,其中人工费占10%。
安装工程脚手架搭拆的工料机费用,按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费合计的8%计取,其中人工费占 25%;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按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规定计100万元,根据建设部建办 [2005]89号《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中“投标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的报价,不得低于依据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测定费率计算所需费用总额的90%”的规定,业主要求按90%计;其他措施费项目清单费用按150万元计。
施工管理费、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60%、40%计。
按业主要求,总承包企业将占工程总量20%的部分专业工程发包给某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服务费按分包专业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费合计的15%计取。
规费按82万元计,税金按税率3.50%计。
(2)其中某生产装置中部分工艺管道系统如图6.2.1所示。
管道系统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统一编码见表6.2.1。
表6.2.1 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统一编码表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030602002 | 中压碳钢管道 | | 030615001 | 管架制作安装 |
030605001 | 中压碳钢管件 | | 030616003 | 焊缝X光射线探伤 |
030608002 | 中压法兰阀门 | | 030616005 | 焊缝超声波探伤 |
030611003 | 中压碳钢对焊法兰 | | | |
1.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建标[2003]206号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规定,计算出总承包企业对该单项工程的(含分包专业工程)投标的报价。将各项费用的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2.1“单项工程费用汇总表”中(此处表略),其计算过程写在表6.2.1“单项工程费用汇总表”的下面。(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
2.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计算管道φ89×4、管道φ76×4、管道φ57×3.5、管道支架制作安装、焊缝X光射线探伤、焊缝超声波探伤等六项工程量,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编列出该管道系统(注;阀门、法兰安装除外)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将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2.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此处表略)。

说明;
1.本图所示为某工厂生产装置的部分工艺管道系统,该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为2.0MPa.图中标注尺寸标高以m计,其他均以mm计。
2.管道均采用20#碳钢无缝钢管,弯头采用成品压制弯头,三通为现场挖眼连接.管道系统的焊接均为氧电联焊.
3.所有法兰为碳钢对焊法兰,阀门型号为止回阀为H41H—25、截止阀为J41H—25,采用对焊法兰连接.
4.管道支架为普通支架,共耗用钢材42.4 kg,其中施工损耗率为6%。
5.管道系统安装就位后,对φ76×4的管线的焊口进行无损探伤.其中法兰处焊口采用超声波探伤,管道焊缝采用X光射线探伤,片子规格为80mm×150mm,焊口按36个计。
6.管道安装完毕后,均进行水压试验和空气吹扫.管道、管道支架除锈后,均剧防锈潦、调和漆各两遍。
图6.2.1 工艺管道平面图
问题1
表6.2.1 单项工程费用汇总表
序号 |
费用项目名称 |
金额/万元 |
1
2
3
4
5
|
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全计
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合计
其他项目清单费用合计
规费
税金 |
6600.00
300.00
18.00
82.00
245.00 |
|
合计 |
7245.00 |
各项费用的计算过程(计算式)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合计:
[6 000+6 000×10%×(40%+60%)]万元=6 600万元
(2)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合计:
脚手架搭拆费=[6 000×10%×8%+6 000×10%×8%×25%×(40%+60%)]万元
=(48+12)万元=60万元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100×90%万元=90万元
其他措施费=150万元
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合计=(60+90+150)万元=300万元
(3)其他项目清单费用合计:
总承包服务费=6000×20%×10%×15%万元=18万元
(4)规费:82万元
(5)税金;
(6 600+300+18+82)×3.5%万元=7000×3.5%万元=245万元
问题2
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1)无缝钢管φ89×4安装工程量的计算:
[2+1.1+(2.5-1.6)]m=4m
(2)无缝钢管φ76×4安装工程量的计算:
[0.3+(2-1.3)+1.1+0.6+2.1+(0.3+2-1)×2]
+[2.1+(2.8-1.2)×2+0.5+0.3+0.8+2+(0.6×2)]
+[(0.3+0.9+2.8-1.2)×2+2+0.9])m
=(7.4+10.1+8.5)m=26m
(3)无缝钢管φ57×3.5安装工程量的计算:
[(0.3+0.2+0.5)+(0.6+0.2)×2]m=(1+1.6)m=2.6m
(4)管架制作安装工程量的计算:
(4)42.4/1.06)kg=40kg
(5)φ76×4管道焊缝X光射线探伤工程量的计算:
每个焊口的胶片数量:[0.076×3.14/(0.15-0.025×2)]张=2.39张,取3张 36个焊口的胶片数量:36×3张=108张
(6)φ76×4法兰焊缝超声波探伤工程量的计算:
(1+2+2+2+2+4)口=13口
表6.2.2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经一编码表
序号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及特征 |
计量单位 |
工程数量 |
1 |
030602002001 |
中压碳钢管道
20#无缝钢管φ89×4,氩电联焊;
水压试验、空气吹扫、外壁除锈;
刷防锈漆、调和漆两遍 |
m |
4 |
2 |
030602002002 |
20#无缝钢管φ76×4
(其他同上) |
m |
26 |
3 |
030602002003 |
20#无缝钢管φ57×3.5
(其他同上) |
m |
2.6 |
4 |
030605001001 |
中压碳钢管件 DN80;
氩电联焊,冲压弯头 |
个 |
1 |
5 |
030605001002 |
中压碳钢管件 DN70;
氩电联焊,冲压弯头 |
个 |
15 |
6 |
030605001003 |
中压碳钢管件 DN70;
氩电联焊,挖眼三通 |
个 |
4 |
7 |
030605001004 |
中压碳钢管件 DN50;
氩电联焊,冲压弯头 |
个 |
1 |
8 |
030615001001 |
管架制作安装
除锈:刷防锈漆、调和漆两遍 |
kg |
40 |
9 |
030616003001 |
焊缝X光射线探伤
胶片80×150、管壁δ≤4mm |
张 |
108 |
10 |
030616005001 |
焊缝超声波探伤 DN100以内 |
口 |
13 |
[解析]
Ⅱ 管道安装工程案例分析
(一)本题考核重点
1.单项工程的计费程序
①计费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规费、税金。
②关于各种费用的构成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由三类清单项目分别累计得出的;
b.措施项目包括脚手架搭拆费、安全防护措施费、文明施工措施费、其他措施费等;
c.税金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规费之和为基数,按系数记取。
2.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管道是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包括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组成安装)及各种井类所占的长度;方形补偿器以其所占长度按管道安装工程量计算。
②管道支架制作安装是按设计图示要求,质量以“kg”为计量单位。
③焊缝X光射线探伤是按规范或设计技术要求,以“张”为计量单位。
④焊缝超声波探伤是按规范或设计技术要求,以“口”为计量单位。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为统一编码,十至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②项目名称及特征:项目名称是主体,特征是考虑该项目具体的规格、型号、材质等要求,是反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③计量单位:要求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规定一致。
④工程数量:要求与前面的计算结果和图示数量一致。
(二)分析考生的易错部分
1.单项工程的计费程序
①单项工程费用由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规费和税金组成,但考生容易把其中的某项费用遗漏而被扣分。
②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施工管理费和利润的合计,可考生往往把施工管理费和利润漏掉,只计算了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即6 000万元。
③在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费用时,除了以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的人工费作基数计算措施项目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还应该计算其施工管理费和利润,在这个地方考生丢分很多。
④措施项目包括脚手架搭拆费、安全防护措施费、文明施工措施费、其他措施费,有些考生容易忽略其他措施费,这样使得整个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合计就不正确了。
⑤忘记考虑其他项目清单费用也是考生丢分多的地方,由于搞错计费基数,而使整个结果错误。
2.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按不同管道的直径分别计算其长度,在计算时不仅要考虑水平方向管道的长度,而且还应该计算垂直方向且不扣除阀门、管件(包括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组成安装)及各种井类所占的长度。有些考生只计算水平方向的长度,而忽略了垂直方向的长度。
②在计算管道支架时,要注意图中的说明部分,有些考生忽略了施工损耗率。
③在计算焊缝X光射线探伤工程量时,一些考生只计算了每个焊口的胶片数量,却没有乘以总的焊口数量,因此失分。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中,共十二位阿拉伯数字,有些考生只写了题目中已知的前九位编码,后面表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的三位数没有写,那么项目编码这项就不能得分了。
②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及特征中,尤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特征,它是指此项目包括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后续项目单价的组成依据,有些考生忽略了项目特征。如要注明“中压碳钢管”管道的管径、防腐处理的措施等相关内容。
③在填写计量单位时,要求计量单位必须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单位统一。有些考生不注意这个问题,如果把“焊缝X光射线探伤”的单位“张”写成“个”,虽然在计算上没有影响,但单位如果与规范中的不符,卷面上就会扣分;另外,把“中压碳钢管”的单位“m”写成"10 m”,是因为考生没有分清基础定额和清单计价规范的区别,在基础定额里可以出现“10 m”这样的单位,但在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必须使用基本的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如果考生没有注意这样的区别,也会被扣分。
3. Ⅲ 电气安装工程
某别墅局部照明系统1回路如图6.3.1和图6.3.2所示。

(1)该照明工程的相关费用见下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计量单位 | 安装费/元 | 主材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使用费 | 单价/元 | 损耗率/(%) |
1 | 镀钢管暗配DN20 | m | 1.28 | 0.32 | 0.18 | 3.50 | 3 |
2 | 照明线路管内穿线BV2.5MM2 | m | 0.23 | 0.18 | 0 | 1.50 | 16 |
3 | 暗装接线盒 | 个 | 1.05 | 2.15 | 0 | 3.00 | 2 |
4 | 暗装开关盒 | 个 | 1.12 | 1.00 | 0 | 3.00 | 2 |
(2)管理费和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65%和35%计。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统一编码见下表。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030212001 030212003 030204018 030204019 | 电气配管 电气配线 配电箱 控制开关 | | 030204031 030213003 030213001 030204017 | 小电器 装饰灯 普通吸顶灯及其他灯具 控制箱 |
1.根据图示内容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计算相关工程量和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将配管和配线的计算式填入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并填写答题纸表6.3.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此处表略)。
2.假设镀锌钢管DN20暗配和管内穿绝缘导线BV2.5mm
2的清单工程量分别为30m和80m,依据上述相关费用数据计算以上两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并分别填写答题纸表6.3.2和表6.3.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二”(此处表略)。
3.依据问题2中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单价分析,将电气配管(镀锌钢管DN20暗配)和电气配线(管内穿绝缘导线BV2.5mm
2)两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及其组成计算后填写答题纸表6.3.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三”(此处表略)。
(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1)镀锌钢管DN20暗配工程量计算。
一层:[(1.5+3.2-1.6-0.4)+(1+3.2-1.3)+(1+3.2-1.3)+(1+0.1+1.3)
+(1.1+3.2-1.3)+(1.6+3.2-1.3)+2.5]m=19.9m
二层:[(1+3.2-1.3)+(1.1+3.2-1.3)+(2.5+3.2-1.3)+2.5]m=12.8m
合计:(19.9+12.8)m-32.7m
(2)管内穿线BV2.5 mm
2工程量计算。
二线:[(1.5+3.2-1.6-0.4)+(1+3.2-1.3)+(11+3.2-1.3)+2.5
+(1.1+3.2-1.3)+2.5]×2m=33.2m
三线:[(1+3.2-1.3)+(1.6+3.2-1.3)+(1+3.2-1.3)
+(2.5+3.2-1.3)]×3m=41.1m
四线:(1+0.1+1.3)×4m=9.6m
合计:(33.2+41.1+9.6)m=83.9m
表6.3.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工程项目:别墅照明工程
序号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及特征 |
计量单位 |
工程数量 |
1 |
030204018001 |
配电箱
照明配电箱JM嵌入式安装 |
台 |
1 |
2 |
030212001001 |
电气配管
镀锌钢管DN20暗配
包括灯头盒6个、开关盒5个 |
m |
32.7 |
3 |
030212003001 |
电气配线
管内穿绝缘导线BV2.5mm2 |
m |
83.9 |
4 |
030204031001 |
小电器
单联单控暗开关10A250V |
个 |
1 |
5 |
030204031002 |
小电器
双联单控暗开关10A250V |
个 |
2 |
6 |
030204031003 |
小电器
单联双按暗开关10A250V |
个 |
2 |
7 |
030213003001 |
装饰灯
装饰粘FZS—164 1—×W |
套 |
4 |
8 |
030213001001 |
普通吸顶灯及其他灯具
四球罩灯JXD1—1 1×40W |
套 |
2 |
问题2
有主材的,安装费和主材分两行填入。
表6.3.2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一
工程名称:别墅照明工程 计量单位;m
项目蝙码:030212001001 工程数量:30
项目名称:电气配管 镀锌钢管DN20 暗配 综合单价:9.18元
序号 |
工程内容 |
单位 |
数量 |
其中/元 |
小计/元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1 |
镀锌钢管DN20暗配
镀锌钢管DN20 |
m
m |
30
30.9 |
38.40 |
9.60
108.15 |
5.40 |
24.96 |
13.44 |
91.80
108.15 |
2 |
暗装扫线盒
接线盒 |
个
个 |
6
6.12 |
6.30 |
12.90
18.36 |
0 |
4.10 |
2.21 |
25.51
18.36 |
3 |
暗装开关盒
开关盒 |
个
个 |
5
5.10 |
5.60 |
5.00
15.30 |
0 |
3.64 |
1.96 |
16.20
15.30 |
合计 |
50.30 |
169.31 |
5.40 |
32.70 |
17.61 |
275.32 |
表6.3.3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二
工程名称:别墅照明工程 计量单位:m
项目编码:030212003001 工程数量:80
项目名称:电气配线 管内穿绝缘导线BV2.5mm
2 综合单价:2.44元
序号 |
工程内容 |
单位 |
数量 |
其中/元 |
小计/元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1 |
管内穿线BV2.5mm2
绝缘导线BV2.5mm2 |
m
m |
82
95.12 |
18.86 |
14.76
142.68 |
0 |
12.26 |
6.60 |
52.48
142.68 |
合计 |
18.86 |
157.44 |
0 |
12.26 |
6.60 |
195.16 |
问题3
表6.3.4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三
工程名称:别墅照明工程
序号 |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工程内容 |
其中/元 |
小计/元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1 |
030212001001 |
电气配管 |
镀锌钢管DN20暗配包括接线盒6个、开关盒5个安装、接地 |
1.68 |
5.64 |
0.18 |
1.09 |
0.59 |
9.18 |
2
|
030212003001 |
电气配线 |
管内穿绝缘导线BV2.5mm2 |
0.24 |
1.97 |
0 |
0.15 |
0.08 |
2.44 |
[解析]
Ⅲ 电气安装工程案例分析
(一)本题的考核重点
1.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电气配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②电气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单线延长米计算。
③小电器项目包括各种开关、插座等,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④照明器具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为统一编码,十至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②项目名称及特征:项目名称是主体,特征是考虑该项目具体的规格、型号、材质等要求,是反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③计量单位:要求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规定一致。
④工程数量:要求与前面的计算结果和图示数量一致。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
①综合单价是每一单位工程量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的合计。
②合价是在一定工程量下,项目中每一组成部分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的累计。
③综合单价=合价/数量。
(二)分析考生的易错部分
1.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按不同配管的直径分别计算电气配管的长度,在计算时不仅要考虑水平方向配管的长度,而且还应该计算垂直方向且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有些考生只计算水平方向的长度,而忽略了垂直方向的长度。
②根据配管长度和图示中不同的芯数,换算成单线长度,最后得出总的配线长度。有些考生没有分清配线的芯数,而使计算结果有误。
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①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中,共十二位阿拉伯数字,有些考生只写了题目中已知的前九位编码,后面表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的三位数没有写,那么项目编码这项就不能得分了。
②在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及特征中,尤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特征,它是指此项目包括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后续的项目单价的组成依据,有些考生忽略了项目特征。如“电气配管”项目,除了要注明其材质、管径,还要写清楚灯头盒、开关盒的数量。
③在填写计量单位时,要求计量单位必须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单位统一,有些考生不注意这个问题,如果把“配电箱”的单位“台”写成“个”,虽然在计算上没有影响,但单位如果与规范中的不符,那么卷面上就会被扣分。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
①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中,计算镀锌钢管DN20、接线盒、开关盒主材数量时,必须乘以材料的损耗率;并且主材要求单独列项,考生应该仔细看标准答案,注意采分点。
②因为在工程量清单的计算规则中规定,工程量是按图示尺寸计算的净量,所以对于配电箱处导线的预留量应在电气配线计价时考虑,这是考生容易和基础定额的计算规则搞混淆的地方。
③在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时,项目编码及综合单价必须填写,考生往往在这个地方失分较多,表格里的内容已经填写完毕,也就是镀锌钢管或管内穿线的合价已经知道了,用合价除以数量,就可以得到综合单价。
④继“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的结果,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有的考生没有理解此表的含义。实际上,此表考核的内容是对于综合后的项目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及综合单价,即把“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及合计分别除以数量后,填在表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