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我国社区矫正与人民调解政策法规(二)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
属于社区矫正的对象。
A.赵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
B.钱某,因过失致甲某轻伤,被法院判赔偿甲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000元
C.孙某,因盗窃被判管制两年
D.李某,因销售盗版光盘被工商局罚款2000元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矫正的对象是因犯罪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罪犯,具体包括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而A、D选项属于行政处罚措施,B选项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查工作由
负责。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矫正工作确实涉及若干司法和行政机关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但是,在具体的社区矫正工作中,作为司法机关,人民法院负责审判工作;人民检察院负责法律监督工作;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主要负责对服刑人员的执行监督;而具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是在司法行政机关的主持下进行,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因此该题C选项是正确答案。
3. 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不包括
。
A.行刑
B.矫正
C.安置救济
D.限制人身自由
A
B
C
D
D
[解析] 限制人身自由是具体执行刑罚的工作,不属于社区矫正的工作范围。
4.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是
应当依法履行的职责和任务。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A
B
C
D
B
[解析]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5. 假释犯周某自5年前被判刑到监狱服刑后,开始与家人慢慢疏远。5年间,由于周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被提前一年假释。但是,假释后的周某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亲情疏离。对于周某,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应该是
。
A.安置救济
B.思想法制教育
C.执行刑罚
D.监督管理
A
B
C
D
A
[解析] 安置救济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适应社会、回归社会。
6.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征不包含
。
A.专业性
B.福利性
C.社会性
D.排他性
A
B
C
D
D
[解析]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有福利性、社会性和专业性特点。另外,和其他刑罚执行制度相比,社区矫正工作有其特殊性。但排他性不是其特征。
7. 未成年人张某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因而回到其住所地进行社区矫正。其中,针对其个人特点,社工要重点对其进行教育矫正。以下
不属于教育矫正的工作内容。
A.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犯罪人亲属教育
A
B
C
D
D
[解析] 教育矫正的对象是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不包括其亲属。
8. 以下各类罪犯中,不属于社区矫正范围的是
。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C.被裁定假释的
D.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
A
B
C
D
D
[解析]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缓刑两年期间罪犯要在监狱服刑。
9. 社区矫正工作中,要矫正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其主要目的是
。
A.惩罚罪犯
B.执行刑罚
C.改造罪犯
D.教育群众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矫正工作通过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其主要目的是改造罪犯。
10. 新任人民调解员张某工作第一天即遇到了几个棘手案件,当事人纷纷要求他帮忙解决。以下
案件可以进行人民调解。
A.赵某潜入钱某家行窃,被钱某当场抓获
B.村民甲在家聚众赌博,村民乙前来举报
C.居民孙某因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要求法院拍卖孙某抵押的房产,孙某面临无家可归等问题
D.李三和李四因父亲遗产继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
A
B
C
D
D
[解析] 属于人民调解的案件范围是一般民事纠纷;因此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而 A、B属于犯罪案件,C为经济纠纷。
11. 经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其履行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求当事人要充分理解
B.要求当事人要绝对服从
C.强制当事人必须履行
D.要求当事人完全自愿
A
B
C
D
D
[解析] 经过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同于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履行与否完全取
决于当事人的自愿,不具有强制性。
12. 就其性质而言,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
制度。
A.司法辅助
B.民主协商
C.行政执法
D.刑罚执行
A
B
C
D
A
[解析]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辅助制度。
13. 人民调解的程序不包括
。
A.受理纠纷
B.调查研究
C.进行调解
D.履行协议
A
B
C
D
D
[解析] 经过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同于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履行与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履行协议也不是人民调解的程序。
14. 人民调解工作的直接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A
B
C
D
D
[解析] 人民调解工作的直接法律依据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15. 以下
不属于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
A.合法
B.平等
C.自愿
D.强制执行
A
B
C
D
D
[解析] 人民调解工作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强制执行不是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1. 下列有关社区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区矫正只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罪犯适用
B.社区矫正需要较长的期限
C.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
D.社区矫正由专门国家机关来执行
E.社区矫正不具有强制性
A
B
C
D
E
ACD
[解析]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 以下
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李琳,因犯贪污罪被判5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执行
B.张林,因为严重的老年哮喘病多次发作,保外就医在家休养
C.朱霖,被判7年有期徒刑,正在服刑
D.周悦,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因怀孕即将生育,暂予监外执行
E.马强,因打架斗殴,治安处罚后刚回到家中
A
B
C
D
E
ABD
[解析] 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以下五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3. 社区矫正的任务是
。
A.执行刑罚
B.矫正不良行为
C.安置救济
D.矫正不良心理
E.帮助其适应社会
A
B
C
D
E
ABCD
[解析] 社区矫正的任务有执行刑罚即行刑,矫正罪犯不良心理和行为即矫正,以及对生活工作有困难的罪犯进行安置与救济即安置救济几个方面。
4. 社区矫正制度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
A.扩大监禁化措施的运用
B.提高罪犯健康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C.减少与克服狱内交叉感染与相互腐蚀
D.节俭国家司法经费开支
E.是刑罚执行活动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A
B
C
D
E
BCDE
[解析] 社区矫正制度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可以提高罪犯健康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减少与克服狱内交叉感染和相互腐蚀;节俭国家司法经费开支;可成为刑罚执行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5. 社区矫正的功能包括
。
A.惩罚功能
B.教育功能
C.塑造功能
D.治疗功能
E.预防功能
A
B
C
D
E
ABCD
[解析]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因此排除预防功能。
6. 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是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
A.性质不同
B.矫正环境不同
C.矫正主体不同
D.矫正对象不同
E.矫正方式不同
A
B
C
D
E
BCDE
[解析] 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都属于刑罚执行方式,都是对罪犯的惩罚,二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因而排除A选项。
7. 社区矫正的价值评判主要表现为
。
A.符合行刑社会化理念和趋势
B.符合刑罚经济性原则
C.刑罚个别化有利于对罪犯的个别化矫正
D.避免了“监狱亚文化”的影响
E.是对传统重刑主义思想的批判
A
B
C
D
E
ABCD
[解析] 社区矫正对于特定罪犯而言,行刑更为科学合理,但是不属于对重刑理论的批判。因而E选项是错误的。
8. 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A.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民众对社区矫正难于认同
B.对罪犯的惩罚力度不大
C.社区矫正组织不健全,社区矫正层面单一
D.社区矫正工作仅流于监控,矫正、教育及执行刑罚方面表现不足
E.没有形成全面完善的矫正网络
A
B
C
D
E
ACDE
[解析] 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是在执行刑罚的基础上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疏导矫治、安置救济。因此惩罚力度的大小取决于所判处刑罚的轻重,不属于社区矫正的问题。
9. 属于社区矫正重点对象的罪犯是
。
A.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
B.罪行较轻的累犯
C.罪行较轻的过失犯
D.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大的残疾罪犯:
E.犯有绑架罪、但有严重疾病的罪犯
A
B
C
D
E
AC
[解析] 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是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再次犯罪可能性较小的罪犯。因此,累犯、主观恶性较大罪犯以及严重的暴力性犯罪,如抢劫、强奸、绑架、放火等罪犯不适宜采取社区矫正方式。
10.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其主要目的是
。
A.安置救济
B.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
C.执行刑罚
D.帮助其改掉不良恶习
E.帮助其认罪伏法,尽快回归社会
A
B
C
D
E
BDE
[解析]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公益劳动使得罪犯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帮助其改掉不良恶习,帮助其认罪伏法,以使其尽快回归社会。
11. 社区矫正的价值表现在
。
A.体现了人性关爱的理念 B.以罪犯能再次回归主流社会为目标
D.有利于解决服刑人员的经济困难 D.体现了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
E.有利于为国家节约一定的行刑资源
A
B
C
D
E
ABCE
[解析] 违法必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并非社区矫正的价值特点。
12. 人民调解的基本体系结构包括
。
A.村(居)调解委员会
B.乡(镇)调解委员会
C.调解委员
D.调解小组
E.纠纷信息员
A
B
C
D
E
ACDE
[解析] 人民调解的基本体系结构不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
13. 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式是
。
A.说服教育
B.依法判决
C.进行裁定
D.劝和解
E.疏导矛盾
A
B
C
D
E
ADE
[解析] 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服教育、规劝和疏导;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是国家司法机关,不可能进行判决和裁定。
14.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自愿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
A.发生纠纷的双方是否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要看双方是否自愿
B.发生纠纷的双方是否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要看调解委员是否自愿
C.发生纠纷的双方是否可以达成调解协议,要看双方是否自愿
D.达成调解协议的双方是否可以履行调解协议,要看双方是否自愿
E.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强制执行
A
B
C
D
E
ACD
[解析] 人民调解工作的自愿平等原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是否经过调解,要出于双方自愿;是否可以达成协议,要看双方自愿;是否履行协议,要看双方自愿。
15. 人民调解具有
。
A.群众性
B.自发性
C.自治性
D.法制性
E.民主性
A
B
C
D
E
ACDE
[解析] 人民调解制度既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的一项民主制度,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其具有民主性、法制性、群众性和自治性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