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5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康熙四字御笔“三十六景”,乾隆三字御笔“三十六景”而知名的园林是______。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拙政园
D.承德避暑山庄
A
B
C
D
D
[解析] 从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从乾隆六年至乾隆十九年,乾隆对避暑山庄进行了扩建,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2. 陈从周赞誉______“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A.济南趵突泉公园
B.青州偶园
C.威海环翠楼公园
D.潍坊十笏园
A
B
C
D
D
[解析] A项,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园里的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B项,偶园位于青州,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C项,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D项,潍坊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被著名古典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为“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3. 被称为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连园林专家也惊叹“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是______的假山。
A.苏州环秀山庄
B.扬州个园
C.杭州竹素园
D.上海豫园
A
B
C
D
A
[解析] 苏州环秀山庄是以湖石、假山为主的一处古典园林,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但景色奇特,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
4. 下列至今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著名园林是______。
A.豫园
B.颐和园
C.拙政园
D.避暑山庄
A
B
C
D
A
[解析] 《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设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5年末中国有世界遗产48处。B项,颐和园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C项,拙政园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项,承德避暑山庄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中国传统园林追求和营造的境界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须弥”的时期是______。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A
B
C
D
D
[解析] 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须弥”是在明清时期。此时的园林不仅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更是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或是人的自我价值的演绎。
6. 中国园林起源于______。
A.商周的“囿”
B.春秋的“苑”
C.秦汉的“宫苑、城池”
D.魏晋南北朝“自然化私家园林”
A
B
C
D
A
[解析] 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诗经·大雅》中记述了最早的园林形式,即周文王的灵囿。
7.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造的起点是在______。
A.东汉时期
B.明代时期
C.唐宋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A
B
C
D
A
[解析]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崤,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把以往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这是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的标志。
8. 以下对中国古代园林的游览方法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游览古代园林讲究“游”与“停”结合
B.路、径、廊以“游”为主,宜快速行走;亭、榭、厅以“停”为主,可驻足停留观赏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园林中的游览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登山越水的路或径,另一条是进廊游览
D.一般情况下,年轻好动的游客喜欢穿越小桥流水的路或径,年纪大的游客则偏爱进廊游览
A
B
C
D
B
[解析] B项,廊起着“径缘池转,廊引人随”的作用,应慢步行走。
9. 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特色体现了______的传统文化。
A.师法自然
B.寓情于物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天人合一
A
B
C
D
D
[解析]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所在,是中国古代园林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10. 下列各项中,对我国隋唐时期的造园特点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
B.自然风景式的寺庙园林兴起
C.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
D.公共园林出现
A
B
C
D
C
[解析] 隋唐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包括:①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显示了大国气概,如大内三苑(特别是西苑)、芙蓉园、天台山的九成宫、骊山的华清宫等;②私家园林所具有的清幽雅致格调得以更进一步地提高、升华,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等都是重要代表;③自然风景式的寺庙园林大量兴起,当时的都城长安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庭院园林化的建置;④公共园林的出现,唐代曲江池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共园林。C项,士流园林在唐代萌芽,全面“文人化”是我国两宋时期园林的特点。
11. 《园冶》的作者是______。
A.陈丛周
B.蒯祥
C.喻皓
D.计成
A
B
C
D
D
[解析] 《园冶》是一本园林专著。作者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不仅有很高的造园理论修养,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他主持建造了三处著名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12.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是______。
A.上林苑
B.曲江池
C.太液池
D.西湖
A
B
C
D
B
[解析] 曲江池,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盛唐时期,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长聚于此,又有各种宴会及游乐活动,是京都游人的最佳去处。
13.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源远流长,从商代直至明清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成熟的发展阶段,其中,______时期所确立的园林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园林建筑的主流。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明清
A
B
C
D
B
[解析] 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所确立的园林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园林建筑的主流。
14. 中国古代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的时期是______。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两汉
D.宋
A
B
C
D
A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影响的扩大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也促进了园林艺术的转变。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并已经开始走上提炼、概括自然山水美的新阶段,如北魏张伦的华林园、西晋石崇的金谷园等;以慧远为代表的一派僧众避乱江南,建东林寺于庐山,开后代寺观园林之先河,从此,逐渐形成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二、多项选择题
1.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孤峰多为太湖石或产于安徽灵璧的一种灰黑色可溶性岩石——灵璧石,形态以______者为佳。
A.瘦
B.皱
C.清
D.透
E.漏
A
B
C
D
E
ABDE
[解析] 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为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孤峰多为太湖石或产于安徽灵璧的一种灰黑色可溶性岩石——灵璧石,形态以“瘦、皱、漏、透”者为佳。
2. 以下园林景点都达到“芥子纳须弥”境界的有______。
A.颐和园内须弥灵境
B.寿山艮岳
C.苏州拙政园
D.西湖
E.北海公园琼华岛
A
B
C
D
E
ACE
[解析] “芥子纳须弥”是指古典园林能将外面广阔的山水融入园内,它是明清园林所追求地和营造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达到“芥子纳须弥”境界的著名园林有颐和园的“须弥灵境”、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北海公园琼华岛等。
3. 下列属于私家园林的有______。
A.北京颐和园
B.北京恭王府
C.苏州沧浪亭
D.苏州留园
E.上海豫园
A
B
C
D
E
BCDE
[解析] 我国古代园林按照占有者身份分类,包括:①皇家园林,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等;②私家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上海豫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无锡寄畅园,北京恭王府等;③寺观园林,又称宗教园林,包括各种佛寺道观,以及祭祀之所。
4. 下列属于江南类型园林的特点的有______。
A.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山水
B.主体突出,强调中心
C.景致细腻、秀丽
D.在咫尺中营造山林
E.装饰上讲究“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A
B
C
D
E
CD
[解析] AB两项,“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山水”“主体突出,强调中心”都是北方皇家园林的特点;E项,装饰上讲究“三雕三塑”,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是岭南园林的特点,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风味。
5. 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深发展阶段,属于这一时期建造的园林是______。
A.沧浪亭
B.拙政园
C.留园
D.狮子林
E.个园
A
B
C
D
E
BCE
[解析] A项,沧浪亭始建于宋代;D项,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6. 下列各项属于中国古代园林特色的有______。
A.追求几何式的布局之美
B.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
C.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D.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E.设置中心喷水池
A
B
C
D
E
BD
[解析] AC两项,欧洲园林体系的营造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和人造的几何规则形式体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所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是其重要的特色;E项,在西亚园林体系中,往往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田”字形,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物,这样的布局与西亚干燥的气候有关,干旱的环境使人们渴望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
7. 以下关于私家园林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居住和游览合一
B.真山真水较多
C.建筑小巧玲珑
D.主体鲜明,个性突出
E.园林寿命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
A
B
C
D
E
ACD
[解析] B项,真山真水较多是皇家园林的特色;E项,园林寿命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是寺观园林的特色。
8. 世界古代三大造园体系分别为______。
A.中国园林
B.印度园林
C.西亚园林
D.北非园林
E.欧洲园林
A
B
C
D
E
ACE
[解析]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主要有中国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和西亚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并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典雅精致,意境深远。西亚园林体系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院为典型布局方式,影响到整个伊斯兰世界。欧洲园林体系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和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为代表,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
9. “留园三绝”是指______。
A.冠云峰
B.楠木殿
C.林泉耆硕之馆
D.雨过天晴图
E.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A
B
C
D
E
ABC
[解析]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冠云峰(江南太湖石之最)、五峰仙馆(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殿)和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实为“鱼化石”)被誉为“留园三绝”。
10. 清代“圆明三园”包括______。
A.圆明园
B.长春园
C.畅春园
D.万春园
E.静明园
A
B
C
D
E
ABD
[解析] “圆明三园”是指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绮春园),是在明故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康熙四十八年,赐予皇四子胤稹,开始整修。雍正三年作为皇帝行宫开始大规模营建。后乾隆在圆明园东建长春园,作为其退位养老的地方,东北建绮春园(后改万春园),作为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圆明三园最终在咸丰年间基本建成,历时150年。
11. 现存古典园林中位于苏州的有______。
A.可园
B.网师园
C.沧浪亭
D.狮子林
E.个园
A
B
C
D
E
BCD
[解析] A项,可园位于广东东莞,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岭南四大名园”;E项,个园位于江苏扬州,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得名,以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为其一大特色。
12. 下列属于公共园林的有______。
A.杭州西湖
B.济南趵突泉
C.昆明大观楼
D.北京什刹海
E.北海公园
A
B
C
D
E
ABCD
[解析] 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是唐代长安的曲江池;留存至今的著名公共园林有杭州西湖、济南趵突泉、昆明大观楼、北京什刹海。E项,北海公园属于皇家园林。
13. 下列既属于“苏州四大名园”又与兴建朝代对应正确的有______。
A.拙政园—明
B.留园—清
C.网师园—明
D.狮子林—元
E.沧浪亭—宋
A
B
C
D
E
ABDE
[解析] 苏州四大名园分别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它们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C项,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员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致仕(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14. 以下园林中属于岭南园林的有______。
A.何园
B.吴园
C.清晖园
D.余荫山房
E.人境庐
A
B
C
D
E
BCDE
[解析] 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台湾岛、海南岛等,岭南园林包括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岭南四大名园”为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吴园为台湾四大名园之一,人境庐为晚清诗人黄遵宪故居,位于广东梅州;A项,何园坐落于扬州。
15. 中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包括______。
A.掩
B.隔
C.凿
D.引
E.破
A
B
C
D
E
ABD
[解析] 中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①掩,即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以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效果;②隔,即或筑堤横于水面,或建廊穿于对岸,或架曲折小桥,或置涉水石墩,从而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③破,即用乱石为岸,岸边植以细竹野藤,水中养有朱鱼翠藻,使较小水面亦似有深邃的山野风致。
16.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世界其他园林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
A.通过人工美追求几何美,体现人文力量
B.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C.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
D.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E.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A
B
C
D
E
CDE
[解析] A项,是欧洲园林的特色;B项,是西亚园林的特色。
17.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中,“借景”所追求的景致效果有______。
A.步移景异
B.空间有限,景致无限
C.增加景深,丰富层次
D.“窗含西岭千秋雪”
E.“柳暗花明又一村”
A
B
C
D
E
BC
[解析] 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同时达到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内容的效果。AD两项都是框景的运用;E项,“柳暗花明又一村”属于抑景的运用。
18. 穿过一片树林或一个转折的廊院,才能来到园中的造园艺术称为______。
A.框景
B.抑景
C.夹景
D.树抑
E.添景
A
B
C
D
E
BD
[解析] 抑景,又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即人一走进门口不会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树木,这种处理称作树抑。
19. 以下表述与轩的含义相符的包括______。
A.平面常为长方形,一半多开敞式或设窗扇
B.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
C.取自杜甫“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说
D.主要供游人休憩,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景色
E.要三面临水
A
B
C
D
E
BC
[解析] 轩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它取自杜甫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说。AE两项,是榭的特征;D项,是亭的作用。
20. 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有______。
A.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B.紫薇象征荣华富贵
C.石榴象征子孙满堂
D.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
E.玉兰象征幽居隐士
A
B
C
D
E
BE
[解析] B项,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牡丹和玉兰象征荣华富贵;E项,玉兰象征荣华富贵,兰花象征幽居隐士。
21.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以下象征荣华富贵的花卉有______。
A.玉兰
B.牡丹
C.兰花
D.桂花
E.紫薇
A
B
C
D
E
ABD
[解析]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瑕,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22.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包括有______。
A.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B.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C.筑山理水,模仿自然
D.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E.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A
B
C
D
E
ABDE
[解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有:①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②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来分隔空间的主要方法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③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④树木花卉,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盛开数里……,园林中花草树木的形与神,意与境都重在表现自然。
23. 下列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B.乾隆时在清漪园(今颐和园)内仿建拙政园
C.个园、何园都是扬州的园林
D.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园林中最古老的
E.可园是岭南风格的园林
A
B
C
D
E
ACDE
[解析] B项,乾隆时在清漪园(今颐和园)内仿建寄畅园。寄畅园为无锡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以“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著称,清朝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24. 以下关于北方园林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建筑富丽堂皇
B.景致细腻精美
C.河川湖泊、园石较多
D.江北的扬州园林可归入北方园林
E.园林风格粗犷
A
B
C
D
E
AE
[解析] BC两项,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我国的园林可分为北方类型、南方类型及岭南类型。其中,北方类型以北京为代表,因北方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故建筑富丽堂皇;受自然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大多较少;园林风格粗犷壮丽有余,柔媚秀丽不足。D项,扬州虽然位于江北,但还是应该纳入南方园林体系。
25. 对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主题较突出,面积一般有数千平方米
B.兼有处理朝政和消遣的双重功能
C.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D.以诗词为造园的理论和设想
E.唐宋时期的皇家园林成就最高
A
B
C
D
E
BC
[解析] 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成就最高,也最具特色,其特点包括:①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②皇家园林是帝王的行宫,兼有皇帝处理朝政和消闲野游两大主要功能;③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26. 下列各项著名的城市公园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有______。
A.石景山公园—北京
B.北宁公园—天津
C.北塔公园—苏州
D.碑林公园—西安
E.七星公园—桂林
A
B
C
D
E
BCE
[解析] A项,石景山公园,位于珠海,成立于1987年,以千奇百怪的石景而闻名,山顶观景区可俯瞰珠海市的大部分市容。B项,北宁公园,位于天津,建于1931年,前身是1906年袁世凯下令辟建的种植园,号称“华北名园”。C项,北塔公园,即报恩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易名为报恩寺;内有著名的北寺塔,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为江南第一高塔。D项,碑林公园,位于太原,建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碑林已收藏各种碑石418通,尤以傅青主的书法作品为珍,有“三晋一绝无价宝”之誉。E项,七星公园,位于桂林,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骆驼山、花桥、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桂海碑林等。
2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表现在______。
A.崇尚自然
B.宫苑出现
C.私家园林增加
D.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E.文人墨客参与造园工作
A
B
C
D
E
ACD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自然山水园林形成,私家园林逐渐增加。B项,宫苑出现在秦朝;E项,文人墨客参与造园工作出现在唐宋时期。
28. 植物“岁寒三友”是指______。
A.梅
B.松
C.桧
D.柏
E.竹
A
B
C
D
E
ABE
[解析]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是造园艺术中植物的代表。
29. 下列关于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表述错误的有______。
A.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建的灵台、灵沼是“囿”的典型代表
B.自然山水园林的萌芽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C.秦始皇的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首开“一池三山”模式先河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E.唐宋时期在造园艺术技法上私家园林逐渐超过皇家园林
A
B
C
D
E
CE
[解析] C项,汉武帝在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首开“一池三山”模式之先河;E项,唐宋时期是园林艺术达到成熟的阶段,许多官僚和文人墨客自建或参与造园工作,此时期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进一步升华,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但皇家园林的营造更要显得兴盛,如唐代西苑、宋代的艮岳。
30. 下列关于中国寺观园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潭柘寺建于西晋,民谚有云:“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B.栖霞寺是禅宗的祖庭之一,其中最有价值的古建筑是舍利塔
C.永乐宫是为祭祀王重阳所建,无极殿内的壁画《朝元图》是元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D.武侯祠中有清人赵藩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E.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A
B
C
D
E
ADE
[解析] B项,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C项,永乐宫,又称大纯阳万寿宫,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的龙泉村,始建于元代,是为奉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