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2.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被称为______。
4.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首创______意象。
8.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______,中有尺素书。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2.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4.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
我含着眼泪问花,花不言语,凌乱的落红从秋千那边飘飞而去。
五、理解与分析(第51,53,55题各7分,第52题8分,第54题6分,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经,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左传·秦晋殽之战》)
请回答:1. 秦晋殽之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起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晋争霸的深刻矛盾,而秦国袭郑则是触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线。
2. 栾枝说的“秦施”指什么?
晋公子重耳曾因宗室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被迫亡秦十九年。秦穆公出于政治上的长远考虑,破例以隆重的外交礼节款待了他,并将自己的女儿赢嫁给了他——即后来的文赢,后又以重兵支持其回晋国夺取了王位,最终成为晋文公。“秦施”即指这件事。
3. 秦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秦穆公“以贪勤民”、秦军“劳师袭远”、轻狂骄纵是秦军失败的必然原因。
阅读下面一段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杜甫《丽人行》)
请回答:4. 本段诗中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丽人们的形象?
5.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诗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 诗人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丽人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烘托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的美貌和无比尊崇的地位。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屈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余秋雨《道士塔》)
请回答:7. 王道士为何将中座的塑雕除去?王道士这种行为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由于四周精美的壁画被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招摇和惹眼。作为一个深受封建思想禁锢的道士,这种雕塑是有违伦理道德的,所以必须除去。其后果是毁灭了几个世纪的中华文明。
8.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说明什么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巴金《废园外》)
请回答:10. 分析“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的深刻含义。
运用叙述抒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表达对战争夺去年轻的生命,毁灭对生活的渴望的厌恶与痛恨。
11. “这样的逃出囚笼”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死亡,即少女的死亡是逃脱了战争的恐惧与痛苦的牢笼,用反语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痛恨,表达了少女对园外广大世界的渴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吴敬梓《范进中举》)
请回答:12. 这一段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采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请将喜极而疯的过程分层叙述。
分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跌倒,第四层写疯走上集。
13. 这一段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说明它的作用。
侧面烘托的手法,包括范进的家人、报录人和邻居的活动。作用:若只孤立地正面描写,那韵味就寡淡了;有了侧面烘托,那场景就够热闹,使范进那股疯劲更鲜明地凸现出来。
14. 文中写范进看喜报时用“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请分析其中的意味。
这两句既写出范进的心理,又含有无情的嘲讽,喜报是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所以他一时不敢相信,当看了、念了后才确信无疑。
六、诗词赏析(10分)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日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七、作文(50分)
1. 阅读下列的材料:
有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于是就走了,只留下它孤零零的自己。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自己了,就连死也不让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身旁。
可是有一天,它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它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来维持自己的体能。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不要抱怨,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让它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让你登上世界之巅。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