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1931年丁玲创作的小说______被认为是左翼文学的重大收获。
2. 1936年前后发生了“两个口号”之争,主要是“国防文学”和______的论争。
3. “左联”成立于______年,解散于______年。
4. “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的始作俑者是______。
6. 曾树生是______的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7. 作为奴隶丛书出版的萧红的______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市镇的生活图景。
8. 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的编选者是______。
9. 张天翼的《速写三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后期新月派诗人特别强调______以区别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界的叙事偏重。
12. 茅盾《蚀》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是______。
二、基础知识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写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写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形式(若是小说,请指明是长篇还是中篇或是短篇,若是诗歌,请指明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若是戏剧请指明是独幕剧还是多幕剧以及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剧)31. 写出深受外国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小说与诗歌各一个)
32. 写出“革命+恋爱”创作现象的产生时期和三部代表作品。
“革命+恋爱”创作现象的创作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品有:
1.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
2.丁玲《韦护》
3.胡也频《到莫斯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