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公关心理学自考真题2017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创立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的时间是______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A
B
C
D
A
[解析] 1903年艾维·李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顾客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2. 把心理测验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的标准是______
A.测验目的
B.测验性质
C.测验方法
D.测验路径
A
B
C
D
B
[解析]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 关于公众文化心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就越强,需要的层次也越高
B.文化程度越低,则盲目性越大,自我要求也越高
C.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就越高,需要的层次也越低
D.文化程度越低,则盲目性越小,自我要求也越低
A
B
C
D
A
[解析] 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心理特征也不同。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越强,需要的层次也越高;反之,文化程度越低,则盲目性越大,自我要求也越低。
4. 人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方面的性格特征是______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A
B
C
D
D
[解析] 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这方面的特征是指人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方面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它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人自觉调节自身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活动对其他活动的影响以及个人对情绪的有意识控制的特点。(4)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稳定的品质和特征。
5. 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是非、善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评价以及行为取向构成了他的______
A.需要
B.动机
C.价值观
D.兴趣
A
B
C
D
C
[解析] 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评价以及行为取向构成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人生观的核心。
6. 亚当斯的报酬公平理论提出的时间是______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A
B
C
D
D
[解析]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7. 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和依恋感指的是______
A.民族意识
B.民族感情
C.民族语言
D.民族习惯
A
B
C
D
B
[解析] 民族感情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的体验,它是民族向心力的支柱。
8. “王子一定是潇洒、英俊、富有的”,指的是个体心理定势中的______
A.近因效应
B.移情效应
C.经验效应
D.首因效应
A
B
C
D
C
[解析] 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9. “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故事体现的暗示表现形式是______
A.他人暗示
B.自我暗示
C.反暗示
D.正暗示
A
B
C
D
B
[解析] 自我暗示是自己对自己发出的暗示,它也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无意的自我暗示大多具有消极的倾向,通常表现为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体力,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有成见、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不能在现在的环境中继续工作等等,《晋书·乐广传》中记述的“杯弓蛇影”是无意自我暗示的典型。
10. “选取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意指组织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时应遵循______
A.有用原则
B.新颖原则
C.健康原则
D.真实原则
A
B
C
D
D
[解析] 消息的内容有真实、虚假和不确定之分。把内容虚假的或不确定的消息作为信息发布,这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哗众取宠,长此以往必然失去公众的信任。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甚至偶尔的一次信息发布失误,有时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要选取内容真实的消息。
11. 公关策划的首要原则是______
A.尊重客观事实原则
B.目标针对性原则
C.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D.灵活创新原则
A
B
C
D
C
[解析] 公众利益优先:公关策划必须遵循尊重公众,尊重组织,尊重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做法,以公众的需求为需求是策划者的追求。
12. 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营利性组织发布的劝导性内容的常用形式是______
A.社论
B.评论
C.倡议书
D.广告
A
B
C
D
D
[解析] 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政党、政府及其他非赢利性组织发布的劝导性的内容,往往以社论、评论、倡议书的形式出现,而赢利性组织发布的此类内容,则多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出现。
13. 有限效果论又称______
A.子弹论
B.适度效果论
C.弱效果论
D.强大效果论
A
B
C
D
C
[解析] 有限效果论又称弱效果论,首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纽约大学教师霍普·克拉伯。
14. 根据交往的自觉程度,交往可分为______
A.有意识交往和无意识交往
B.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C.言语交往和非言语交往
D.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
A
B
C
D
A
[解析] 根据交往的自觉程度,交往可分为有意识交往和无意识交往。
15. 提出“社会交换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______
A.舒茨
B.霍尼
C.霍曼斯
D.费斯廷格
A
B
C
D
C
[解析] 社会交换论的创始人乔治·霍曼斯生于美国波士顿。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学派所说的社会角色或社会结构。他说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
16. 判断是对事物特征判定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的两种形式是______
A.宏观判断和微观判断
B.有意判断和无意判断
C.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
D.直觉判断和复杂判断
A
B
C
D
D
[解析] 判断是对事物性状有所断定的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主要有直觉判断和复杂判断两种。
17. 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______
A.海德
B.艾宾浩斯
C.梅奥
D.洛钦斯
A
B
C
D
C
[解析] “社会人”假设,以著名的“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约的理论为代表,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社会的人”,组织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比经济刺激具有更大的驱动行为的作用。
18. 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
B.组织的目标
C.组织的利益
D.组织领导人
A
B
C
D
B
[解析] 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组织的目标是影响凝聚力的关键因素。组织的利益是影响凝聚力的最直接的因素。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一个组织凝聚力的高低,与这个组织的领导有直接的关系。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对组织凝聚力有影响。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19. 将“双向道”哲学思想嫁接入公关的公关实践家是______
A.利昂·费斯廷格
B.爱德华·伯奈斯
C.乔治·赫伯特
D.艾维·李
A
B
C
D
D
[解析] 将“双向道”哲学思想嫁接入公关的公关实践家是艾维·李。
20. 人为了一定的目的,并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______
A.意志
B.情绪
C.个性
D.情感
A
B
C
D
A
[解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创新性原则
E.比较性原则
A
B
C
D
E
ABCD
[解析]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1)客观性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公共关系活动,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2)科学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创新性原则。坚持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长盛不衰;才能使我国的公共关系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2. 价值取向类型包括______
A.功名型价值取向
B.事业型价值取向
C.安逸型价值取向
D.享乐型价值取向
E.奉献型价值取向
A
B
C
D
E
ABCDE
[解析] 价值取向类型包括:(1)功名型价值取向,以获取功名为特征。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人,往往沉湎于精神世界中,为功名而割舍其他的兴趣爱好。(2)安逸型价值取向,以维持安稳太平的生活为特征。具有这类价值取向的人往往要求不多也不高,无忧无虑,平衡性较好。(3)享乐型价值取向,以追求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为特征。具有这类价值取向的人工作上不大有进取心,精力主要放在个人享乐方面。(4)事业型价值取向,以献身事业为特征。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人对个人利益考虑较少,一心扑在工作上,一般来说品德高尚,不逾规矩,受人敬重。(5)奉献型价值取向。
3. 公关传播效果的层次性包括______
A.认知层次的传播效果
B.情感层次的传播效果
C.意志层次的传播效果
D.态度层次的传播效果
E.行为层次的传播效果
A
B
C
D
E
ABDE
[解析] 对于公共关系工作者来说,由于各类传播形式都要使用,更应该了解传播发生作用的不同层次。针对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公关传播的目标评估,传播对于受者的影响可以达到四种程度,即认知层次、情感层次、态度层次和行为层次,也就是四层次传播效果。
4. 组织成员的公众意识是通过组织成员公关行为特性来体现的,这些特性包括______
A.广泛性
B.间接性
C.有效性
D.计划性
E.主动性
A
B
C
D
E
ACDE
[解析] 有没有公众意识和有什么样的公众意识,是在公共关系主体的公共关系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说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辨别组织团体中的公众意识:广泛性、有效性、计划性和主动性。
5. 公关人员应具有的角色意识体现在______
A.服务意识
B.创新意识
C.危机意识
D.互利意识
E.长远意识
A
B
C
D
E
ABCDE
[解析] 公关人员应具有的角色意识体现在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互利意识合长远意识方面。
三、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群体心理特征
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
2. 个体心理定势
是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事人个体心理素质的心理定势。
3. 暗示
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的信息,对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公众自然而然地接受-定的意见、观点或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的方法。
4. 间接感染
是指通过语言或形象等媒介物(如报告、讲演、新闻报道等)所产生的感染。
5. 公关交往
指社会组织的公关人员围绕特定的公关目标,与公众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沟通意见和施加影响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公关活动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人际交往。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的内容。
①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
②技术监督系统;
③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④与上级之间的关系;
⑤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⑥薪金;
⑦工作安全;
⑧个人的生活;
⑨工作环境以及地位。
2. 简述骚乱的特点。
突发性;发泄性;交互感染性;破坏性;短暂性。
3. 简述公众舆论的特征。
评价性;公开性;冲突性;煽动性;滞后性。
4. 简述公关交往的特征。
①公关交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公关交往的对象具有可变性;
③公关交往双方具有主观性。
5. 简述集体意识的形成环节。
集体意识的形成一般是通过如下三个环节实现的:
①组建集体的外在形式——某种社会组织;
②明确组织承担的共同任务和行为规范;
③在持续的集体意识的灌输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危机公关的心理策略。
(1)迅速展开调查,掌握情况。
①运用最有效的调查手段,迅速查明事件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现状等基本情况。
②查明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③查明事件受牵涉的公众范围。
(2)保持镇定报道真实。
(3)谨慎考虑,果断决策。
(4)因人制宜,分别处理。
2. 试述公关传播效果提高的心理策略。
①慎重选择信息传播者。
②预热策略。
③合理安排传播方式和传播技巧。
④了解组织的消费者。
⑤重视情境因素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
10分。
20世纪40年代末,当索尼公司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时,它宣称的目标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这一理念维系和激励了无数员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半个世纪后,索尼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把一个街道小企业做成了名列世界500强的巨型跨国公司。
请回答:
1. 索尼公司是如何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
确立理念。
2. 除此之外组织凝聚力培养还有哪些手段?
其他手段有:
①树立起组织与员工是合作伙伴的理念。
②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
③唤起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④深挖内涵建设特色组织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2
3
4
5
五、论述题
1
2
六、案例分析题
1
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