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佳答案。)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患者,女,67岁,消瘦,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有触痛,局部有硬结,并在表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水疱,请问:2.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如下:
①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长期卧床导致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这是压疮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2)摩擦力:患者在床上活动时床单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切力: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相对性移动所引起。
②营养状况:患者消瘦,皮下脂肪减少,骨隆突处受压明显。
③潮湿:因大小便失禁,局部皮肤潮湿受刺激,使皮肤表层保护能力下降,易继发感染。
④年龄:患者为老年人,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皮肤易损性增加。
3. 请列出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①防止局部继续受压。
②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的刺激。
③用红外线照射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④加强营养的摄入。
⑤对未破损的小水疱要减少摩擦,防止破溃,促使水疱自行吸收;大水疱可先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然后涂以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
⑥尿失禁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2000ml/d),入睡前限制饮水;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4)指导患者锻炼盆底肌肉力量;
5)外部引流或留置导尿。
患者,男,65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恶心、呕吐2h。患者于2h前因饱餐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自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半小时前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淋漓,遂来本院急诊。患者近10多年来,有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史,有冠心病及高血压家族史。护理体检体温36.6℃,脉搏9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70/50mmHg。烦躁不安,口唇微绀,四肢湿冷。心率105次/分,不规则,可闻及室性期前收缩8~10次/分,心前区第一心音低钝。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 作出该病例的初步医疗诊断。
该病例的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源性休克。
6. 提出2个主要的护理诊断、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主要的护理诊断、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①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1)绝对卧床,CCU监护;2)心理护理,增强治疗信心;3)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4)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溶栓治疗护理。
②心排血量减少:与心肌广泛坏死、致收缩力减弱有关。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取休克体位;3)高流量吸氧;4)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的抢救护理。
7. 请叙述近侧空肠肠瘘的病理生理和腹膜炎期的护理措施。
(1)近侧空肠肠瘘的病理生理:
消化液外漏发生脱水,丢失的电解质主要是Na
+、K
+、

,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低钠低钾血症。消化液的流失伴随消化酶和蛋白质的丢失,加之创伤和感染造成分解代谢增加,患者营养不良。消化液引起腹腔感染和皮肤糜烂。
(2)腹膜炎期的护理措施:
①禁食、胃肠减压。
②维持体液平衡。
③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与体征、出入量、血生化和血气分析检查等。
④控制感染措施:半坐卧位、腹腔双腔管引流和腹腔灌洗护理(调节负压、引流通畅、灌洗量与速度、温度、观察等)、合理应用抗生素。
⑤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饭食情况要根据患者病情、状态而定。
⑥瘘口周围皮肤护理的措施。
⑦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