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岩土工程勘察(十二)
一、多项选择题
1. 下述指标中
是在试验室直接测定的指标。
A.含水量
B.相对密度
C.质量密度
D.饱和密度
A
B
C
D
ABC
2. 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时,下述
不正确。
A.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时,试验标高处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B.当基底压力相同时,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的增加成正比
C.总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为0.04时即认为土体已经破坏,可终止试验
D.载荷试验后可分级卸荷,观测回弹值
A
B
C
D
BC
3. 下列
属于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A.片麻理
B.水平层理
C.波状层理
D.交错层理
A
B
C
D
ABC
4. 下述地貌类型中
为构造、剥蚀地貌。
A.中山
B.丘陵
C.山间凹地
D.河间地块
A
B
C
D
AB
5. 黏性土的崩解性可用下列
指标来表示。
A.崩解速度
B.崩解时间
C.崩解力
D.崩解特征
A
B
C
D
ABD
6. 在土样压缩试验时,可绘制e—P曲线即压缩曲线,下述
是有可能与曲线有关的。
A.压缩系数
B.压缩模量
C.回弹指数
D.滞回圈
A
B
C
D
ABD
7. 进行载荷试验时,下述
可以判定为土体的比例极限。
A.P—S曲线初始直线段的终点
B.P—S曲线尾部直线段的终点
C.lgP—lgS曲线上转折点对应的荷载
D.P—△P/△s曲线上转折点对应的荷载
A
B
C
D
ACD
8. 下列( )为冰蚀地貌。
A.冰斗
B.幽谷
C.冰前扇地
D.石芽残丘
A
B
C
D
ABC
9. 黏性土的渗透性受下列
因素影响。
A.黏性土的粒度成分
B.黏性土的厚度
C.黏性土的结构及构造
D.黏性土中孔隙溶液的交换阳离子成分及浓度
A
B
C
D
ACD
10. 下列( )为海成地貌。
A.河口三角洲
B.砂坝和砂堤
C.泄湖和海滨沼泽
D.砂嘴
A
B
C
D
BCD
11. 地基土的主要动力参数为
。
A.地基刚度
B.刚度系数
C.阻尼比
D.参振质量
A
B
C
D
ACD
12. 下列
属于山麓斜坡堆积地貌。
A.洪积扇
B.坡积裙
C.山前平原
D.剥蚀残山
A
B
C
D
ABC
13. 下列
方法为直流电法勘探方法。
A.电测深法
B.电剖面法
C.中间梯度法
D.电磁法
A
B
C
D
ABC
14. 土中的原生矿物包括下列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D.蒙脱石
A
B
C
D
ABC
15. 下述钻探方法中
为岩芯钻进方法。
A.土层圆筒形钻头冲击钻进
B.孔底全面钻进
C.钻粒钻进
D.金刚石钻进
A
B
C
D
ACD
16. 风化作用包括( )。
A.日照和机械破碎
B.水的腐蚀和冰裂作用
C.根劈作用
D.接触交代作用
A
B
C
D
ABC
17. 下列
为褶皱的基本要素。
A.轴与轴面
B.走向与倾向
C.翼与翼角
D.脊
A
B
C
D
ACD
18. 下列
为河流堆积地貌。
A.冲积平原
B.湖泊平原
C.河口三角洲
D.沼泽地
A
B
C
D
AC
19. 下列
为断层的基本要素。
A.断层面
B.断层面的走向线和断层面的倾向线
C.总断距
D.断层的性质
(E)垂直断距、地层断距和水平断距
A
B
C
D
ABC
20. 下列关于毛隙水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引起毛隙水上升的力为孔隙水膜表面的张力
B.卵石及碎石类土中一般无毛隙水
C.毛隙水的上升高度只能通过实测获得
D.粉土的毛隙水上升高度一般大于粗砂土
A
B
C
D
ABD
2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一般包括
勘察阶段。
A.可行性研究勘察
B.初步工程地质勘察
C.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D.施工勘察
A
B
C
D
ABC
22. 下述指标中
为黏性土的可塑性指标。
A.饱和度
B.活动度
C.含水比
D.液性指数
A
B
C
D
BCD
23. 下述
堆积作用为大陆流水堆积作用。
A.冰水堆积
B.洪水堆积
C.泉水堆积
D.湖泊堆积
A
B
C
D
BD
24. 圆锥动力触探的触探指标包括下述
。
A.触探曲线
B.触探捶击数
C.动贯入阻力
D.侧摩阻力
A
B
C
D
BC
25. 下述关于土的承载比试验的叙述中
正确。
A.贯入柱的直径为100mm
B.应分别计算贯入深度为2.5mm和5mm时的承载比
C.贯入深度为5mm时标准荷载强度宜取10500
D.贯入测试结束后,宜对土样进行浸水膨胀试验,测定土样的吸水膨胀量。
A
B
C
D
BC
26. 基坑坑底发生突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
。
A.基坑侧壁渗水严重,坑底水大量聚集
B.坑底出现网状或树枝状裂缝,地下水从裂缝水涌出
C.基坑底出现流砂现象
D.基坑底发生喷水冒砂现象,使基坑积水,地基土扰动
A
B
C
D
BCD
27. 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分类时主要考虑下述
因素。
A.风化程度
B.坚硬程度
C.完整程度
D.岩石成因
A
B
C
D
BC
28. 下列
因素对土体的压缩性有影响。
A.矿物成分
B.结构状态及构造特征
C.土体的受力历史
D.加荷速率及荷载性质
A
B
C
D
BCD
29. 下述地貌类型中
为冰碛地貌。
A.冰斗
B.冰水阶地
C.冰前扇地
D.幽谷
A
B
C
D
BC
30. 影响标准贯入试验的因素有很多,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
A.钻杆长度较大时,由于贯入时钻杆弯曲及一贻壁而消耗能量使得实际贯入能力下降而使得实测标贯击数偏高
B.由于土的自重压力增加,相同密度的土体标贯击数偏高
C.标准贯入击数与地下水无关
D.饱和粉细砂的密度不同时,对标准贯入击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A
B
C
D
ABD
31. 下列( )属于地下水。
A.潜水
B.承压水
C.上层滞水
D.结构水
A
B
C
D
ABC
32. 软土具有下列
工程性质。
A.触变性和流变性
B.高压缩性和低强度
C.低透水性
D.均匀性
A
B
C
D
ABC
33. 钻探的观察、描述和编录工作主要应包括
。
A.岩芯的观察、描述和编录工作
B.钻进动态的观察和记录工作
C.地下水的观测和记录工作与孔内原位测试的记录工作
D.钻探机械的使用寿命
A
B
C
D
ABC
34. 泥浆钻进中泥浆的作用为
。
A.护壁、堵漏的作用
B.携带、悬漂与排除岩粉的作用
C.冷却钻头、润滑钻具的作用
D.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的作用
A
B
C
D
ABC
35. 下列( )为岩浆岩。
A.花岗岩
B.辉绿岩
C.砾岩
D.板岩
A
B
C
D
AB
36. 下列
不适用采取冲击钻探方法。
A.黏性土
B.粉土
C.砂土
D.碎石土
A
B
C
D
BCD
37. 采取不拢动土试样的方法包括
。
A.击入法
B.压入法
C.回转法
D.爆扩法
A
B
C
D
ABC
38. 下述对压水试验P—Q曲线说法中
不正确。
A.A型P—Q曲线升压曲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降压曲线与升压曲线基本重合
B.C型曲线升压曲线凸向P轴,降压曲线与升压曲线不重合,呈顺时针环状
C.D型曲线表明压水过程中裂凉面而受到冲蚀
D.E型曲线表明压水过程中裂凉有扩张
A
B
C
D
BD
39. 黏粒表面电荷的形成主要有以下
作用。
A.氧化作用与还原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颗粒表面分子离解作用
D.同晶替代作用
A
B
C
D
BCD
40.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主要勘探方法为
。
A.动力触探工作与静力触探工作
B.物探工作与钻探工作
C.坑槽探工作
D.室内试验工作
A
B
C
D
ABC
41. 下述( )为下降泉。
A.悬挂泉
B.侵蚀泉
C.断层泉
D.接触泉
A
B
C
D
ABD
42. 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时,实地测绘的方法一般采用
。
A.路线法
B.相片成果法
C.布点法
D.追索法
A
B
C
D
ACD
43. 下列( )为少年期河谷地貌特征。
A.河曲
B.隘谷
C.峡谷
D.牛轭湖
A
B
C
D
BC
44. 下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
属于电磁法勘探方法。
A.充电法
B.频率测深法
C.激发极化法
D.探地雷达
A
B
C
D
BD
45. 考虑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时,其评定标准包括下述
方面。
A.工程重要性等级
B.工程投资额
C.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D.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A
B
C
D
ACD
46. 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A.地层、岩性与地形、地貌
B.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C.自然地质现与工程地质现象
D.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A
B
C
D
ABC
47. 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
。
A.算术平均法
B.平行断面法
C.三角形法
D.等值梁法
A
B
C
D
ABC
48. 原位水文地质测试方法包括下述
。
A.地下水水质测定
B.地下水流向测定
C.地下水流速测定
D.注水试验
A
B
C
D
BCD
49. 对于抽水试验下述
说法是错误的。
A.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时,主孔水位降深不宜小于含水层厚度的1/3
B.降落漏斗的水平投影为图形或接近图形
C.正规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最大降深宜接近设计动水位
D.如S—Q曲线较陡,即水位降深较大而总流量较小时,说明含水层颁布范围小、渗透性差、补给条件差
A
B
C
D
AB
一、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