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题古诗文填空6.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7. 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予独爱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9.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学常识填空10. 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______。
11.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______,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
12. 但丁的______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13. 阿巴贡是法国戏曲作家莫里哀的作品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性格反映出法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
二、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拔清波。
1. 这首诗的韵脚是哪些字?押韵的好处是什么?
韵脚字:鹅、歌、波;押韵的好处:易于记诵,朗朗上口,很有韵味。
2. 简要赏析诗中“鹅”的形象。
“鹅”的形象:
(1)形象逼真,如“曲项”“白毛”“红掌”;
(2)天真可爱,如“向天歌”;
(3)与环境融为一体,如“浮绿水”“拨清波”。(意思对即可得分)
3. 现代诗赏析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徐志摩的这首小诗。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这首诗抓住特定情景中刹那间闪现的意趣,借助于比喻和想象,传神地写出一位日本姑娘与朋友道别时的特有神态,以水莲花的姿态这一意象来喻日本姑娘的深情、温柔和娇羞。人似花,花似人,人与花浑然一体,境界迷离恍惚,“不即不离”。诗中又用“蜜甜”来表现“忧愁”,突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显得细腻而又微妙。
四、课程理论题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填写以下空格。1.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注重______,注重______;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3~4年级)规定,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______和______查字典、词典。
3.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紧密结合。
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
五、教学实践题1.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写作课上的教学案例片段:
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说说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百分之百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为了方便老师进行比较选择而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2.
花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内容,请根据课文,设计一个精读教学片断。
(大屏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什么是花钟。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
生:懂了。
师:还有吗?
生:我读懂了花钟有什么用?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过渡:那课文中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大致在几点钟开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
师:课文里介绍的鲜花有些是我们没见过的,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文中花的图片)
师:你们读完了第一段,说说哪句话写得好?好在哪里?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我认为第二句话写得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觉得哪句写得美?
生:第二句。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不美。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能。(学生读句子: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对前生:请你再试着读一读。
前一学生读句子。
师: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同样是写“花开了”,文中却把它们写得这样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边读边想象一下这花开放的样子,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喜欢的句子。
教师指名读,并让生说说花开放的样子像什么。
前生读,并说明牵牛花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
师: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手部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哎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她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
师:谁还想读?
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都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一个美丽、可爱的花仙子,来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这段话)
六、写作表达题1.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带着微笑出发
带着母亲的微笑出发
每天清晨,我去上学,母亲总是用期待的微笑送我出门,直到我消失在村头的拐弯处……夕阳西下,百鸟归巢,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满载而归,母亲仍在家门口微笑着迎我。
母亲的微笑是最自然、最纯朴的。母亲的微笑,是理解,是期待。带着母亲的微笑出发,前进的路上将永远充满温情……
带着老师的微笑出发
老师宣布考试成绩了,而我这个一向不怕考试的所谓高手,却只得了68分。当老师念到我的分数时,我的脸热辣辣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样的超低水平发挥,令我自尊全无,往日的自信更是跑得无影无踪。我感到全班同学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我把头埋得很低,更不敢看老师。
老师走到我身边,我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瞟了一眼,没想到,他的脸上竞然挂满了微笑,是老师对学生常有的那种微笑!老师虽然没说一句话,可我读懂了。老师的微笑是对我的默默鼓励,是对我心灵的慰藉。带着老师的微笑出发,求学路上将永远充满希望……
带着同学的微笑出发
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我向同桌请教。当时同桌要去参加一场球赛,就微笑着对我说:“这道题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你先自己想想,如果想不出,等我比完赛,回头再告诉你。”说完,同桌就走了。我当时很生气,只好一个人苦思冥想。经过认真思考,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但对同桌却产生了误解,我怪他不帮助我,太自私。好长时间,我对同桌不冷不热,遇到难题,再也不向他请教,常独自埋头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同桌知道我在怪他,却毫不在意我对他的态度,每天仍然微笑着跟我打招呼。面对同桌真诚的微笑,我不得不检讨自己。后来反过来一想,明白了:同桌这样做其实是在帮我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错怪了他。带着同学的微笑出发,理想的路上将永远充满友爱……
带着邻居的微笑出发
暑假里,我家对面搬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平时,我见她生活起居极不方便,就每隔一天帮她买一次菜,一周帮她做一次大扫除。每次干完活,老奶奶都还我以微笑,我知道,那是老奶奶对我的感谢和夸奖。带着邻居的微笑出发,未来的路上将永远充满温馨……
微笑真好!愿生活中时时有微笑,处处有微笑!
朋友,请带着微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