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10分)1. 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教授法、谈话法(提问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2. 写出《雨花石》的旋律高潮部分(8小节)。简、线谱均可。
(1)简谱

(2)线谱

二、论述题(10分)1.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开路先锋》等都是聂耳创作的群众歌曲,请分析这些群众歌曲的艺术特色。
群众歌曲一般是指演唱技巧难度不大、与政治生活有关、适合群众集体演唱的歌曲。演唱形式主要为齐唱,亦有小型合唱、轮唱、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等。音乐结构简单,音域不太宽,可不用器乐伴奏。群众歌曲在我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中曾发挥了极大地宣传与鼓动作用。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
(1)鲜明的音乐形象。聂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次准确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觉悟着、斗争着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
(2)强烈的时代气息。歌曲题材紧扣社会现实,反映抗日救亡和民众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
(3)新颖的创作手法。聂耳直接从生活体验中概括、提炼、创造音乐音调,采用不匀称的曲体结构,使得乐曲具有动力性和节奏感;句式丰富多变,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短促有力,富于战斗精神;巧妙地运用休止,造成意外的停顿,加强音乐的紧迫感。
三、案例分析(15分)1. 唱歌课《同一首歌》。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教师采用独唱、对唱、小组唱、全体齐唱等多种形式唱了一遍又一遍,但每遍都没有歌唱情感和歌唱技能上的任何提示和要求(如情绪、表情、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结果重复演唱了许多遍后,不仅学生的歌声不见起色,而且大家均流露出厌倦之感。
请思考,演唱为什么会一遍比一遍乏味?
这种教学现象,反映了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问题。很明显,上述课例存在音乐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鲜明的指向性与达成性设计的问题。只重教学形式,就会有活动没体验,有形式没内容,一首歌毫无目的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教学缺乏有效性。其实,重复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明确的指向性和达成性,就是说,音乐教学需要的是那种目标明确、活动指向清晰、充满创造意识的重复。这一现象说明执教教师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在新课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设计。因为音乐课程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体现在音乐教学目标上,音乐教学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在学段、学年、学期和学时等目标上。因此,要重视音乐教学目标的潜效应,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中,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