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类模拟40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体现的人生态度是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态度的主要内容。正确选项是D。
2.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A.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然所具有的价值
D.他人的活动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故本题选A。
3. 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上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正确选项是A。
4.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B.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D.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故本题选C。
5. 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
A.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
B.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
C.为他人服务的过程
D.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价值的内容,正确选项是D。
6. 爱因斯坦曾评价居里夫人:“在道德层面上讲,她创造的价值也许比她的才智所创造的价值更大。”这句话体现了价值评价的哪种原则?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的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的统一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A
B
C
D
B
7.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句话表明
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做的贡献
C.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D.人生价值就是社会价值
A
B
C
D
B
[解析] 本题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考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D项是错误观点,可以排除。A项和C项是正确观点,但是和题干无关。故正确选项是B。
8. 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一个人对未来人生的希望、理想或要求,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的最终目的。那么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是
A.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B.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C.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客观地认识自己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前提,正确选项是D。
9.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
A.个人与他人的自然关系
B.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C.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竞争关系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的关键,正确选项是C。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相处的原则是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A
B
C
D
A
11. “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这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针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写的自传的辛辣评价。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没错,他的确吃鞋子了。不过,鞋子的质地不同寻常,主持人吃下的是总统夫人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这一故事体现了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互助原则
B.宽容原则
C.诚信原则
D.平等原则
A
B
C
D
B
[解析] 本题通过案例考查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的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第二,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第三,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正确选项是B。
12.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A.谦让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
C.互助原则的要求
D.友爱原则的要求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原则。正确选项是B。
1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个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保障个人利益实现的是
A.社会整体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需要
D.社会性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选项是A。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中介是生产劳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
A.人与组织关系的和谐
B.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C.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D.人与集体关系的和谐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选项是B。
二、多项选择题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与法制观
A
B
C
D
BCD
[解析] 本题是对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的变更考点“人生观的科学内涵”的考查。具体考查人生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科学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树立的,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的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
2.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对立统一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B.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D.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AB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对立统一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故本题选ABD。
3.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其重要作用是
A.决定人生道路
B.决定人生态度
C.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决定世界观
A
B
C
D
ABC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的原因。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故本题选ABC。D项错误,应该是世界观决定人生目的。
4. 说起中国梦,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水稻长得能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一个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能尽快实现。这就是我的梦粮食安全的梦。”2010年是袁隆平80寿辰,温家宝总理致贺信讲道:“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袁隆平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A.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B.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与自己的祖国有密切的联系
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D.爱国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
A
B
C
D
ABC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考试题,通过伟大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考查第1、2、3章的内容的综合。这种题型,只要是和题干有关的正确观点都可以选,本题选ABC。D项中的拥护祖国统一关系的观点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不选。
5.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主要表现是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自身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身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D.社会对他人的尊重和满足
A
B
C
D
BC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内容。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A项是社会价值,D项错在“他人”。故本题选BC。
6.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进步
C.看一个人是否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看一个人是否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A
B
C
D
AB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故本题选AB。C项和D项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
7. 人生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是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人生价值的科学方法,正确选项是ABCD。
8. 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是
A.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C.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D.立足于现实
A
B
C
D
A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正确选项是AB。C、D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故不选。
9. 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是
A.从个人自身条件出发
B.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C.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D.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包括个人的自身条件;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自强不息的精神。正确选项是ABCD。
10. 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有
A.通过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B.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D.通过实现自我价值
A
B
C
D
ABC
11. 爱因斯坦说:“我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C.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D.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自我价值,而是体现在社会价值上
A
B
C
D
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含义以及两方面内容。本题通过名人观点考查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区别的理解应用。人生价值包含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自我价值上,而是体现在社会价值上。因此选BCD项。
12.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
A.自我身心的关系
B.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要协调的几个关系,即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故正确选项是ABCD。
13.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有
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D.合理调控情绪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自我身心和谐的内容。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入际交往。故本题选ABCD。
14.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某大学学生药某驾车回家,途中将张某撞倒在地,下车后他发现受害人试图记车牌号,就拿出刀子将张某刺死。2010年12月7日,一男子持刀闯进西安某大学男生公寓行凶,致一死一伤。该男子和被害人是高中同学,因怀疑自己的女朋友被被害人所抢,故杀死了自己的同窗好友。这些案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要正视它们,不能逃避应付,否则会酿成惨剧
B.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
C.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大学生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D.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法律规范的教育
A
B
C
D
ABD
[解析] 本题通过药家鑫的案件考查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药家鑫的案件体现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生态度问题,以及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D。C项错在“最”字,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大学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不是最重要问题。
15. 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原则,选ABCD。
16. 竞争的积极作用是
A.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
B.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
C.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D.竞争可能使人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
A
B
C
D
ABC
[解析] 本题考查竞争的积极作用,选ABC。D项是竞争的消极作用,不选。
17.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要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措施,选ABCD。
18. 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B.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社会整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
D.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A
B
C
D
ABD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正确关系,选ABD。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是
A.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
B.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
C.人与社会之间融洽相处
D.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和谐的理念。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融洽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故本题选ABCD。
三、分析题
材料1
谈到人的价值,有一点许多人会困惑:万物都以其本身的品质来衡量,惟独人是例外。一匹马,我们赞扬的是它的矫健灵活,而不是它的鞍鞯;一条猎狗,我们赞扬的是它的速度,而不是它的项圈;一只鸟儿,我们赞扬的是它的翅膀,而不是它的牵绳或者脚铃。对于一个人,我们为什么不用他的品质去衡量呢?大群的随从、华丽的住宅、显赫的威望、丰厚的年金,这些统统是他的身外之物,而不是他的内在品质。
材料2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短暂的停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可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的全部幸福;然后是许多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悟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的向往着简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答案要点]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方法: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第四,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 在社会交往中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
[答案要点]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要做到①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②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③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④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要做到①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②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③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材料1
有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它们很焦急,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们取得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也不能独自享用。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着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多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喝个痛快。”夹在中间的第二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把油喝光了,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吗?我干嘛这么辛苦的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呢?我看还是把它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油那么少,等你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自己跳下缸里喝个饱。”
于是,第二只老鼠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开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底,浑身湿透,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它们再也逃不出油缸。
材料2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吗?
材料3
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1中的三只老鼠之所以都掉进油缸没有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三只老鼠都掉进油缸没有出来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竞争和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和合作是对立的关系。但从本质上看,两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而三只老鼠虽然考虑到了合作也付诸了实施,但是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互相猜忌,导致合作的中断,结果三败俱伤,得不偿失。
4. 作为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材料2和材料3给你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要点] ①要主动参与各种社会竞争,因为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提高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发展。②要注重合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要认识这些合作,并主动参与到合作过程中,因为只有参与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或者共赢。③要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自己的本领,这样才有参与竞争和合作的本钱。
材料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指出,面对日益趋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5. 运用人与自然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
[答案要点] ①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②人并不是消极的依存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趋于枯竭,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
③我国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却没有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这种开发思想和理念忽视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正在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6.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要点]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所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②要加强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③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关于资源开发相关方面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对危害自然的行为要大力惩罚,对保护自然的行为要鼓励和积极引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三、分析题
1
2
3
4
5
6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