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公共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9分)
1. 学生的发展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现在你是一名班主任,你将如何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1)互访;
(2)书面联系;
(3)召开家长会;
(4)成立家长委员会;
(5)举办家长学校;
(6)举办学校开放日;
(7)班级网络;
(8)家教咨询。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四、填空题1. 《步辇图》是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描绘了皇帝______接见吐蕃使臣______的情景,画中人物身份明显不同,气质各异,恰当地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心情仪态,是唐代历史画的代表作品。
2.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表现派”画家______的作品《呐喊》体现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呐喊。
4.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______的作品,精心细致地描绘了北方豪族韩熙载在政治上不得志、苦闷彷徨的忧郁心情。
5.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又称《画品》)中总结出的“六法”,主要是指: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6. 《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都以豪放的笔触和情感来表现人物形象,具有大写意风格,被称为“减笔画”。这两幅作品的作者是宋代画家______。
五、判断题2. 红黄蓝三色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的色彩来,而三者自身却无法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产生,因此我们称这三色为间色。
对 错
B
[解析] 红黄蓝是三原色,三原色自身无法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产生。
3. 《格尔尼卡》是著名野兽派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对 错
B
[解析] 《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6. 唐代是楷书大发展的时代,出现了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欧、柳、颜、赵,即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赵孟頫。
对 错
B
[解析] 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但不是唐代书法家。
七、综合题(本大题20分)
1. 以“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或“中国画的融合型和传统型”为题,进行阐述、分析,谈谈你对这方面的认识或理解。
沿着近代海派画家和岭南画派指示的两条道路,20世纪中国画逐渐形成两大类型:传统型和融合型。
传统型是指活跃在北京地区的京派画家和上海江浙等地的画家。其中造就了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这样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反对摹古泥古,力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尊重艺术个性,将传统绘画推向了高峰。
融合型主张中西融合,革新中国画。除岭南画派“二高一陈”外,刘奎龄、刘海粟、徐悲鸿、蒋兆和、朱屺瞻、丁衍庸、李可染等,也是主张中西融合、革新中国画的代表。影响最大的当推徐悲鸿学派。另外,融合型画家中还有林风眠、陈之佛、张大千等,其中以林风眠最为突出。
传统型与融合型二者的特点:(1)在表现上,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讲究“骨法用笔”,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意境上,传统中国画尚写意。讲究气韵、追求意境,遵循写形是为了传神。(2)融合型中国画,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融合了西画对光影、虚实、体积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和表现空间,在这一点上是有意义的。
纵观以上内容可知,不管是传统型还是融合型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我们对待二者不能片面的肯定或者否定,要能融合二者之长,兼而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