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 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镇的玉龙是______的杰出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玉龙形象。
2. 佛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分为佛教壁画、______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4. 清“四僧”中______和______与安徽诸画派存在密切关系。
5. 荆浩《笔法记》中提出的六要是______、______、______、景、笔、墨。
6. 用笔是中国画的技法,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______。
7. 以“画绝、才绝、痴绝”著称的东晋画家是______,他的传世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
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8. 绘画作品______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作者达利是20世纪______最为知名的画家。
9. 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了______、______和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
10. 清初“四王”分为两派,即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娄东派和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虞山派。
五、教学片断设计题(本题15分)1. 请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印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具准备:
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一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
六、图示题(本题12分)1.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画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图案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是以一个简单的图案单元,向两个方向或四个方向发展,成为带状的图案,或成为有一定篇幅的图案面。这种组织形式下产生的图案有秩序的美感。具体作图略,可按照题目要求自由发挥。
七、美术创作题(本题15分)1. 用速写线描的方式画一幅《人物与环境》的范画。
要求:构图、比例正确,人物与环境搭配合理,线条流畅。
[答题要点]
(1)把握主题,主体形象即是速写的中心。其他的与主题有关的人、物、景都是从属的,是为突出主题、烘托主体服务的,不能抢了主体形象的位置。
(2)合理布局,在人与人、人与物在布局上,要有主次,以突出主体,构成画面中心;要有呼应,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性和表现力。在画面构成的布局上,要注意疏密、虚实,以及形象与空间的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