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判断题1.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对 错
B
[解析]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统一,而不是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
2. 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对 错
B
[解析] 课程资源不仅仅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包括教师自身、学生以及教学过程。
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对 错
B
[解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是学生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
4.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对 错
A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5. 教育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对 错
B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它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