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2. 法国成人教育家赞科夫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对 错
B
[解析] 1970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5.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对 错
B
[解析] 题干的描述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12. 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相继负诱导。
对 错
A
[解析] 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晚上学习是兴奋过程,无精打采是抑制过程,因此是由兴奋过程引起的抑制过程,属于负诱导;并且两个过程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过程发生在前一天晚上,抑制过程发生在第二天,所以是相继负诱导。
14. 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为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对 错
B
[解析]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表现为:(1)问题性;(2)过程性;(3)开放性。
15.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对 错
B
[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18. 性偏差属于性心理障碍。
对 错
B
[解析]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20. 教育法规的价值可以分为目的价值和效果价值。
对 错
B
[解析] 教育法规的价值具体可以区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在上课时往前排同学后背贴字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的窗户玻璃……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办法,请你帮我严格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交流。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1. 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
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材料中的小辉在新的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体现了可塑性特点。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新班主任对小辉父亲说的话表明该班主任认识到小辉处在发展过程中,后来小辉能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与班主任的指导分不开的。
2. 联系案例,分析在德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就材料内容而言,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原则有: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在所有人都认为小辉调皮的时候,新班主任并没有直接盖棺定论,而是在全面了解后,对小辉父亲说小辉很聪明,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最终,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小辉取得了成功。这表明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合理运用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②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班主任在了解小辉的过程中,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表明新班主任能够尊重信任小辉,并对小辉进行正确的指导。
3. 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把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
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试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1)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学习动机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②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由于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学习动机各有差异,教师就既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又要恰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①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巾,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②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③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2)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n向的因素非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个人因素,这是影响和决定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动机是否强烈的内部动因。②家庭的影响因素。父母及其家庭成员长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对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重要的外部力量。③社会因素。
(3)①案例中张晓、王宏业在不同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学习动机都是外部学习动机,但是动机强度不同。张晓为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学习动机强度过强;王宏业则因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学习动机逐渐减弱。②教师对于两位同学的学习行为的调节应从调节其学习动机的强度着手。教师一方面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创造、完善一些外部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对于张晓学习动机过强的行为,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其学习的意义,引导其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对王宏业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