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______。
2.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______、节拍、曲式、和声、速度和力度、音色、曲调、织体、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等。
3. 民歌就是民间歌曲,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 笛子独奏曲______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了丰收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5. 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就是把人的独特性、差别性与______表现出来。
6.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______。
7.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_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8. 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______。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 请写出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对音乐基本技能的表述。
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洋管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2. 简述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节奏与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它们在音乐中永远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节奏是总的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有规律地重复,节奏包含节拍的特点,但节拍却不能体现出节奏的全部意义,它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
3. 音乐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其创造力,并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其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少使用惩罚”。请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我同意这种建议。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使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时则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
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应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在日常教学中,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活跃,敢想敢做;多用批评来教育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沉默寡语,虽然班级纪律可能较好.但缺乏朝气。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2. 什么是新歌剧?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
新歌剧是五四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它借鉴西洋歌剧,又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秧歌、戏曲等)。
新歌剧《白毛女》由鲁迅艺术学院于1943年集体创作。它根据民间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改编,深刻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主题。其音乐创作成就主要有:
第一,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第五,准确而成功地以音乐塑造人物形象。
第六,大胆而又谨慎地借鉴了西洋歌剧经验。
1945年《白毛女》成功演出,成为中国新歌剧成型的标志,为后来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