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材料分类模拟17
单项选择题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对同一种料源,集料最大粒径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的集料时,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应取( )集料的水煮法试验为标准。
A.大于13.2mm
B.小于13.2mm
C.大于9.5mm
D.小于9.5mm
A
B
C
D
A
2. 密实一悬浮结构采用( ),这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差。
A.连续型密级配
B.连续型开级配
C.间断型密级配
D.间断型开级配
A
B
C
D
A
3.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低于该值的强度百分率不应超过( )。
A.5%
B.6%
C.10%
D.15%
A
B
C
D
A
4. 确定终凝时间是为了保证( )。
A.混凝土搅拌
B.混凝土运输
C.混凝土浇捣
D.施工进度
A
B
C
D
D
5. 一般来说,坍落度小于(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A.20mm
B.15mm
C.10mm
D.5mm
A
B
C
D
C
6. 采用相对用量表示法表示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如1:2.34:3.76:0.52,其中1为( )的比值。
A.细集料
B.粗集料
C.水
D.水泥
A
B
C
D
D
7.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每次插捣( )次。
A.15
B.20
C.25
D.50
A
B
C
D
C
8. 由于沥青没有明确的固化点和液化点,通常将规定试验条件下其硬化点和滴落点之间温度间隔的( )定义作沥青软化点。
A.87.21
B.0.8721
C.8.721
D.0.08721
A
B
C
D
B
9. ( )指标表征粘稠沥青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溶解度
A
B
C
D
A
10. 针入度范围在50~149之间的沥青,同一试样三次针入度平行试验结果极差的允许差值为( )(0.1mm)。
A.1
B.2
C.3
D.4
A
B
C
D
D
11.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
A.150mm×150mm×150mm
B.40mm×40mm×160mm
C.70.7mm×70.7mm×70.7mm
D.50mm×50mm×50mm
A
B
C
D
B
12. 已知标准差法适用于在较长时间内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性能保持稳定的混凝土质量评定。评定时应以连续( )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
A.三块
B.三组
C.九块
D.六组
A
B
C
D
B
13. 测定沥青10℃条件下的延度,应选择( )的拉伸速度。
A.1cm/min
B.2cm/min
C.4cm/min
D.5cm/min
A
B
C
D
D
14. 在水泥强度等级确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
A.不变
B.越小
C.越大
D.不定
A
B
C
D
B
15.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往往大于( )。
A.12%
B.15%
C.18%
D.20%
A
B
C
D
C
16.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应连续均匀加载,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加荷速度应采用( )MPa。
A.0.2~0.5
B.0.3~0.5
C.0.5~0.8
D.0.8~1.0
A
B
C
D
C
17. 一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别为40.4MPa、48.0MPa、52.2MPa,确定该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应为( )MPa。
A.46.7
B.48.0
C.46.9
D.46.8
A
B
C
D
B
18.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要求,当三个试件中任何一个测值与中值之差超过中值的( )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
A.10%
B.15%
C.20%
D.25%
A
B
C
D
B
19. 桥用C40的混凝土,经设计配合比为水泥:水:砂v碎石=380:175:610:1300,采用相对用量可表示为( )。
A.1:1.61:3.42:;W/C=0.46
B.1:0.46:1.61:3.42
C.1:1.6:3.4;W/C=0.46
D.1:0.5:1.6:3.4
A
B
C
D
A
20. 目前使用效果比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类改性沥青为( )。
A.SBS改性沥青
B.SBR改性沥青
C.SIS改性沥青
D.PE改性沥青
A
B
C
D
A
21. 工程中常用的( )是典型的密实一悬浮结构。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碎石
C.排水沥青碎石
D.沥青玛蹄脂碎石
A
B
C
D
A
22. 测定沥青延度,应将制备好的沥青试件连同底板移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恒温( )。
A.1~1.5h
B.1.5~2h
C.2~2.5h
D.3h以上
A
B
C
D
A
2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标准试件尺寸为( )。
A.100mm×100mm×400mm
B.100mm×100mm×550mm
C.150mm×150mm×400mm
D.150mm×150mm×550mm
A
B
C
D
D
24. 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只能检查出( )的影响。
A.游离CaO
B.游离MgO
C.石膏
D.SO
3
A
B
C
D
A
25. 测定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采用( )。
A.针入度法
B.压入法
C.贯入阻力法
D.流动度法
A
B
C
D
C
26. 按现行规范要求水泥混凝土试模应定期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 )个月。
A.一
B.三
C.四
D.六
A
B
C
D
B
27.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 )内完成。
A.63h
B.72h
C.90h
D.7d
A
B
C
D
B
28. 水泥安定性试验有争议时,应以( )为准。
A.试饼法
B.雷氏夹法
C.沸煮法
D.调整水量法
A
B
C
D
B
29. 测定同一试样沥青软化点,应平行试验( )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引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A.2
B.3
C.4
D.5
A
B
C
D
A
30.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中,( )对沥青的热稳定性、流变性和粘性有很大的影响。
A.沥青质
B.胶质分
C.饱和分
D.芳香分
A
B
C
D
A
31.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中,( )在低温能结晶析出,降低沥青的低温延展能力。
A.沥青质
B.饱和分
C.胶质分
D.蜡
A
B
C
D
D
32. 按现行技术规范,用于水泥混凝土的集料可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其中Ⅰ类集料用于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
A.>C60
B.<C60
C.C60~C30
D.<C30
A
B
C
D
A
33. 制备沥青延度试样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现行试验规程建议的配制比例为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3:1
D.3:2
A
B
C
D
B
34. 水泥采用分割法取样,对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 )kg。
A.2
B.4
C.6
D.8
A
B
C
D
C
35.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二者之差小于( )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
A.20
B.30
C.40
D.50
A
B
C
D
D
36. 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沥青试样应在温度不超过( )℃的条件下,仔细进行脱水至无泡沫为止。
A.70
B.80
C.90
D.100
A
B
C
D
D
37. 在水泥细度试验中,试验筛的标定要求为修正系数应在( )范围内,否则试验筛应予以淘汰。
A.1.0~1.2
B.0.8~1.2
C.0.8~1.5
D.1.0~1.5
A
B
C
D
B
38. 粘稠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要求为( )g/cm
3
。
A.0.02
B.0.002
C.0.03
D.0.003
A
B
C
D
D
39. 针入度指数PI为( )的沥青属于溶一凝胶型结构。
A.<-2
B.>+2
C.-1~+1
D.-2~+2
A
B
C
D
D
40. 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 )指标划分的。
A.针入度
B.软化点
C.延度
D.密度
A
B
C
D
A
41. 国家标准规定:袋装水泥检验时,每批的总量应不超过( )t。
A.100
B.200
C.400
D.500
A
B
C
D
B
42. 同一沥青试样针入度试验要求( )次平行试验。
A.1
B.2
C.3
D.4
A
B
C
D
C
43.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 )为指标。
A.抗压强度
B.抗弯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劈拉强度
A
B
C
D
B
44. 水泥28d强度应从水泥加水拌和开始算起,试件在28di( )内必须进行强度试验。
A.30min
B.45min
C.2h
D.8h
A
B
C
D
D
45. 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
A.越小
B.越大
C.越敏感
D.无变化
A
B
C
D
A
46. 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代号为( )。
A.P.I
B.P.II
C.P.O
D.P.P
A
B
C
D
A
47. 测定水泥3d强度,则3d龄期应从水泥加水拌和开始算起,试件应在3d±( )内进行强度试验。
A.15min
B.30min
C.45min
D.2h
A
B
C
D
C
48. 制备沥青针入度试验试样时,应将沥青注入盛样皿中,若采用小盛样皿,在15~20℃室温中冷却1~1.5h,然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 )。
A.1~1.5h
B.1.5~2h
C.2~2.5h
D.3h以上
A
B
C
D
A
49. 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当临近初凝时,应每隔( )min测一次;当临近终凝时,应每隔 ( )min测一次。
A.5,5
B.5,15
C.15,15
D.15,30
A
B
C
D
B
50. 在普通气候环境中配制普通水泥混凝土应优先选用(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水泥
C.矿渣水泥
D.粉煤灰水泥
A
B
C
D
B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