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拟建某工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固定资产部分投资估算表如表3-1所示。
表3-1 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费用名称 | 估 算 价 值 | 占固定资产投 资比例/% |
建筑工程 | 设备购置 | 安装工程 | 其他费用 | 合计 |
1 | 工程费用 | 6500 | 4150 | 710 | | 11360 | |
1.1 | 主要生产项目 | 2550 | 1750 | 110 | | 4410 | |
1.2 | 辅助生产项目 | 1800 | 1500 | 300 | | 3600 | |
1.3 | 公用工程 | 1200 | 600 | 200 | | 2000 | |
1.4 | 环保工程 | 300 | 200 | 100 | | 600 | |
1.5 | 总图运输 | 200 | 100 | | | 300 | |
1.6 | 服务性工程 | 150 | | | | 150 | |
1.7 | 生活福利工程 | 200 | | | | 200 | |
1.8 | 场外工程 | 100 | | | | 100 | |
2 | 其他费用 | | | | 380 | 380 | |
第1~2部分合计 | 6500 | 4150 | 710 | 380 | 11740 | |
其他费用按以下标准估计:
(1)基本预备费为工程费用与其他工程费用合计的10%。
(2)预计建设期内每年价格平均上涨率为6%。
(3)建设期为2年,每年建设投资相等,所有建设投资一律为贷款,贷款年利率为11%(每半年计息 1次)。
(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5%。
【问题】1.列式计算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际年贷款利率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2.计算该项目全部固定资产估算值。
1.基本预备费=11740×10%=1174(万元)

预备费=1174+1186=2360(万元)
投资方向调节税=(11740+2360)×5%=705(万元)

贷款利息=418+1302=1720(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11740+2360+705+1720=16525(万元)
(二)1. 某行业主管部门拟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在预测分析市场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制定本行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政策、布局规模等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该行业主管部门委托某工程咨询单位对该行业规划的咨询服务。
该工程咨询单位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规划内容的需要,采用逻辑框架法汇总和综合,在充分考虑政策、外部资源条件和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编写了规划咨询报告,并通过征求各方意见后,对其进行了修改后正式向该行业主管部门提交了规划咨询报告。
【问题】1.工程咨询服务中的规划研究分为哪几类规划?本案例中的规划咨询属于哪一类?
2.该工程咨询单位在规划咨询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简述规划咨询的工作程序。
4.逻辑框架法中的逻辑纲要包括哪几个层次?
5.逻辑框架在进行规划评价时的基本架构是怎样的?
1.工程咨询服务中的规划研究分为地区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等。本案例的规划咨询属于行业发展规划。
2.规划咨询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注重供需均衡、产业结构均衡和空间均衡;④注重相关规划的衔接性;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⑥规划前瞻性与操作性相结合;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⑧坚持独立、公正、科学、可靠的服务宗旨。
3.规划咨询的工作程序是:签订委托咨询合同,成立咨询项目组,制订工作大纲,现场调研和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报告初稿,与各方交换意见,修改并提交咨询报告。
4.逻辑框架法中的逻辑纲要包括目标、目的、产出和投入四个层次。
5,逻辑框架在进行规划评价时的基本架构是按照规划的基础,规划内容、规划目标、总目标四个层次分析规划要点、指标、优势条件和外部制约因素等。
(三)1. 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
2,预算投资400万元,建设工期为10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编制了招标文件,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招标申请书,得到了批准。
建设单位依照有关招标投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该工程在设计上比较复杂,根据当地建设局的建议,对参加投标单位的主体要求是最低不得低于二级资质。
拟参加此次投标的五家单位中A、B、D单位为二级资质,C单位为三级资质,E单位为一级资质,而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建设单位某主要领导的亲戚,建设单位招标工作领导小姐在资格预审时出现了分歧,正在犹豫不决时,C单位提议准备组成联合体投标,经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私下活动,建设单位同意让C与A联合承包工程,并明确向A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案,则该工程的中标将授予B单位。A为了获得该项工程,同意了与C联合承包该工程,并同意将停车楼交给C单位施工。于是A和C联合投标获得成功。A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A与C也签订了联合承包工程的协议。
【问题】1.简述施工招标的公开招标程序。
2.在上述招标过程中,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原因何在?
3.从上述背景材料来看,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
1.施工公开招标的程序一般为:
(1)由建设单位向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提出招标申请书;
(2)由建设单位组建符合招标要求的招标班子;
(3)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
(4)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
(5)投标单位申请投标;
(6)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
(7)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发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
(8)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
(9)接收投标文件;
(10)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标书;
(11)组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
(12)发出中标通知书;
(13)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2.该项目的建设单位的行为不合法。
理由: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了照顾某些个人关系,指使A和C强行联合,并最终排斥了B、D、E三家单位可能中标的机会,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违反了《招标投标法》中关于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的强制性规定。
3.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无效。
原因: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本案例中,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不符合对投标单位主体资格条件的要求,所以是无效的。
(四)1. 某集团公司为扩展业务,计划采购一批运输车辆,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方案是采购10辆进口车辆,每辆车辆的离岸价格是3万美元,海上运费和运输保险费为1500美元/辆,银行财务费率为5‰,外贸手续费率为1.5%,进口关税税率为22%,增值税的税率为17%,美元的银行牌价为每美元折合8.3元人民币,车辆的国内运杂费率为6000元/辆。假定其他税费暂不考虑。第二方案是采购14辆国产车辆才能达到同等效果,价格为20万元/辆,每辆需要交纳购置税等费用2万元。
每车的车辆操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为30000元/年,设备的使用寿命均为8年,8年内进口车辆和国产车辆均可行驶80万公里,8年后车辆报废,没有残值。
在运营期间,每辆进口车的燃油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计为0.7元/公里,每辆国产车的燃油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计为0.6元/公里。
上述财务数据中,除人工费、外汇汇率外,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进口车辆的劳动力影子价格转换系数按1.2计算,国产车辆按1.0计算,影子汇率转换系数为1.08,社会折现宰为10%。
【问题】1.估算单台进口车辆的购置费。
2.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计算进口和国产车每公里综合经济成本。
3.对上述两方案进行比选,推荐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1.估算单台进口车辆购置费:
进口车辆货价=30000×8.3=249000(元)
海上运输费及运输保险费=1500×8.3=12450(元)
进口关税=(249000+12450)×22%=57519(元)
增值税=(249000+12450+57519)×17%=54224.73(元)
银行财务费=249000×0.5%=1245(元)
外贸手续费=(249000+12450)×1.5%=3921.75(元)
进口车辆购置费=249000+12450+57519+54224.73+1245+3921.75+6000=384360.48(元)
2.国民经济评价:
(1)已知每台进口车辆的燃油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计为0.70元/公里,不用调整,关税和增值税为转移支付不必考虑。
进口车辆购置费用现值=(30000+1500)×1.08×8.34-1245+3921.75+6000=293532.75(元)
每公里分摊车辆的购置成本=293532.75×(A/P,10%,8)÷100000=0.55(元)
进口车辆:每台车辆每公里的人工费=30000×1.2÷100000=0.36(元)
因此三项合计每辆车每公里的经济成本为0.70+0.55+0.36=1.61(元)。
(2)已知每台国产车辆的燃油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计为0.6元/公里,购置税为转移支付不予考虑。
每公里分摊车辆的购置成本=200000×(A/P,10%,8)÷100000=0.37(元)
国产车辆:每台车辆每公里的人工费=30000÷100000=0.30(元)
因此三项合计每台车辆每公里的经济成本为0.6+0.37+0.30=1.27(元)。
3.10台进口车辆每公里的经济成本共计为16.10元;14台国产车辆每公里的经济成本共计为17.78元。
结论:因为10辆进口车每公里经济成本小于14辆国产车的,故方案一优于方案二,应该购置进口车。
(五)1. 某工程由A、B、C、D、E五个工程项目构成,它们计划投资分别为:120万元、200万元、280万元、 360万元、120万元,计划总工期为90天,进度计划如图3-1所示。

【问题】1.假设各工程每旬(10天)计划完成的工程量相同,请根据上述进度计划编制按工程划分的资金使用计划(用横道图法)。
2.假设各工程的实际进度如图3-1的虚线所示,虚线下方的数字表示实际发生的投资额,并假定实际进度每旬(10天)完成的工程量相同,计算三种投资参数值,并填入表3-2。
表3-2 投资计算表 单位:万元
工期(10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 | | | | | | | | | |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 | | | | | | | | | | |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 | | | | | | | | | |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 | | | | | | | | | | |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 | | | | | | | | | |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 | | | | | | | | | | |
3.根据表3-2分析第90天末的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以投资额表示)。
1.根据图3-1计算每10天的资金需要量。
A:120÷2=50(万元/10天);B:200÷4=50(万元/10天):C:280÷4=70(万元/10天);
D:360÷3=120(万元/10天);E:120÷3=40(万元/10天)。
编制该工程按工程划分的资金使用计划,如图3-2所示。

2.3种投资参数值如表3-4所示。
表3-4 投资计算表 单位:万元
工期(10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
110 |
110 |
120 |
120 |
190 |
190 |
160 |
40 |
40 |
|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 |
110 |
220 |
340 |
460 |
650 |
840 |
1000 |
1040 |
1080 |
|
工期(10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
100 |
100 |
100 |
110 |
90 |
110 |
90 |
90 |
30 |
30 |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 |
100 |
200 |
310 |
420 |
510 |
620 |
710 |
800 |
830 |
860 |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
100 |
100 |
110 |
110 |
110 |
190 |
150 |
150 |
30 |
30 |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 |
100 |
200 |
310 |
420 |
530 |
720 |
870 |
1020 |
1050 |
1080 |
3.(1)第90天末的投资偏差=830-1050=-220(万元),投资节约;
(2)第90天末的进度偏差=1080-1050=30(万元),工期拖延。
(六)1. 某拟建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主厂房工艺设备清单和询价资料,估算出该项目主厂房设备投资约4223万,主厂房的建筑工程费占设备投资的18%,安装费占设备投资的12%,该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备投资系数见表3-3。
表3-3 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备投资系数表 辅助生产项目 | 公用工程 | 服务性工程 | 环境保护工程 | 总图运输工程 | 工程建设其他费 |
9% | 12% | 0.7% | 2.8% | 1.5% | 32% |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6416万元(不含利息),贷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建设期3年,第1年投入30%,第2年投入50%,第3年投入20%。预计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3%,基本预备费率为10%。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劳动定员240人,年标准工资为1.5万元/人,年福利为工资总额的14%。年其他费用2082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82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9482万元。经营成本为 30877万元。年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5%计取(建设投资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全部形成无形及其他资产)。年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各项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45天,现金30天,应付账教 60天,原材料,燃料、动力90天,在产品3天,产成品20天。
【问题】1.试用系数法估算该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估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
3.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4.编制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1.主厂房投资:
主厂房投资=设备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
=4223×(1+18%+12%)=5490万元
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厂房投资+辅助生产项目投资+公用工程投资+服务性工程投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总图运输工程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
=5490×(1+9%+12%+0.7%+2.8%+1.5%)+5490×32%=6917+1757
=8674万元
2.建设投资: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1O%
=8674×10%=867(万元)
涨价预备费=

I
t[(1+f)
t-1]
第1年涨价预备费=6917×30%[(1+3%)-1)=62(万元)
第2年涨价预备费=6917×50%[(1+3%)
2-1]=211(万元)
第3年涨价预备费=6917×20%[(1+3%)
3-1]=128(万元)
建设期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1/2当年借款)×利率
第1年利息=6416×30%÷2×6%=58(万元)
第2年利息=(6416×30%+58+1/2×6416×50%)×6%=215(万元)
第3年利息=(6416×30%+58+6416×50%+215+1/2×6416×20%)×6%=263(万元)
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6917+1757+867+(62+211+128)+(58+215+263)=10478(万元)
3.流动资金估算: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周转次数
=9482÷4=2371(万元)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周转次数
=(9482+410+218+820)÷120=91(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周转次数
=30877÷18=1715(万元)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周转次数
=50000÷8=6250(万元)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年其他费用)/周转次数
=(410+20820)÷12=1769(万元)
应付账款=年外购材料、燃料动力/周转次数
=9482÷6=158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371+91+1715+6250+1769-1580=10616(万元)
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见表3-5所示)。
表3-5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 |
1 |
建设投资 |
10478 |
|
1.1 |
建设投资静态部分 |
9541 |
|
1.1.1 |
工程费用 |
|
32.8% |
1.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1757 |
8.3% |
1.1.3 |
基本预备费 |
867 |
4.1% |
1.2 |
建设投资动态部分 |
937 |
|
1.2.1 |
涨价设备费 |
401 |
1.9% |
1.2.2 |
建设期利息 |
536 |
2.5% |
2 |
流动资金 |
10616 |
50.3% |
3 |
项目投入总资金 |
21094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