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或根本要求。
(2)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不仅仅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服务,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
(3)素质教育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4)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目标。
(5)关注入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
(6)素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7)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总是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8)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2.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哪些作用?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认识教育现象。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将这些原则转变成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例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验证教育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3.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4.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1)认知方式的差异,并不代表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智力的差异是个体先天禀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3)所有这些差异,表明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学技能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 请设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目标和课堂导入。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2)课堂导入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皮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著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周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 举例说明互联网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汇聚了历史学科的各种知识,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历史信息展示出来,它所构成的是多元的、立体的历史信息网络。通过上网学习,学生从传统的单一平面的课堂进入多元立体的网络“课堂”,从书面形式的历史教科书进入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网络库,学生能在其中搜索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动态交互式历史信息。例如,在学习美同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浏览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美国回忆录》资料集。这些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信息能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多重刺激,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力、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