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不断地被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所证明。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其理论中形而上学的杂质,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3.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其他一般商品的区别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可以创造出能够弥补自身价值的价值(一般商品仅能弥补自身价值,而无法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剩余价值,这是劳动力这种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本质原因。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利润来源。
4. 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能动性的实现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作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作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选2,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1)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①资本进一步集中,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其表现为:一是出现了巨大的垄断企业:二是少数大垄断企业把社会生产中的重要部门日益控制在自己手里。大垄断企业实力雄厚,往往两三家大公司就可控制一个重要部门的生产和经营,大垄断企业对新兴工业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程度进一步加强;三是垄断组织的新形式,即混合联合公司的广泛发展。
②金融资本实力的膨胀及其统治进一步加强。首先表现为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加强;其次表现为银行垄断资本同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融合,使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大大加强,出现了金融资本垄断的新形式,即垄断财团。
③资本输出有了巨大的增长并且产生了新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融资本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量剧增,同时,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一是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战后资本输出逐渐转向经济发达国家;二是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很快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并成为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三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形式主要采用所谓对外“援助”的形式。
④跨国公司逐渐取代国际卡特尔,发展成为国际垄断同盟主要的形式,并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欧洲联盟”就是其典型。
⑤新殖民主义代替旧殖民主义,成为控制和掠夺原来的殖民地附属国的新形式。
2. 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1)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因而其根本方向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必定如此的必然趋势。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着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的目标努力,使之成为现实。
(2)社会进步的选择性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只能是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而这些可能性本身却是无可选择的;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在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参与下的决定性,离开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离开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和主观努力,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决定性就无法得到体现。这种社会发展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表现。
(3)否认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历史观上的机械论和宿命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3.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