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广义的教育评价关注教育效果,又称为学生评定。
这种说法不正确。
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广义的评价较为笼统,狭义的评价关注教育效果而不看过程。
2. 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活动需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去进行。
这种说法不正确。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来说,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学生发展规律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
3. 教育就是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
这种说法不正确。
“教育”的定义要兼顾社会与个体、过程与结果、社会性与时代性等不同的方面,即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 教育技术可理解为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的总和。
这种说法正确。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将教育技术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将教育技术作为专业术语定义为: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总体而言,教育技术可理解为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的总和。
5.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包括高速度原则、高难度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这种说法不正确。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针锋相对地批判和否定凯洛夫原有的五条原则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五条原则:(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所有学生包括学困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1. 某校初三语文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正在解读鲁迅作品《孔乙己》。一位同学说:“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老师说:“对!这个问题提得好,的确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甲:“‘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子的,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个词的,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学生乙:“我们曾经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看这句话,都会觉得不通顺的。”(同学们都笑了)
学生丙:“鲁迅是个大文豪,他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同学们大笑)
学生丁:“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已经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人们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而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又因为孔乙己很穷,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所以他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作者只能用‘大约’以表示强调。”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老师说:“刚才同学们发言很踊跃,讲的也很有道理。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这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请结合案例进行评析。
(1)这位教师主要运用了讨论法。
(2)该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有以下可取之处:
①能够选择一个有价值的讨论题目。
②能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③能给予学生表达观点和意见的机会,注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该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也有不足之处,如未能在学生讨论结束时对讨论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结论、答案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正确理解。